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乳灵膏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2016-12-20 02:24王笃国段梅红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兽医局2715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乳区隐性乳房

姚 红 王笃国 王 文 段梅红(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兽医局 271500)

复方乳灵膏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姚 红王笃国王 文段梅红(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兽医局271500)

本试验对乳房炎进行诊断,并进行了复方乳灵膏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该药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为95.21%和95.73%,高于对照药物如意金黄膏。经定期抽取奶样进行乳品质量检测,复方乳灵膏比如意金黄膏更能快速、有效地提高牛奶品质,说明复方乳灵膏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奶牛乳房炎诊断治疗

奶牛乳房炎从发现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给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合理的防治奶牛乳房炎迫在眉捷。近年来,随着化学药物和抗生素残留问题日趋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高效、低残留药物的采用已逐渐成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手段。复方乳灵膏是根据传统的中兽医辩证论治理论,并结合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经验研制而成。为了观察其治疗效果进行了如下临床试验,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药物及试剂复方乳灵膏(将蒲公英、莪术、三棱等中药断碎置植物油中炸炼至滴水成珠时加入樟丹收膏,冷水中放置一周去火毒,取出加热至100℃融化,加入备用黄柏细粉,搅拌均匀即得);如意金黄膏(根据兽药典“如意金黄散”配方改进制成的软膏剂;2%碘酊(自配)。1.1.2试验动物 本地奶牛场的全部奶牛

1.2方法

1.2.1临床诊断临床型病例确诊:患病乳区增大,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症状,触乳房硬度增加、奶牛反应强烈,乳汁中出现凝乳、带血或带脓性分泌物,乳汁呈水样者。

1.2.2CMT诊断采样前用浸过热水(40~50℃)的毛巾将乳房和乳头擦洗干净;弃掉前3~4把乳,用诊断盘分别接取4个乳室的乳汁,每个乳区接取3~4ml,倾斜诊断盘到一个角度(约45。),倒出多余的乳汁,使每个乳杯内剩余乳汁2ml左右;用定量移液管在每个乳杯内加入诊断液2ml。将诊断盘水平旋转摇动,使乳汁与诊断液充分混合,lmin内根据凝集反应程度进行判定,并以颜色反应作为参考。

1.2.3治疗分组及方法将选定的159头奶牛随机分为三组:复方乳灵膏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如意金黄膏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以下简称空白组)。其中治疗组收治临床型病牛55头(146个阳性乳区)、隐性病牛48头(117个阳性乳区),对照组收治临床型病牛21头(51个阳性乳区)、隐性病牛13头(34个阳性乳区),空白组收治临床型病牛10头(31个阳性乳区)、隐性病牛12头(28个阳性乳区)。挤奶后,将乳房洗净擦干,剪毛。如意金黄膏、复方乳灵膏加热熔化后,均匀地涂布于患病乳区(1~2mm厚每个乳区约20g),2d 1次,治愈后为巩固疗效再用药1次;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复方乳灵膏最多给药4次,如意金黄膏最多给药5次;治疗隐性乳房炎两种药均最多给药5次;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给药后观察并记录阳性乳区症状变化,每两天采奶样一次进行CMT检测和显微镜体细胞计数(SCC)[2];SCC降至50万/ml后,每10d采奶样一次,进行SCC及乳品质量检测。共观察60d。

1.2.4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退,乳汁性状、颜色、气味和产奶量均恢复正常,SCC在50万/ml以下。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乳汁尚有少量凝块,产奶量回升,乳品质量上升,SCC在50~100万/ml之间。无效:临床症状和乳汁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好转或者加重。

2 结果

2.1诊断结果

经过临床诊断与CMT诊断法诊断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率为85.7%,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为54.3%。

2.2复方乳灵膏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效果观察

由表1可以看出,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复方乳灵膏给药3次后治愈率达到90.41%,给药4次后达到92.47%,停药后治愈率保持在93.84%~95.89%。如意金黄膏在给药5次后治愈率达到80.39%,停药后治愈率保持在80.39%~82.35%。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分析,给药4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空白组阳性乳区数基本无变化。

表1 复方乳灵膏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 (个、%)

2.3复方乳灵膏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由表2可见,对隐性乳房炎的治疗,复方乳灵膏给药4次后,乳区治愈率达到90.60%,给药5次后达到93.16%,停药后治愈率保持在94.87%~95.73%。如意金黄膏在给药5次后治愈率为79.41%,停药后治愈率保持在73.53%~ 79.41%。经统计分析,给药4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空白组阳性乳区数基本无变化。

表2 复方乳灵膏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 (个、%)

2.4复方乳灵膏对牛乳质量的影响

随着给药次数和日期的增加,治疗组和对照组奶牛乳汁中乳脂、乳糖含量逐渐升高,乳蛋白逐渐降低;治疗组乳质提高较对照组快。试验初始,乳脂率2.29%、乳糖3.72%、干物质10.34%,都是比较低的水平。治疗后乳品质量改善十分明显,到第30天分别提高到3.42%、4.17%、11.78%,第50天时乳脂率达到3.96%,是比较高的水平。乳蛋白也从初始的3.68%,到第50天时下降到3.19%。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给药后20d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给药后30d与治疗前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给药后30d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而空白组乳质变化始终不显著。

3 讨论

(1)复方乳灵膏为传统黑膏药制剂,具有很强的黏附性,黏在皮肤上不易脱落,能够长时间黏附在患处发挥作用,起到长效制剂的作用;耐磨擦,特别适合奶牛临床实际应用。其基质为植物油,不含促透剂,对皮肤毒副作用及刺激性较小。根据黑膏药以上特点,根据传统的中兽医理论进行组方;不加药衬布,便于涂抹给药,使之更适合奶牛乳房炎的治疗。(2)提取方法:传统黑膏药提取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如采用高温(>300)℃油炸提取,会使很多不耐高温的成分遭到严重破坏[3],使药效大大降低。本试验药物采用先炸后下(不耐高温的黄柏待降温后加入)的方法,既能保证有效成分高温有效溶出,又能使药中低温成分不被破坏,从而保证了较理想的提取效果。(3)乳房炎不但能明显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5],而且能导致乳成分发生变化,主要是乳脂、乳糖含量减少,虽乳蛋白含量有所升高,但是对人体有用的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显著降低。本试验表明,复方乳灵膏治疗奶牛后,随着阳性乳区康复,奶牛泌乳量上升,乳质也大大改善。

4 结论

通过一般临床和CMT诊断方法诊断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检出率85.7%,隐性乳房炎的阳性检出率54.3%。经过复方乳灵膏对临床型与隐性乳房炎治愈率分别为95.21%和95.73%。

[1] 甘肃农业大学. 兽医产科学(第2版)[M]. 北京:农业出版社, 2006, 22-24.

[2] 范开, 赵德明, 常建宇. 牛奶中体细胞数显微镜计数法的改进[J].中国兽医杂志, 2005, 41(3): 51-52.

[3] 刘强, 吕志平.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进展及发展趋势[J]. 中医外治杂志, 2004, 13(1): 32-33.

[4] 胡士明. 对奶牛乳房炎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及临床处理对策的探讨[J]. 中国奶牛. 1998(4): 40-41.

[5] 陈怀涛, 许乐仁. 兽医病理学(第1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56-58.

S853.75

A

1007-1733(2016)12-0018-02

(2016–09–01)

猜你喜欢
乳区隐性乳房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奶牛乳房炎对主要牛奶成分的影响
扬大康源乳业牧业示范基地干奶流程与操作
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