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歌唱疗法的效果观察

2016-12-16 05:21周小兰
护理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稳定期主观幸福感

刘 华,宋 梅,周小兰,黄 黎

(西安医学院 护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21)

【心理卫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歌唱疗法的效果观察

刘 华,宋 梅,周小兰,黄 黎

(西安医学院 护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21)

目的探讨歌唱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某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歌唱疗法。干预前及干预24周末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24周末观察组患者症状、心理、日常活动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和干预24周末的症状、心理、日常活动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末观察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和干预24周末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歌唱疗法,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值得借鉴使用。

歌唱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生存质量;主观幸福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慢性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指患者的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1]。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高达8.2%,在城市居于第4位死因,农村首位死因,位中国疾病负担首位[2]。预计到2020年,COPD将上升为世界第3大死因[3],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4],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焦虑和抑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病率分别为10%~57%和7%~50%,合并焦虑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死亡率、加重病情恶化[5]。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使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加重呼吸困难的主观感觉,目前已将改善情绪作为COPD治疗标准之一。英国胸科协会指南建议在肺康复治疗中把歌唱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6],国内外研究者把歌唱疗法应用于抑郁症患者、老年痴呆患者、语言障碍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改善患者的情绪、语言功能、认知方面等取得良好的效果[7-9],本研究旨在通过歌唱疗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主观幸福感,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2014年4—10月选取西安市某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标准:(1)其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诊断标准,患者的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1];(2)认知功能正常,具有语言沟通能力;(3)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2)患精神疾病者;(3)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4)有听力障碍者;(5)焦虑抑郁症患者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退出,观察组2例患者未完成本研究干预自动退出,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完成本研究各28例患者。对照组男26例,女2 例;年龄 56~78(64.30±5.49)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及中专7例,大专及以上15例;既往有吸烟史24例,无4例;病程:<5年9例,5~10年12例,>10年7例。观察组男24例,女4例;年龄52~75(63.85±4.25)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 5 例,高中及中专6例,大专及以上17例;既往有吸烟史25例,无 3例;病程:<5年 8例,5~10年 11例,>10年 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史、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观察组 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歌唱疗法。首先,成立研究小组,共5名成员,包括社区内科主任医师1名、音乐治疗师1名、3名具有临床工作经验及讲授内科护理学的教师,其中2名讲师,1名副教授。社区医生对患者主要进行用药指导,3名教师对患者主要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跟踪指导,音乐治疗师对患者主要进行现场的歌唱指导。歌唱疗法实施程序包括:肌肉放松、呼吸练习、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10]。每次干预时间为60 min,每周1次,共干预24周。具体步骤为(1)肌肉放松:指导患者做颈部和上腹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要求患者把头用力向下弯,尽力使下巴抵住胸部,保持10 s,然后放松。上腹部肌肉放松要求患者把双上肢缓慢地抬起并吸气,然后再将双上肢缓慢地放下去并呼气,均匀地呼吸,反复进行数次。每次5 min。(2)呼吸练习:呼吸训练可采用“快呼快吸”和“慢吸缓呼”2种方法。“快吸快呼”方法训练,做吹气球或吹灰尘的练习。“慢吸缓呼”方法训练,做缩唇式呼吸,用鼻吸气,口呼气,每次10 min。(3)发声练习:练习的目的是训练患者的人体共鸣器官机能,使患者能够达到呼吸、发声、咬字与吐字等方面的协调配合。采用哼鸣练习法,要求患者用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如哼鸣反复练习 mi、ma、mi、ma[11],每次练习 15 min。 (4)歌曲演唱:歌曲演唱是歌唱疗法中最核心的部分。演唱歌曲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在唱歌时能够把忧郁和焦虑不良的情绪宣泄以及有助于呼吸功能的锻炼。每次音乐治疗师为患者提供3首经典老歌,如《我的中国心》、《十五的月亮》、《军港之夜》,并由患者从中任选一首歌曲演唱。第1遍由音乐治疗师演奏,第2遍由音乐治疗师和患者一起演唱,第3遍鼓励患者自己演唱,每次歌曲演唱30 min,嘱患者在家每天可以跟着音乐演唱30 min,并记录。

1.2.1.2 对照组 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每2周1次,每次30~40 min,制作PPT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及预防措施,呼吸功能锻炼的意义,教会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戒烟的重要意义,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常生活及饮食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嘱患者每天进行呼吸功能锻炼[12],将缩唇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结合,用鼻吸气,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将口形缩小,缓慢呼气,2次/d,每次15 min,并发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手册。

1.2.2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及干预24周末,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及主观幸福感。(1)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Clinical COPD Questionare,CCQ),该问卷由 Molen等制定[13],包括3个方面共10个条目,分别为症状、日常活动和心理状态,症状包括休息时气促、活动时气促、咳嗽及咳痰4个条目,日常活动包括较大强度的体力活动、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在家的日常活动及社会活动受限程度4个条目,心理状态包括担心感冒或气促加重、因呼吸问题心情郁闷2个条目。每个条目为0~6分,总分为0~60,评分越高,则患者的临床症状越重,生存质量水平越低。该问卷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91,临床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全面、客观、有效地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反应其生存质量[14]。(2)评估患者主观幸福感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 (Index of Well-Being,IWB)量表,该量表是Campel在1976年编制的[15],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2个问卷,前者由8个情感项目组成,每个条目评分1~7分,合计8~56分;后者由1个满意度项目组成,以1~7分表示十分不满意到十分满意;两者得分进行加权相加即为总体幸福感指数[15],得分范围为2.1~14.7分,得分越高,反映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越强。该量表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9,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测量患者目前所体验的幸福程度。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得分的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中症状、心理、日常活动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4周末观察组患者症状、心理、日常活动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和干预24周末的症状、心理、日常活动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24周末的症状和日常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得分的比较(±S,分)

表1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得分的比较(±S,分)

症状心理干预前 干预24周末 t P 干预前 干预24周末 t P对照组 28 11.36±2.36 10.02±2.26 2.253 0.048 9.72±1.62 9.20±1.61 1.827 0.079观察组 28 11.46±2.84 9.35±2.65 3.562 0.001 9.39±2.13 6.93±1.80 12.183 <0.001 t 0.752 2.213 1.980 13.572 P 0.471 0.045 0.065 <0.001日常活动 总分干预前 干预24周末 t P 干预前 干预24周末 t P对照组 28 12.76±2.09 11.60±1.71 2.086 0.049 33.39±5.32 32.18±5.08 1.948 0.064观察组 28 12.75±2.24 9.07±2.54 12.391 <0.001 34.61±6.10 25.29±5.95 18.492 <0.001 t 0.532 8.364 1.912 15.382 P 0.674 <0.001 0.066 <0.001组别 n组别 n

2.2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的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末观察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和干预24周末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24周末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的比较(±S,分)

表2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的比较(±S,分)

总体情感指数得分 生活满意度得分 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28 20.71±2.80 21.32±3.55 1.732 0.142 2.89±0.50 3.00±0.54 1.802 0.083 5.61±0.82 5.92±0.91 1.472 0.165观察组 28 20.07±3.59 37.50±7.17 15.586 0.000 2.82±0.55 4.79±0.79 13.107 0.000 5.56±1.04 9.47±1.66 13.273<0.001 t 1.803 14.456 1.913 15.632 0.543 11.438 P 0.141 <0.001 0.080 <0.001 0.596 <0.001组别 n

3 讨论

3.1 歌唱疗法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歌唱疗法已作为主动性音乐治疗中的一种具体方法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和生理疾病的临床康复治疗中,通过放声歌唱使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呼吸功能得到改善[9,1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4周末观察组患者症状、心理、日常活动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得分较低提示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较轻,其生存质量水平较高。究其原因,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歌唱疗法。歌唱疗法包括肌肉放松、呼吸练习、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10]。呼吸练习、发声练习、唱歌均能扩大肺活量,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肺泡残气量,使患者的活动耐力增加,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限得到明显的改善,其次还可以锻炼患者的膈肌、腹肌、下胸部肌肉的活动,呼吸肌肉锻炼,气道清除痰液功能的增强,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症状得到有效缓解。通过唱歌可以调节人的大脑皮层、大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起到调整心境和情绪、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17],唱歌是特殊的心理疗法,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易产生自由联想,更可以承载移情和反移情,是把潜意识的感情提高到意识层面上来的有效途径,用演唱歌曲的方式来释放患者不安的心境和转换紧张的心情,从而可以疏泻不良情绪。歌唱对调节情绪具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通过演唱歌曲使治疗对象从各种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18]。本研究对象均是老年人,因此选择较熟悉的经典老歌,干预24周末患者不良情绪明显改善,这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7,19]。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24周末的症状和日常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患者每天坚持做呼吸功能锻炼有关,坚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但对照组患者在做呼吸功能锻炼时,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为了减轻病症所采取迫于无奈的措施,因此干预24周末患者的的心理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观察组给予歌唱疗法后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症状减轻,日常活动能力增加,不良情绪减轻,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3.2 歌唱疗法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其生存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等特性,主要由2部分构成: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病情、经济压力、自评健康状况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往往呈渐进性加重,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而自评健康受患者主观情绪的影响,从而使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较低,而疾病所致的身心痛苦、缺乏治疗信心及担心不良后果使其情绪更为低落,影响患者的幸福感体验和生活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4周末观察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观察组给予歌唱疗法,歌唱疗法使患者不良情绪改善,从而使患者的痛苦、沮丧、孤独等情感得到缓解。观察组患者大声演唱容易将不良情绪宣泄,同时歌唱疗法能激发其对生活的信心和美好的向往[18],使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提高。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考虑,歌唱疗法使患者的精神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因此能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 子 版),2013,2(6):67-79.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3.04.007.

[2]Zhong N,Wang C,Yao W,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8):753-760.DOI:10.1164/rccm.200612-1749OC.2007.06.15.

[3]Vestbo J,Hurd S S,Rodriguez-Roisin R.The 2011 Revision of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GOLD)-Why and What?[J].Clin Respir J.2012,6(4):208-214.DOI:10.1111/crj.12002.

[4]Minino A M,Xu J,Kochanek K D.Deaths:Preliminary Data for 2008[J].Natl Vital Stat Rep,2010,59(2):1-52.

[5]Pumar M I,Gray C R,Walsh J R,et al.Anxiety and Depression-Important Psychological Comorbidities of COPD[J].J Thorac Dis,2014,6(11):1615-1631.DOI:10.3978/j.issn.2072-1439.2014.09.28.

[6]Bolton C E,Bevan-Smith E F,Blakey J D.et al.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 o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Adults[J].Thorax,2013,68(9):887-888.DOI:10.1136/thoraxjnl-2013-203808.

[7]周为民.歌唱疗法对老年抑郁症干预作用的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5,22(3):109-111.DOI:10.3969/j.issn.1002-9923.2005.03.030.

[8]Lord V M,Hume V J,Kelly J L,et al.Singing Classes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ulmonary Medicine,2012,12(69):1-7.DOI:10.1186/1471-2466-12-69.

[9]Tamplin J,Baker F A,Grocke D,Brazzale D J,et al Effect of Singing on Respiratory Function,Voice,and Mood After Quadripleg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3,94(3):426-434.DOI:10.1016/j.apmr.2012.10.006.

[10]Bonilha A G,Onofre F,Vieira M L,et,al.Effects of Singing Classes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OPD Patients[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09(4):1-8.

[11]周为民.歌唱疗法对轻度老年期抑郁症的干预作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3(22):77-82.DOI:10.3969/j.issn.1003-1499.2003.03.016.

[12]林纯青,陈文秀.呼吸功能锻炼的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33(18):4084-4087.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2.33.046.

[13]Molen T,Willemse B W,Schokker S,et al.Development,Validity and Responsiveness of the Clinical COPD Questionnaire[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03(28):1-13.

[14]Reda A A,Kotz D,Kocks J W,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linical COPD Questionnaire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Respir Med,2010,104(11):1675-1682.DOI:10.1016/j.rmed.2010.04.023.

[15]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DOI:10.1111/j.1524-475X.2010.00583.x.

[16]Panigrahi A,Sohani S,Amadi C,et al.Role of Music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A Literature Review[J].Technol Health Care,2014,22(1):53-61.DOI:10.3233/THC-130773.

[17]罗和春,孙玉国.抑郁症[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0:66-69.

[18]张贺香.歌唱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孤僻心理的干预[J].艺术百家.2011(7):353-355.DOI:10.3969/j.issn.1003-9104.2011.z1.113.

[19]Lord V M,Hume V J,Kelly J L,et al.Singing Classes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ulmonary Medicine,2012,12(69):1-7.DOI:10.1186/1471-2466-12-69.

Influence of Singing Therapy on Quality of Lif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mmunity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LIU Hua,SONG Mei,ZHOU Xiao-lan,HUANG Li
(School of Nursing,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21,China)

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inging therapy on quality of lif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MethodsFifty-six COP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tervention group

health education and singing therapy for 24 weeks,and control group only health education.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PD clinical questionnaire(CCQ)and index of well-being(IWB)for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before and 24-week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24-week intervention(P<0.05)and in interven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Patients in intervention group scored highly in terms of index of general affect,life datisfaction and general well-being index (P<0.05) and in control group,patients’score of index of general affect,life datisfaction and general well-being index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0.05).ConclusionSinging therapy has an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PD patients in stable stage.

singing therapy;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table;quality of life;subjective well-being

R471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10.049

2015-10-10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G01);西安医学院校级课题(12FZ21)

刘 华(1978-),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

方玉桂 谢文鸿]

猜你喜欢
稳定期主观幸福感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