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016-12-18 13:02刘利伟赵尚志纪念馆辽宁朝阳122000
关键词:赵尚志展板宣传教育

刘利伟(赵尚志纪念馆,辽宁朝阳122000)

浅谈新时期纪念馆宣教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刘利伟(赵尚志纪念馆,辽宁朝阳122000)

众所周知,宣传教育工作是纪念馆的基础性工作,是连接和沟通纪念馆与广大观众的纽带和桥梁,更是纪念馆的工作前沿和主战场。笔者在赵尚志纪念馆宣教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八九年,从最初的按照讲解词照本宣科地讲解,慢慢地懂得了因人施讲的方式,到参与讲解词的研究与撰写,直至现在,仍然从事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此期间,笔者除了注重培养自身的宣教技能,对宣教工作的热爱也是只增不减。同时,对未来纪念馆的宣教工作前景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憧憬。当前,宣教工作的创新是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更新与改进宣传教育工作理念、创新宣传教育模式、扩大宣传教育范围,才能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宣教工作者如何紧贴时代脉搏、贴近生活、从实际出发、创新宣教工作形式,使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对宣教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已迫在眉睫。本文就新时期纪念馆宣教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宣教形式的创新思路进行了初探。

一、目前纪念馆宣教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纪念馆对宣教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纪念馆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宣传教育部门的资金和人员都出现短缺现象。在资金的投入上,一些纪念馆的决策者认为宣教工作在整个纪念馆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展览本身比宣传教育工作重要很多。所以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展品陈列的购买上,但是用于展览宣传资金却微乎其微,甚至有的纪念馆已经没有资金用于展览。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纪念馆的陈列并没被有使很多人了解,纪念馆仍然是人烟稀少。在人员配置上,很多纪念馆在宣传教育方面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宣传教育工作多是由办公室其他工作人员负责,而他们对业务非常生疏,专业技能不够熟练,严重影响了整个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工作的质量。

2.纪念馆宣教工作人员对展陈的图片研究不够

革命烈士纪念馆的陈列主要以图片为主,历史照片是观众获取知识信息最直观的方式。宣教工作者的讲解也大多是根据展览图片讲述其历史背景和人物事件,从而再现其当时的画面。当前革命纪念馆的宣教工作者只是对与讲解内容有关的展板和图片内容有了简单的了解,而关于图片拍摄时间、地点,图片中的人物详细资料以及拍摄背景在馆内资料上却少有记载,导致很多纪念馆的图片资料没有详尽的记录,而讲解员在面对观众的时候也很难完整地将历史的本来面貌重现出来。随着光阴荏苒,对于照片内容挖掘难度越来越大。根据这一情况,就要求当前革命纪念馆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加大对历史照片研究的重视程度。

3.纪念馆宣教工作针对性不强

当前,“以人为本”已成为服务行业重要的服务理念,越来越倡导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具体到纪念馆来说,由于展品陈列和讲解内容包含的不同的历史文化信息,加上观众层次也各不相同。宣教工作者在工作时,应根据观众层次的不同,如:年龄、职业、兴趣等特征,调整讲解的内容、语速、表达方式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其加深参观兴趣,增强宣传工作者的亲和力。但是目前很多纪念馆在宣教工作上照本宣科,讲解内容和讲解方法千篇一律,讲解词的编写及宣教工作者的讲解方法都缺乏针对性。并且讲解大多是说教式的模式,与观众的交流沟通不够,观众有疑问无法当即提问。所以在进行宣教工作时,宣教工作者很难调动观众的兴趣,整个讲解在观众看来枯燥无味,甚至无法跟随宣教工作者听完全程讲解。

4.纪念馆宣传平台过于单一

当前革命纪念馆的宣传教育仅仅是依据上级单位下达的行政指令,然后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这种墨守成规的模式已经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新闻发布会和新闻报道只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宣传的时间和空间都会受到制约,宣传的内容层次较低,会导致观众无法对其产生兴趣。

二、纪念馆宣教工作问题的相关对策

1.高度重视纪念馆宣教工作,充分发挥纪念馆社会职能

在纪念馆高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发挥纪念馆的职能是保持纪念馆事业稳步向前发展的头等问题。宣教工作是纪念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它是一项群众工作,与广大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讲解员通过纪念馆陈列内容的讲解,把历史知识与传统教育生动、形象、具体地介绍给观众,使观众受到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1]。同时,宣传教育工作也是纪念馆最基本的工作,是加强纪念馆与社会大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喉舌。随着纪念馆的日益社会化,宣教工作已成为纪念馆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决定性因素。因此,纪念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本馆的宣教部门,加大人力、物力资源的投放,细化宣教部门职责,使纪念馆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能。

2.加强对展板图片研究,做到对“展板无死角讲解”

随着对纪念馆学术研究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学术研究逐渐成为纪念馆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基础和纪念馆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研究型纪念馆也就成了众多纪念馆的办馆理念和目标[2]。图文展示是纪念馆最重要的展示手法,它作为宣教工作的补充方式而存在,一直以来在纪念馆的宣教工作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在博物馆图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增加了图片检索的手段,提高了速度,也对现有的图片编目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3]。纪念馆的宣教工作者担当着传播精神文明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讲解员的主要工作特点不在于系统地讲解历史文化知识,而在于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进行讲解[4]。

作为宣教工作者,做好宣教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对陈列的图文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图片来源、拍摄时间、拍摄背景以及与讲解存在哪些联系,应挖掘展板图片更深层的信息。只有对展板的每一个图片都研究透彻,才能做到对展板“无死角讲解”,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比如赵尚志纪念馆宣教部每个季度都会定期举办研讨会,以讨论的方式对展出图片的背景资料以及讲解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交流,每个宣教工作者在会上各抒己见,有效地丰富了大家对展板图片的理解,为培养知识型、研究型宣教工作者提供了保障条件。

3.创新宣教模式,因人施讲,加强与观众的交流

要做到因人施讲,首先要了解宣教对象的年龄、职业、兴趣、文化程度等,然后确定讲解词的定位。如果讲解词定位不够准确,会导致宣教内容深度与观众的接受程度不符,从而影响宣教效果。例如,“东三省很快沦于敌手”“据日本史料披露”等这样的官方的语句给青少年或者小学生讲,他们很难理解其中的涵义,所以在针对他们的讲解词里可以这样写:“辽宁、黑龙江、吉林都被敌人占领了”“根据日本相关资料记载”;其次,要确定讲解全程的时长。每个纪念馆讲解的大致时间长短都有规定,然而讲解的时长也应该根据观众的层次和接受能力有所区别。比如针对老年团体可以适当放慢语速,因为老年人反应速度慢,理解消化讲解的能力弱,语速过快会导致他们的思维无法跟上讲解的速度。但是如果是旅行社带来的观众,他们每个景区的活动时间紧凑,宣教工作者面对他们就要做到言简意赅,时间略短。此外,在讲解过程中,宣教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使宣教工作的表现形式朝着多样化发展。讲解是纪念馆宣教工作最常采取的一种模式,也是海内外广大参观观众最喜闻乐见的服务方式。观众可通过宣教工作者的语言表现艺术、讲解技能和真诚的情感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的“说教式”讲解,给观众以“高高在上”的感觉,拉远了宣教工作者与观众的距离,而且不能调动观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讲解效果不佳。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充分调动所有的感官才能使人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是人的本能。所以纪念馆的宣教工作要增加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尽量减少说教式讲解量。纪念馆讲解员可采用引导式和启发式讲解。通过与观众的互相交流,让观众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比如赵尚志纪念馆的宣教工作者通过对讲解对象不同需求的深入了解,确定了每次讲解的重点、表达方法,使宣教模式推陈出新,从过去的“单一灌输式”讲解逐步发展成为“交谈式”讲解,极大地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参观需求,使讲解更加人性化、个性化、通俗化。

4.充分利用宣传平台,使宣传载体多样化

当前,各市的革命纪念馆都与广播台、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建立了长久的联系,纪念馆举办的大型活动都会邀请各大媒体参与宣传报道。比如赵尚志纪念馆,每逢重大节日如“九`一八”“赵尚志殉国周年日”,都会举办大型活动。在举办活动前夕,会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很多观众通过媒体了解到活动的时间和流程,从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纷至沓来参加。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宣传载体确实能达到广泛吸引受众的目的。但是这类传统的宣传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电视和广播的载体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只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宣传,而不同报纸的受众群体也很小。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网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沟通工具、关注平台,所以纪念馆网络宣传载体的出现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网络宣传信息量大、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能极大地弥补以往传统新闻媒体的不足。在做宣传工作的时候,不受时空的限制,每一个观众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内容,从而起到扩大纪念馆宣传影响力的作用。比如赵尚志纪念馆今年也建立了网络展馆,用图、文、声、像等方式更形象、具体地向广大观众展示了纪念馆的藏品、展板、声光电场景、展览信息等内容,使观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虚拟的网络不能代替真实的展馆,如果观众能对网络展出的内容感兴趣,就会来纪念馆实地参观。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最终目的都是吸引更多的观众到纪念馆实体展馆参观。因此,纪念馆要充分利用不同的宣传平台和多种宣传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纪念馆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爱国主义基地和红色旅游宣传的作用。

[1]傅明.浅谈新时期的宣传讲解工作[J].彭城大学学报,1996(3):19-21.

[2]庞倩华.“纪念馆如何加强学术研究——以郑州二七纪念馆为例[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4(1):198-204.

[3]黄燕茹.对博物馆文物图片编目与计算机管理的再思考[J].武汉文博,2007(2):10-13.

[4]冯惠.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要培养文化型讲解员[J].读与写杂志,2011(1):199-200.

(责任编辑单丽娟)

G268.1文献标识码:A

1672-8254(2016)05-0158-03

2016-03-19

刘利伟(1982—),女,硕士,赵尚志纪念馆馆员,从事纪念馆宣教工作。

猜你喜欢
赵尚志展板宣传教育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抗联英雄赵尚志
赵尚志
北国雄狮未竞志
2015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音像产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