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丽蚜小蜂控制烟田烟粉虱效果研究初报

2016-12-17 22:01李现道董勇浩刘永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防治效果烟草

李现道+董勇浩+刘永杰

摘要:初步研究了网室及烟田条件下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网室中烟株上烟粉虱大量发生时,释放丽蚜小蜂能有效控制烟粉虱的数量增加,放蜂27天后,烟粉虱虫口减退率达到99.5%以上,防治效果明显;烤烟大田释放丽蚜小蜂8天后,防治烟粉虱有初步效果,放蜂20天后虫口减退率达到32.0%,防治效果较好。

关键词:烟草;丽蚜小蜂;烟粉虱;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11-0113-03

Abstrac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Encarsia formosa Gahan on tobacco whitefly under the laboratory and tobacco field conditions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increase of tobacco whitefly could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releasing Encarsia formosa Gahan when the tobacco whitefly largely occurred in net room, and the decrease rate of insect population reached over 99.5% after releasing Encarsia formosa Gahan for 27 days. The control effect was apparent. In the tobacco field, the preliminary control effect appeared after releasing Encarsia formosa Gahan for 8 days, and the decrease rate of insect population reached 32.0% after 20 days. The control effect was better.

Keywords Tobacco; Encarsia formosa Gahan; Tobacco whitefly; Control effect

近几年烟粉虱在山东主栽烟区危害加重,成为烟草生长后期主要害虫,严重影响烤烟的品质和产量[1-3]。由于烟粉虱体被蜡质,世代重叠严重,繁殖速度快,容易产生抗药性,化学农药难以防治,在烟草生长中后期施药相对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农药残留。因此,对烟粉虱的防治世界各国都强调综合治理,其中生物防治是十分重要的控制手段。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属膜翅目(Hymenoptera)蚜小蜂科(Aphelinidae),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粉虱的寄生性天敌。我国自1978 年从英国引进丽蚜小蜂后,先后对其进行了生物学和生态学、温室控害技术和商品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进行了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4-10]。目前,国内外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作物粉虱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尚未见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田中烟粉虱的报道。本试验初步研究了网室及大田内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的效果,对防治烟田烟粉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网室内试验

1.1.1 网室及烟苗 在玻璃温室中建立长8.3 m、宽8.5 m、高1.8 m、外罩60目防虫网的网室,室内面积约为70 m2。2015年4月2日,向两个网室内移栽烟苗80株。烟草品种是K326。

1.1.2 烟粉虱繁殖与丽蚜小蜂释放 烟苗移栽后从附近烟田和温室大棚捕捉烟粉虱,接入两个网室内繁殖。待烟粉虱大量繁殖后,一个网室内挂蜂卡接入丽蚜小蜂进行防治,另一个作为对照网室不放蜂。2015年6月13日,在放蜂网室挂蜂卡10 000头。

1.1.3 调查方法 2015年6月13日放蜂前调查两个网室烟粉虱数量,2015年7月10日放蜂27天后调查烟粉虱数量。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烟草2株,每株随机调查上中下部叶片各1片,轻轻翻动叶片,统计烟粉虱成虫和若虫数量,并计算平均单叶虫量和虫口减退率。

虫口减退率(%)=(对照网室虫口数量-放蜂网室虫口数量)/对照网室虫口数量×100

1.2 烟田试验

2015年在诸城市贾悦镇西洛庄村烟田进行试验,烟株定植时间5月上旬,品种为NC55。在烟田中选取面积为800 m2(40 m×20 m)的小区4个,其中3个为放蜂区,1个为对照区。7月10日每个放蜂区放蜂10 000头,对照区不放蜂。所有烟田进行常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7月10日放蜂前、7月18日和7月30日进行烟粉虱数量调查,每个小区随机选择5点,每点选择4株作物,调查放蜂区和对照区烟粉虱数量,计算平均单株虫量和虫口减退率。

1.3 数据处理

所得试验数据均用Microsoft Excel 和DP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Duncans新复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室内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烟粉虱的效果

从表1结果可见,放蜂网室烟粉虱单叶虫量放蜂前成虫15头、若虫450头,放蜂27天后减少到成虫0.5头、若虫5头,虫口减退率达到99.5%。而对照网室6月13日烟粉虱单叶虫量为成虫15头、若虫450头,7月10日增长到成虫180头、若虫1 000头。可见,丽蚜小蜂网室内防治效果显著。

2.2 烟田内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烟粉虱的效果

由表2可见,7月18日(放蜂8天)放蜂区虫口减退率为26.0%,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初见成效;7月30日(放蜂20天)放蜂区虫口减退率为32.0%,已有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3 讨论与结论

在网室内放蜂27天后,烟粉虱数量大大降低,虫口减退率达到99.5%,防治效果显著。表明,网室条件下在烟粉虱大量为害时(盛发期),释放丽蚜小蜂能有效降低烟粉虱数量,控制其危害。在烟田放蜂20天左右丽蚜小蜂寄生、繁殖后,烟粉虱数量明显减少,虫口减退率达到32.0%,对烟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网室内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的效果显著高于烟田,烟田中虫口减退率不够高的原因可能是:田间烟粉虱正处于繁殖扩散期,烟粉虱在田间不断迁移,导致试验区烟田烟粉虱数量不断增长;烟田面积较大,丽蚜小蜂释放数量少,不利于丽蚜小蜂在田间建立种群;烟田环境开放,气候条件、其它生物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都会对丽蚜小蜂的寄生和繁殖产生影响。

本试验对丽蚜小蜂防治烟草作物上的烟粉虱做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接下来将根据烟田烟粉虱发生动态明确放蜂时间和放蜂量,达到利用丽蚜小蜂有效控制烟田烟粉虱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谭永安,肖留斌,孙洋,等.江苏烟粉虱生物型鉴定与危害程度分析[J].环境昆虫学报,2012,34(3):277-282.

[2] 王秀芳,任广伟,王新伟,等.烟粉虱在山东烟区的发生动态及为害调查[J].植物保护,2010,36(3):145-147.

[3] 王家民.临沂烟区烟粉虱发生危害规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139.

[4] 张桂芬,付宝三.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的个体发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12(2):50-55.

[5] Kerkut G A. Comprehensive insect physiology,bi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5:417-469.

[6] 徐维红,朱国仁,李桂兰.温度对丽蚜小蜂寄生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3,19(3):103-106.

[7] 张世泽,郭建英,万方浩,等.丽蚜小蜂两个品系寄生行为及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选择性[J].生态学报,2005,25(10):2595-2600.

[8] 郭义,刘万学,万方浩,等.丽蚜小蜂寄生过程中的行为学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7,23(2):180-183.

[9] 陈丹,王玉波,王慧卿,等.丽蚜小蜂与黄板联合使用对设施番茄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l,48(5):841-847.

[10]张振宇,吐尔逊,郭文超,等.人工繁殖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放蜂技术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2):243-248.

猜你喜欢
防治效果烟草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几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无烟烟草””(大家拍世界)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乙螨唑对温室草莓红蜘蛛的防治试验
一地烟草,半世孤独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