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程实践教育在浮选教学中的应用

2016-12-19 20:48徐宏祥马力强黄根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6期
关键词:工程实践顶岗实习

徐宏祥+马力强+黄根

摘要:针对传统浮选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创新工程实践理念引入到浮选教学中,从以学生为中心、工程实践为导向对浮选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形成了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浮选教学体系和工程实践培养基地,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关键词:工程实践;浮选教学;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14-02

前言:

大学本科阶段是大学生形成工程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锻炼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机,大学的工科教育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与此同时,高校的工程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培养的很多工程技术人才在质量上很难达到国际教育水平,特别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应重视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将工程实践教育与理论学习想结合,使学生在工程能力和理论水平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1]。

矿物加工是一级学科矿业工程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矿物加工是研究矿物分离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其专业目的是培养从事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界面分选技术-浮选》是矿物加工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本文针对创新的工程实践教育在浮选教学中的应用作一探讨[2]。

一、传统的浮选教学中的工程实践

浮选技术作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应用技术[3],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十分重要。传统的浮选教育包括理论授课、浮选实验课和现场实习三部分,浮选试验课和现场实习可以划为工程实践教育。

1.教学内容陈旧。在传统的浮选教学中,任课老师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操作,一些任课老师认为实验课程只是为理论学习所服务,实验课程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部分,或为了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浮选实验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对浮选设备、浮选实验理论和浮选实验步骤进行重点的讲解,让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浮选设备,并按照浮选实验手册中的实验方法、实验条件和步骤,进行浮选实验验证。这些教学内容与现场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远低于浮选现场中实际的应用,这些教学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2.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浮选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按照浮选实验手册中的实验设备、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和数据处理进行讲解,之后学生按照浮选实验手册中浮选实验手册中的实验方法、实验条件和步骤,完成整个浮选实验过程,学生是一个“灌输式”的学习过程,在整个浮选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缺乏思考、缺乏创新和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对试验设备和试验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整个试验方法、理论和过程缺乏一个完全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而一个优秀的工程师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和动手操作的能力[4]。

3.工程实践实习过程单一。我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实习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主要环节,工程实践实习是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可以将课堂中的理论学习与现场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5]。但是由于安全、经费以及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实习主要是以参观学习为主,缺少动手操作或动手实践的机会,实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实习效果也不够理想。

4.评价方式不够全面。传统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践对学生的评价依据是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实验或实习报告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试验或实习的初步认识程度,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动手操作水平、创新能力、学习主动性以及科研水平等,不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合理的、全面的评价分析[6]。

二、浮选教学中的创新工程实践

1.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以灌输试验理论、模拟和验证试验过程的传统试验教学方式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自我训练模式的试验教学[7]。在试验理论课的讲授中,改以实例为模板,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如何运用各种实验手段、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对问题进行分析、验证和解决,给学生一个课题或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个课题,让学生带着课题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和操作试验,最后完成实验过程,从而实现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的全面提高。

2.以工程实践为导向。围绕浮选理论与实践,合理安排课程计划,以浮选的实践应用为导向,重新安排课程计划,合理组织编写教材内容,以此延伸对浮选理论进行学习,减少不必要的学习,让学生课余时间自己学习,提高课堂利用效率。加强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体化的学习过程,全面培养大学的工程实践、浮选理论和创新等综合能力。

3.实践中穿插理论学习。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这三个工程实践中,将理论知识的学习穿插到三个工程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协同学习过程,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生浮选工程实践中,选派有企业经验的教师协助指导,建立“理论-理论与实践-总结创新”的工程实践过程,“理论”指的是在每天的工程实践之前,给大学生进行理论学习指导,让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带着对实践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学习。“理论与实践”指的是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结合现场工艺和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浮选理论与浮选工艺之间的关系,及浮选理论如何在浮选工艺中得到应用。

4.创新的工程实践实习。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顶岗实习的创新方法,通过在浮选车间的顶岗生产实习,让学生真实地接触浮选流程工艺和浮选机等设备操作,在选择工程实践基地的时候,应选择能代表浮选技术最新生产工艺和最先进设备、工艺流程具有代表性的实习基地,有助于学生对国际前沿技术和设备的了解和学习。

三、浮选教学中的创新工程实践的效果

为了培养合格的浮选工程师,本专业在探索工程实践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了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实验课程培养体系。以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导向,改革传统实验项目及内容,增加实验设计实践环节,建立“问题-自主实验-总结”的创新实验操作课程,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能力。

2.建立了以创新实践为主的实验室体系。以工程实践为前提,建立开放体系的实验室,为学生的创新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提供必要条件,并且可以增加实验场地、设施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效率。

3.构建创新的工程实践培养基地。利用学校的自身优势,与优秀的企业合作,建立适应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工程实践实习从传统参观学习到顶岗实际操作的重大转变,使学生熟悉或掌握浮选工艺过程、浮选设备的原理并动手实际操作,培养岗位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为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浮选技术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习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将创新工程实践教育应用在浮选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学习、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融为一体,构建创新的实验课程培养体系、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工程实践基地,提高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汉泉,祝启坤,张泽强,等.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双循环”实践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1,20(2):39-43.

[2]杨炳飞,王吉中.新形势下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2,(8):224-226.

[3]徐博,张文斌,刘静宇,等.高职院校浮选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6):20-20.

[4]方沛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实施与发展创新综合实验的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06-110.

[5]宋继忠,刘永葆,张树龙.创新教育在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

[6]王浩程,冯志友,王文涛.基于工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1):182-185.

[7]魏宗武,林关群.论浮选试验课程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165-167.

猜你喜欢
工程实践顶岗实习
机械类硕士生有限元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多科性农业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六步教学法及翻转课堂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的应用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