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与建设要点归纳

2016-12-17 09:33郭黎花
福建建筑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园路驳岸园林建筑

郭黎花

(仙游县市政管理中心园林处 福建莆田 351200)



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与建设要点归纳

郭黎花

(仙游县市政管理中心园林处 福建莆田 351200)

城市河流绿地改造与建设,滨河公园的生态价值突出,休闲游憩功能明显。做好滨河公园的水上和陆上游览线路组织,选择好种植形式和耐水湿及水生植物树种,布局好亭、廊、楼阁、榭、花架等园林建筑,推广缓坡、卵石、山石等自然式驳岸,是当下以及未来建设节约型、生态型滨河公园的方向。

滨河公园;价值;功能;游线组织;植物造景;园林建筑;驳岸设计;节约型;生态型

0 引言

滨河绿地,是指依托江河、溪流等线型水体资源发展起来的绿地形式。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角度看,它可以是防护绿地,也可以是公园绿地,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的力度。如果将滨河绿地开发建设成为公园,按照滨河绿地提供的主要功能、设置的内容和服务的人群与范围,还可以划分为带状公园、综合公园或专类公园等。滨河绿地从防护绿地到公园绿地,从带状公园到综合公园甚至是专类公园,其内涵在不断加深,外延在不断扩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可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的公共空间。

1 滨河公园的价值与功能

1.1 滨河公园的价值

选择将滨河绿地建设成滨河公园而不是防护绿地,缘于滨河公园比防护绿地拥有更多的价值和功能,尤其是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游览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例如发源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黄坑村的木兰溪是闽中最大河流,是仙游人民的母亲河,两岸聚集了仙游许多人文景观,也见证了仙游古往今来的兴衰更替,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为激发人们对城市的历史记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 滨河公园的主要功能

滨河公园作为多种游憩方式的活动区域,主要以“线”来进行活动组织,如散步、自行车赛、漂流等,因此休闲游憩、娱乐健身是滨河公园最主要也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功能。另外,还有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作为野生动植物的交流通道等较为突出的功能。

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滨河公园周边往往是城市中的房价制高点。地方政府采用先投资建设滨河公园,后进行周边居住用地土地拍卖,或是要求房地产开发商代征代建滨河公园等模式,还绿于民,还利于民,同时又带动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建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木兰溪支流的瑞溪两岸的永鸿文化园滨水景观长廊就是依托地产永鸿国际文化城建设的服务周边城市居民的滨河公园。

滨河公园丰富的水体资源是发展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的良好基础,例如游船、划艇、漂流、龙舟赛等,线性的陆上游览线路也适于开展体育竞赛,如自行车赛等。此外,滨河公园中的民风习俗展示、历史文化景点、文物古迹遗址等都呈现出特有的历史风貌,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优秀资源。

滨河公园作为一种廊道,为植物、动物及人类的移动提供通道,对于生物流、物质流、能量流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了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扩大了许多物种的可能生活范围。对于野生动物而言,为它们日常及季节性的流动需求提供了条件[1]。这也正是大力提倡建设自然式生态驳岸的原因之一,通过模拟自然界原有的自然驳岸,为动植物的繁衍传播提供畅通的生态廊道,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资源的储存与循环。

2 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与建设要点

既然城市滨河公园价值如此之高,功能如此之多,在设计与建设城市滨河公园过程中,哪些内容是比较重要的呢?笔者扎根于基层多年,归纳总结出,游览线路的组织、植物造景设计与种植、园林建筑设计与建造、驳岸设计与建设这几个方面是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与建设中较为重要的方面。

2.1 游线组织

(1)水上游线

滨河公园的游线组织包含了陆上游线和水上游线,二者既可以自成系统,互不干扰,也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例如利用游船码头便可以将水陆游线串联起来。水上游线是发展旅游文化经济的良好渠道,桂林两江四湖就是利用水上游线进行的穿越市区的两条主要江河的著名旅游项目。水上游线是对陆上游线的延伸,可以缩减亲水距离,可以换个角度欣赏滨河公园,能够更全面地观赏到从水面到绿地背后的城市景观。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漳州九龙江端午节龙舟赛都是充分利用了城市河流的水上游线。

(2)陆上游线

陆上游线即园路系统,是滨河公园的脉络,滨河公园的景观就是沿着蜿蜒曲折、顺势通畅的园路逐步展开。园路不仅是行走的通道,更是移动的风景,例如秦皇岛汤河滨河公园中的红飘带,它既是一条将景观串联起来的主园路,又是一个绵延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也是一条穿梭在滨河公园中的城市家具展示长廊,将雕塑、坐凳、灯具、指示牌、标志牌等城市家具巧妙地与园路相结合,让园路既隐匿又突出。

园路的布设,首先要考虑系统性,完善的园路系统既可以实现游览不走回头路,又能够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园路系统分等级,主园路是全园的框架,要求成循环系统,二级园路和三级园路分别与其他层级的园路连接,起到循游和回流的作用,使整个园路系统形成多环、套环的游线,产生园界有限而游线无数的效果。园路选线要顺势辟路、曲折有情,与地形巧妙结合。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木兰溪北岸滨水公园在陆路游线组织上,顺应场地的地形地势,利用现状防洪堤造成的地势高差,分上下两层布置园路系统。上层由一条自行车绿道和一条休闲步道组成横向交通网络将多个入口广场空间串联起来,完善仙游县中心城区“一环三横三纵”的绿道系统结构;下层布置一条休闲步道、一条紧邻木兰溪的滨水木栈道以及车行道,并利用服务建筑的架空底层作为停车库;在这些园路之间,纵向还穿插多条通道联系上下两层空间,构成四通八达的路网结构。

确定了路网系统之后,接下来就是园路的路面铺装。设计美观且富有特色的铺装不仅能够体现细节的精致,更蕴含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可以起到“因路得景”的效果。目前在滨河公园的园路中应用比较多的材料是透水砖、石材、沥青、卵石等,不同材料各有特点:透水砖运用最为广泛,也是目前生态园林建设大力提倡的材料,透水透气性好,可以通过色彩搭配铺设出多种漂亮的图案,但硬度不如石材;石材平稳耐磨、规则整齐,易切割,也可以拼装出各种图案花纹,建筑感强,但行走脚感偏硬,透水透气性不如透水砖;这两种材料都可以作为主园路铺装,石材还可以作为小径的步石。沥青路面在滨河公园中多用于自行车道,颜色也不局限于黑色,还有红色、绿色等彩色沥青路面,提高了园路的色彩丰富度。卵石、碎瓷、砖瓦等花街铺地也常应用于滨河公园中的游步道或林中小径以及健身活动小广场,其拼花图案装饰性强、工艺细腻,不仅自成一个优美景点,更是市民进行脚底按摩、行走锻炼的不二之选。

2.2 植物造景

滨河公园中除去园路,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植物,植物是公园中活的生物,它们通过自身的长势、形态、围合出的空间氛围向人们反馈设计师与建设者们的独到用心。种植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追求的是“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章法。滨河公园的植物种植模式多趋向于自然式,可以是三五株主景观树散植于宽可走马的草坪上,也可以是单一树种或同属植物片植成密不容针的密林,尤其以大花乔木片植或群植时,待到山花烂漫时,无不成为旅游的热门景点,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还可以是大灌木、小灌木、地被、草花组合丛植,构成色叶景观或自然花境,分布于园路两侧。

对于种植点的排布,也是有一定的章法的,若“三株一丛,第一株为主树,第二第三株为客树”,且“两株宜近,一株宜远,以示别之”[2],这是形容其构图关系是为“主、次、配”的关系;更细一点还可以追究到树形的搭配,“三株一丛,二株枝相似,另一株枝宜变,二株直上,则一株宜横出,或下垂似柔非柔”[2],如此才能达到总体立面景观上天际线丰富,前后错落,大小穿插,平面上疏密相间,疏中有密,密中有疏。正如《芥子园画谱》所说,“有配合,有趋避,有逆差取势,有顺顾生姿”[2]。

滨河公园因靠近水体,园中耐水湿和水生植物应用的数量比较多,例如垂柳、水杉、水松、蒲桃、水翁、池杉、乌桕、苦楝、落羽松等耐水湿乔木,夹竹桃、毛杜鹃、南迎春等耐水湿灌木以及水生美人蕉、黄菖蒲、旱伞草、萍蓬草等水生或水际植物。此外,色叶植物和大花乔灌木也应用得较多,例如鸡爪槭、红枫、水石榕、杜英、俏黄栌等色叶植物以及风铃木、木棉、美人树、碧桃、紫薇、福建山樱花等大花乔灌木。耐水湿树种和大花乔木组成了滨河公园的骨干树种,与常绿阔叶植物组成的基调树种一起奠定了滨河公园的植物种类基调。

2.3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一般是指能够为游人提供休憩、活动的围合空间,并有优美的外观造型,与周边环境取得和谐统一的建筑物。传统的园林建筑包括了亭、台、楼、阁、廊、舫、轩、榭、厅堂、斋、馆、塔等,滨河公园中应用得较多的是亭、楼阁、廊、榭等,他们不仅是功能建筑,更是观赏建筑,不仅要能够观景,更是一种景观。

当你在一座富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造型古朴典雅的临河水榭中欣赏河面上如画的美景时,不正应景了那句诗所描绘的意境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而且很多亭、榭都是滨河公园中的主景,是控制园景、凝聚视线的焦点,因此其选址和朝向十分重要,一般亭选在公园内侧地势较高、靠近城市道路的一侧,正面朝向河岸;榭多沿河岸而建,四面开敞,有的挑出水面,让游人可以凭栏观景。而廊则不仅是园林建筑,也是一种通道,具有引导人流、交通穿行的功能,例如风雨廊,其型也无定式,可以是直廊,也可以是曲廊或折廊,还可以是弧形廊亦或回廊,与现代园林建筑中的花架有异曲同工之妙。福建省仙游县的幸福公园在中心亲水广场两侧对称布置了两组折廊,既为游人提供了短暂停留、遮阳避雨的场所,又对中心广场进行了空间场地的界定。

楼阁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一般是作为俯瞰全园的建筑物,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例如岳阳楼、黄鹤楼、佛香阁等。如今楼阁在现代园林建筑中泛指两层及以上的建筑物,例如餐厅、茶室、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类建筑,这些建筑可以为游人提供饮食、休闲、参观、购物等服务。例如仙游县木兰溪北岸滨水公园将餐饮、运动、娱乐、健身、文艺等需求整合进统一规划建设的服务性建筑群中,优美的建筑造型、起伏多变的天际线使这组楼阁成为公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外,花架、廊架等新型园林建筑形式也被广泛应用。

2.4 驳岸设计

滨河公园中的驳岸按其断面形式,主要分为3种:整形式垂直驳岸、退台式驳岸、自然式驳岸。如果水位高差变化较大,一般选择前两种形式,属于硬质驳岸,反之则一般选择自然式驳岸,属于生态型驳岸。

整形式垂直驳岸又包括整石(条石或块石)驳岸和钢筋混凝土驳岸,前者比后者更显自然、野趣,在早期工程中应用较多,如今因为石料价格上涨,钢筋混凝土驳岸施工速度快,技术简便成熟,在现代驳岸建设中应用得较为广泛;整形式垂直驳岸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略显生硬,也不利于动物生境的迁徙。退台式驳岸多应用于开阔的河岸,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多层平台,在水位变化时,不同高程的驳岸都可亲水,是可以增加亲水面积和增加水生或水际植物种植面积的阶梯式驳岸。自然式驳岸包括缓坡、卵石、山石以及竹木桩驳岸等,是目前较为提倡的驳岸处理形式,可以提高城市水体岸线的自然化率,对提高水体的生态效应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各城市纷纷打响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绿色战役,滨河公园中的驳岸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一方面缘于这些荣誉背后的硬性规定对驳岸建设的促进,例如《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中规定,Ⅰ、Ⅱ级标准(Ⅰ级标准对应相当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Ⅱ级标准对应相当于国家园林城市)都要求河道绿化普及率≥80%、水体岸线自然化率≥80%才能加分;另一方面还是归功于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各城市普遍认识到自然式生态驳岸比硬质驳岸更有利于保护自然生境,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3 节约型、生态型滨河公园的建设探索

滨河公园是水域和陆域之间的过渡地带,经过多年的城市发展积淀,滨河公园除了生态防护、涵养水源之外的休闲游憩、观光旅游、城市展览、水上活动等功能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未来滨河公园应向节约型、生态型绿地的建设方向发展,这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利用透气、透水性能更好的铺装材料、轻型环保的建筑材料、LED节能照明光源,借助科技的力量,营造更加良好的人文环境,展示更加丰富的城市个性与魅力,为城市生态建设、旅游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 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15-416.

[2] 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23.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key points of induction for riverside park of city

GUOLihua

(Xianyou County municipal management center garden,Putian 351200)

In the process of re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for urban river greenbelt, I believe that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riverfront park is prominent, leisur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is significantly, so it is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al and ecological riverfront park to do well the work of water and land-based cruise line organization, choosing the form of planting trees and aquatic plants and water wet, good layouting pavilions, corridors, pavilions, pavilion, pergolas and other garden buildings,promoting gentle slope, pebbles, rocks and other natural formula revetment.

Riverside park;Value;Function;The route of traveling;Plant landscape;Garden building;Design of bulkhead;Saves the botanical garden;Ecotypic garden

郭黎花(1971.10- ),女, 工程师。

E-mail:123374259@qq.com

2016-05-24

TU986

A

1004-6135(2016)10-0026-04

猜你喜欢
园路驳岸园林建筑
茂名市小东江滨水区驳岸景观更新设计
城市公园驳岸设计研究
——以临夏市东郊生态公园为例
基于VISSIM的光侨路与圳园路交叉口改善分析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浅谈园路铺装的形式及其装饰作用
现代园林中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应用解析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园林景观中园路的应用形式
浅谈园林中园路的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