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016-12-20 02:24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镇畜牧兽医工作站265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出血点猪群

柳 娜(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265300)

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柳 娜(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镇畜牧兽医工作站265300)

当前,猪病流行的一大特点就是混合感染。无论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病原的混合感染,不仅会使猪的病情加重、造成高死亡率,还会给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只有利用临床诊断及检测手段相结合对病情迅速做出判断,才能减少养殖业的损失、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1 发病情况

栖霞一猪场基础母猪存栏150头,饲养模式为自繁自养,人工给料和清理粪污。2016年5月中旬,猪场内有10多头育肥猪(体重在30kg左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猪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外阴发紫,有的关节肿胀、跛行。随后,猪群陆续出现类似情况,发病率在35%以上,死亡率达到15%以上。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猪只只是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着病程的延长,耳、颈、腹下皮肤出现针尖状出血点,有的皮肤大面积发红。眼周开始发青,体温40.5℃以上,有的猪便秘,粪球上附着肠黏膜,有的拉黄绿稀粪。少数病猪起立困难,有的猪只后肢麻痹无力,共剂失调,驱赶时患猪发出尖叫声。更为严重者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少数腹式呼吸,被毛粗乱,消瘦,最后衰竭死亡。有的猪死亡迅速。

3 剖检变化

笔者对3例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现有如下病理变化:腹股沟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胀、紫红色,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状,膀胱内壁有出血点,脾脏边缘有深紫红隆起的出血性梗死灶,肾脏表面密布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切面可见点状和线状出血,胃底黏膜出血溃疡,肠黏膜出血,回盲瓣口形成扣状肿,喉头有出血点,一头猪肺脏有出血点,另两头猪肺脏肿大、出血,心脏内膜有出血斑、关节有脓性积液。

4 确诊

3.1临床诊断通过对养殖场发病情况的询问,依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确诊为猪瘟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测手段进行了准确的判断。

3.2实验室诊断取解剖的3头病死猪的病料进行病毒、细菌检测,每头猪取淋巴结、脾脏、肾脏、肺脏各少许混合,共3个病料样品。对这些样品采用RT-PCR和PCR方法进行猪瘟病毒、蓝耳病毒、链球菌病菌的抗原检测:

其结果如下:

注:+为阳性 -为阴性

3.3结果分析从化验结果看,3个病料样品猪瘟检测都为阳性,其中两个样品链球菌检测为阳性,蓝耳均为阴性。表明发病猪感染了猪瘟病毒,病程长者继发感染了链球菌,这两种传染病均能导致猪的高死亡率。

4 治疗

4.1全群进行猪瘟疫苗紧急免疫采用50头份/瓶猪瘟细胞苗,对猪群进行紧急接种,免疫剂量如下:体重50kg以下的猪,每瓶注射10头;50kg以上的猪,每瓶注射5头。

4.2猪群饮用药物为防止继发症的蔓延,在猪群饮水中加入含量为70%的阿莫西林,200g阿莫西林溶入1000kg水中,连续饮用3~5d。

4.3给重症猪注射抗生素混合感染严重的病猪在注射疫苗的同时,注射南农高科生产的美可欣和赛呋新,美可欣0.2ml/kg体重注射,赛呋新每瓶溶解后注射100kg猪,连续注射5~7d。

4.4饮用复合维生素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复合维生素,补充营养,缓解应激,调节机体平衡,增加猪的抵抗力。

本例同时采用了上述四项综合防治措施,由于诊断准确,对症治疗及时,使患病猪重者体温下降、病情有所减轻,轻者临床症状消失、采食量得到了恢复,有效避免了养殖场更大的损失。

5 原因分析

引起猪场发病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5.1消毒不彻底合理的消毒措施是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有效途径,如果消毒做不到位,就起不到防病的作用。例如:链球菌病不仅易由其它病毒病继发感染,同时也易由外伤感染引起,器械、环境等消毒不严格都是引起病菌感染的潜在因素。

5.2不重视免疫疫苗选择不当或免疫方法不科学,都会造成免疫失败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许多养殖场只图降低成本,购买了因保管不当而质量没有保障的疫苗,造成免疫效果差或无效。有的则只讲求过场,却没有把握好免疫疫苗的时间、剂量、方法,导致免疫抑制,使抗体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起不到保护作用。

5.3应激因素季节更替、饲料的更换等条件的突然变化,都会引起猪的抵抗力下降,使得一些致病细菌、病毒乘虚而入,侵害机体而诱发疾病。

6 诊治体会及建议

6.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对饲养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使其了解生猪习性,把握饮食规律,避免外来的应激因素。

6.2做好消毒防范工作及时扫除粪污,保持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并执行到位,对猪体伤口要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感染,严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环境采用聚维酮碘和菌毒杀交替喷洒消毒,猪舍用2%热火碱消毒,每3d 1次。

6.3搞好预防接种工作(1)严控防疫的各个环节:把免疫的各个环节做好(包括疫苗的选择、保存、使用),让疫苗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2)适时进行疫苗免疫:母猪一般采用兔化猪瘟弱毒苗跟胎免疫,一年至少免疫3次。仔猪的免疫时间要视情况而定:在母源抗体很高的情况下,仔猪可在断奶后第5天免疫,1个月后再加强1次;如果母猪母源抗体很低或没有,仔猪可提前到生后第25天或做超免,同样一个月后做加强免疫。母猪产前20d免疫链球菌病灭活苗1次,仔猪20日龄免疫链球菌病活苗1次。(3)定期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为验证疫苗免疫的效果,一般要在疫苗注射20d后检测1次抗体水平,以便根据猪群抗体水平的高低及时调整免疫程序。特别是对于问题猪场,一定要认真做好猪瘟抗体的检测工作。

6.4做好药物保健为降低抗药性、减少药物残留,建议选用毒性小的中药或天然植物药剂用于猪群保健。每隔3周用50%黄芪多糖(增强免疫功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按250g拌料1000kg的比例混合后连喂3d;鱼腥草(抗菌、抗病毒、利尿、镇痛)、大青叶(清热、解毒)、板蓝根(抗菌、抗病毒)也是很好的选择。

猪场的疫病日趋复杂,往往多种疫病混合感染。因此,只有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掌握新的防治措施,切实做好消毒、免疫、保健等方面的综合防治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

S858.28

B

1007-1733(2016)12-0034-02

(2016–08–29)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出血点猪群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Mutually Beneficial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群亚健康
一起山羊链球菌病的诊治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