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洪泽县基层动物防检疫工作现状与对策

2016-12-20 02:24孙宝权江苏省洪泽县动物卫生监督所223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村级检疫畜牧

孙宝权(江苏省洪泽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23100)

浅谈洪泽县基层动物防检疫工作现状与对策

孙宝权(江苏省洪泽县动物卫生监督所223100)

基层动物防检疫工作是保障畜禽健康生产、减少疫病传播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畜产品质量安全一项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洪泽县基层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动物防检疫工作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对基层的动物防检疫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近年来,随着散养户的逐渐减少或退出,畜禽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畜禽生产中不断出现新的疫情、“老病新发”,常造成畜牧生产的巨大损失,使用原有的方法不能很好及时地控制,基层动物防检疫人员的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加强动物防检疫工作,提高基层动物防疫检疫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洪泽县基层动物防检疫工作的现状

洪泽县全县总面积1394km2,其中水域面积占55%,辖6个镇,3个街道办,共126个村,人口38万。据统计,2015年底,全县各类存栏畜禽共计367.4万头(只),其中商品猪7.15万头,母猪0.72万头,羊5.76万头,禽353.63万只(鸡290.51万只,鸭8.04万只,鹅55.08万只),兔0.14万只。全年出栏畜禽1481.92万只(其中猪18.1万头,羊5.8万头,禽1457.45万只,兔0.57万只)。全县共有动物防检疫人员42人、村防疫员(乡村兽医)46人,其学历、职称与职业技能情况见附表:

附表 洪泽县基层动物防检疫人员及村防疫员(乡村兽医)汇总表

全县动物防检疫工作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为负责单位,在6个镇3个街道设立了全额财政拨款的畜牧兽医站(挂监督分所牌子),负责辖区内的动物防检疫、疾病诊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由于我县各镇与街道的畜牧兽医站(监督分所)于2015年底刚刚组建,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基层的动物防检疫工作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1政府部门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重视不够尽管动物防疫工作被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日程,但是在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仍是弱势,没有象招商引资那样被重视,年终的目标考核中,所占比重较少。《动物防疫法》第6条有明确规定,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因此,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切实履行职责。真正做到“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1],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畜产品质量安全。

1.2部门对防检疫认识不足,观念落后2004年6月洪泽县完成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了一支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将乡镇的农技站、林业站、农机站、农经站、水产站、畜牧兽医站等,合并成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多站合一,畜牧业在其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存在着对动物防检疫工作重视不够、认识比较浮浅,思想观念落后现象。

1.3防检疫体制不健全(防疫体系薄弱),设施设备落后合并后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每个乡镇的农技中心中防疫员多为2~3人,负责全镇的十几村的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着编制少,工作量较大;而村级防疫人员工资较低,年龄大,防疫队伍薄弱,导致免疫后畜禽抗体水平不高,疫病时常发生;新组建的农技中心也没有动物防疫的检验设施、设备,即是有的也形同虚设,根本无人使用。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也只能通过查看是否有耳标、动物的精神状况、屠宰猪入场检疫证明等来确定,根本没有检疫设备。

1.4基层人员知识更新慢,业务素质不高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镇(街道)的动物防疫、检疫人员中专以下学历占47.62%,大专占45.24%,本科占7.14%,取得初级职称的占45.24%,中级的占45.24%;而村级防疫员中初中以下学历占43.48%,高中占26.09%,中专占30.43%。尽管各镇(街道)的防检疫人员的中专以上学历水平占了95.24%,但是由于各镇(街道)的畜牧兽站撤并到农技中心多年,属于乡镇管理,经常抽调动物防检人员参与乡镇的其他工作,防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减少,原有的知识已不适应现在动物防检疫的工作需求。

1.5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乡镇防检员的工资是由财政部门承担,而村级防疫员的待遇目前相对较低,由省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助,而动物防疫工作是苦脏累,工资待遇偏低造成村防疫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村级防疫员责任心不强,导致疫苗的冷链保存、疫苗接种等操作不当,常引起免疫失败。

1.6队伍不稳定、断层,年龄结构老化村级防疫人员承担了基础免疫的主要工作,村级防疫员报酬偏低,人员比较松散,组织措施与纪律对他们的作用不大。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剩下多为年龄较大,老弱病残的,致使村级动物防疫人员队伍不稳定,后继无人。

1.7养殖方式落后,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目前我县的黄集街道办、岔河镇草蛋鸡养殖主要是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养殖方式落后,管理粗放,动物防疫条件差,防疫人员费时费力,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工作的难度,难以保证动物免疫效果。部分散养户,防疫意识淡薄,认为防不防无所谓,导致防疫工作被动,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1.8宣传学习《动物防疫法》力度不够畜牧兽医部门对学习和宣传《动物防疫法》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群众对《动物防疫法》的内容了解还不多,群众依法做好动物防疫的观念还比较淡薄,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还不够,强制免疫仍存在一定难度,躲免与拒免的现象常有发生。

1.9防疫意外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由于部分养殖户防疫意识本淡薄,加之因免疫后因免疫反应造成动物死亡的补偿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影响了养殖户的防疫积极性,给防疫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因免疫造成动物死亡纠纷现象时有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群众质问防疫人员,能否保证免疫后无异常和给予赔偿,致使防疫人员无法回答,常常导致不敢大胆开展业务工作。

2 完善基层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对策

2.1加强组织领导,转变观念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看待动物防检疫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要认真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切实履行职责,摒弃动物防检疫工作不重要的理念,加强自身修养,要把动物防检疫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以及“两学一做”为民办实事工程来做。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2完善动物防检疫体系建设为完善动物防检疫体系建设,2015年底全县9个镇(街道)(原为12个镇合并后为9个)全部成立了畜牧兽医站,在畜牧兽医站基础上增挂了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原有在镇农技中心负责防疫人员及检疫人员全部划归镇畜牧兽医站,人、财、物归县畜牧主管部门,人员工资全部由县财政预算,各镇根据辖区畜禽饲养量、养殖方式、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配置村级防疫员,原则上每个行政村1名村级防疫员,从而保障了动物防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结合省农委“五有”乡站建设项目(有独立建制机构、有固定工作场所、有基本服务手段、有定编专业队伍和有稳定财政保障),积极争取资金,添置了电脑、显微镜、解剖设备等,完善我县动物防检疫体系建设,目前我县“五有”乡站建设先期完成2个,其他7个镇正在有序实施之中。

2.3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随着畜牧业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多病原混合感染在增加,动物疫病趋于复杂化,原有的动物防检疫知识已远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因此,动物防检疫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有关技术培训;利用相关项目组织广大乡镇的动物防检人员外出参加培训与观摩;举办动物防检技能大比武等来提升动物防检人员的业务水平。

2.4提高村乡防疫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村乡防疫员是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可忽视,其待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动物疫病防控的效果。因此,增加村级防疫员的工资势在必行。如今村级防疫员的工资主要由省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构成,所在镇畜牧兽医站还为其购买了养老保险以及意外险等,此外,村级防疫员都为乡村兽医还可以通过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村级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2]。提升了动物免疫抗体合格率,降少了动物疫病的发生。

2.5招录人才,补充新鲜血液现有的村级防疫员、镇级防检人员由于多年未更新,队伍“老化”现象严重,现有的村乡防疫员年龄多为五十五岁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0岁,年龄偏大严重影响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因此,各级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返乡,招录畜牧兽医专业的年青人来担当动物防检疫工作。可喜的是2015年乡镇畜牧兽医站成立以来,全县招录的46名村级防疫员,90%以上为青壮年,蒋坝、三河两镇通过人社部门已招录动物防检人员2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村镇两级动物防检人员队伍将会进一步优化。

2.6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提升广大养殖户的防疫意识目前我县黄集街道办、岔河镇饲养的草蛋鸡较多,数量在2000~8000只之间,主要采用地面平养,人工喂料喂水,饲养方式落后,给鸡群的防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此,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结省农委的生态健康养殖创建,在选址布局、基础条件、养殖设施、饲养品种、饲养规模、养殖工艺、动物防疫、投入品使用、粪污处理和档案记录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3],确保他们创成省级或市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从而提升了养殖户的防控疾病的能力与风险。

2.7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利用入户指导、送科技下乡、有关宣传以及组织的技术培训会等,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使广大养殖户能够充分了解强制免疫的重要性,消除他们疑虑,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动物的防检疫工作。

2.8完善动物防疫意外风险补偿机机制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储备金制度,明确风险补偿的原则、范围和补偿比例,使防疫人员能够大胆地开展动物的防疫工作;此外,要加强基层动物防检人员,尤其是镇村防检人员防护设施和用品的配备,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

3 小结

基层动物防检疫工作能有效地防控动物疫病的传播,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基层动物防检疫工作做不好,动物的疫病就会蔓延,畜产品质量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兽医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的动物防检疫工作,从软、硬件等全方位地加强基层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建设,确保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能力,保障畜牧业持续发展和人们的健康。

[1] 董永毅, 单玉平, 范锋.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4): 13-14.

[2] 王世林, 王涛, 律同泉等. 波尔山羊注射口蹄疫苗过敏的救治[J].当代畜牧, 2007(7): 23.

[3]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技术手册[G]. 南京: 2014: 1-13.

S851.33

C

1007-1733(2016)12-0055-03

(2016–08–31)

猜你喜欢
村级检疫畜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检验检疫学刊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