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电子材料》课程教学的探讨

2016-12-17 20:45朱宪忠李豆
科技视界 2016年26期
关键词:考核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朱宪忠 李豆

【摘 要】《电子材料》是高职电子产品制造类专业的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在调研与分析岗位对电子材料知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该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根据高职学情、课程特点、高职办学定位,指出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

【关键词】电子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0 引言

为了适应我国电子、微电子、太阳能光伏和光电子等制造类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近年来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纷纷扩大了相关专业的办学规模,包括印制电路设计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应用技术、表面组装技术及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等岗位,因而应当具备各类常用电子材料的基础理论、重要性质、主要类型、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典型应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系统掌握电子材料知识,了解电子材料方面最新科技成就与趋势;为进一步理解、巩固《印制电路制造技术》、《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等技能型课程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持;亦为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已出现许多有关电子材料方面的优秀教材,但这些教材基本为本科教材。教材内容往往涉及较深的理论,包含了较复杂的理论公式,对于没有系统学习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没有较强数学功底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学起来非常困难;教材结构大多是按照材料物理性质依次编排的,当介绍某类材料时会涉及诸多方面的应用,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时,难以把握;当需阐述某类具体材料的具体应用时,介绍的内容又并不详细,未能很好地面向工作岗位。由于教材涉及的知识难度大,实用性、针对性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对电子材料知识的学习兴趣。

1.1 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1.1.1 面向本专业岗位的需求

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专业岗位的针对性。近年来,我们曾实地考察了南京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悦虎电路(苏州)公司、南京飞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分析了印制电路与平板显示领域中相关岗位对电子材料知识的要求,主动征求企业对教学内容的建议,把相关专业岗位的需求作为教学内容的最重要的来源。

1.1.2 面向同类专业岗位的需求

PCB专业与光电子专业都是属于电子产品制造类专业,这类专业领域还包括微电子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应用技术、表面组装技术及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专业。PCB与光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对于这些同类专业岗位亦有较强的适应性,少数学生初次入职的岗位可能就是这些同类专业岗位。同时,PCB与光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往往会出现多次职业转换现象,即由本专业岗位转到其它专业岗位,而且向电子产品制造类岗位的转换概率最高。

1.2 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初步按两个模块进行组织。第一个模块是基础模块,包括绪论、有机高分子材料、导电材料、电阻材料、电容器介质材料、厚薄膜工艺材料、元素半导体材料,属于常用元件制程中涉及的电子材料。该模块强调基础性,作为学生学习电子材料的入门知识,为第二模块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可理解电子材料在导电线缆、电阻器、电容器、半导体元件中的针对性应用,满足电子元器件岗位对电子材料知识的要求。第二个模块是工艺材料模块,包括太阳电池与组件、键合引线与引线框架、焊接材料、陶瓷基板、PCB基板、LCD工艺材料、PDP与LED工艺材料。这一模块基本上以太阳电池与组件产品、封装与组装产品、LCD与PDP显示屏、LED产品及激光与光纤产品的制造工艺线索来展开,强调电子材料知识与相关岗位的紧密结合。

1.3 教材的形成

由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高教出版社、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高职高专电子制造工程专业群教学研讨与教材组稿会在我校召开。鉴于缺少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电子材料教材这一情况,会议要求,由我校牵头负责该教材的组织编写工作。

2 教学方法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的培养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未能突出学生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和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电子材料》课程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课程的特点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2.1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教学方法根据学情、课程情况、高职特点与教学条件等方面来把握。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两个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年龄在20岁左右,流体智力逐渐达到顶峰,在记忆、观察、注意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较强优势;对于所学专业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前导课程学习已较好掌握了物理学与化学知识与技术能,特别是通过印制电路制造技术、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学习,已较好掌握了工艺知识与技术能,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2 教学方法

综合考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讲授教学法的特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较多的知识内容,教学效率较高,但往往比较枯燥。为此,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引入一些岗位场景图片、实物等,使学生获得感性素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可将理论与实际事物、现象联系起来,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

3 课程的考核

本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为电子材料的基础理论、重要性质、主要类型、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典型应用。以前,总评成绩中,平时与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主要是作业与课堂表现,其中作业照抄照搬现象还未能完全避免,作为评价依据不科学、不公平;期末还是以闭卷的笔试考试为主,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其它能力的考核,同时,学习内容较多,课时较少,期末考前复习压力较大。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学习,现采用“阶段性考核+综合性考核”的考核方式。1个或数个单元学完后,进行一次闭卷测验,作为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占总评成绩60%。平时表现占20%,其中教师评价与班委评价各占10%,以弥补教师评价的偏面性。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塑造人才。《电子材料》作为专业知识课程在电子制造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开展岗位调研,解析岗位对电子材料的知识需求,提出了面向专业岗位的、紧跟时代发展步代、适合高职学生的电子材料的教学内容,并形成了校企合作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岗位场景图片、加强课堂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利用校内外参观基地,把参观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弥补了课堂讲授法的不足。组织演讲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研究,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采用“阶段考核+综合考核”的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的公正、公平与科学性。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考核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