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受众使用情况探究

2016-12-21 02:27孙艳丽李文君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公众问卷

孙艳丽 李文君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受众使用情况探究

孙艳丽 李文君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加入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的经营。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表对所得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其受众使用情况进行内容浅析。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内容分析;受众

微信公众号是基于微信这个国内移动互动第一大手机应用技术之上,且独立于传统媒体之外的新媒体,它的存在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不再做内容上的“搬运工”,而是对传统媒体的存在起到了品牌延伸的作用[1]。《人民日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党报,不仅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而且具有较稳定的受众群体。《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基于《人民日报》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了纸媒的专业和特色。因此,我们针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受众使用情况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

1 内容分析

此次,我们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中,总共回收了141份。其中男性45人,占31.91%;女性96人,占68.09%。在订阅《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男女比例中,男性为37.78%,女性为28.13%,男性略高于女性。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是否订阅《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男女比例

问卷填写对象的学历普遍偏高,本科为80人,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为41人,分别占56.74%和29.08%。但是在141的总人数中,有19人并没有关注新闻类的微信公众号,其中42.11%的人认为微信就是社交软件,不想用作他用;21.05%的人认为,推送的内容从别的渠道可以轻易获取,无需关注,在剩余的122人中只有44人关注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这些关注者的地理位置大致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关注者的地理位置分布

通过对此次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内容分析,我们发现以下特点。

1.1推广不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没有关注新闻类的微信公众号的受众,他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主要为:微博占61.53%;报纸、广播、电视占50.00%;门户网站和新闻弹窗占42.30%,但是在图表中关注其他新闻类公众号的有34.61%,详见表2。这说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及相比其他新闻类公众号在其他方面处于劣势,宣传不够也使它在第一步获得受众关注上就落后于许多公共平台。

针对这个问题,《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可以进行以下改善。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宣传《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先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存在,才会有人去关注。同时,在《人民日报》以及其微博上进行宣传介绍,让观看和浏览人都能够知晓《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存在,进而关注。第二,提供便捷的关注方式。鉴于扫描二维码是比检索更快捷的添加方式,因此就要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尽可能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例如,可以进行一些“扫码互动”的活动,使大家通过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表2 一般从什么渠道获得新闻信息【多选】

表3 读者浏览《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内容的频率

1.2推送频率过高

根据《人民日报》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星期一至星期天每天7条推送的时间大致固定,分为大致为:早上6点、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2点、晚上6点、晚上8点和晚上10点。但根据调查问卷我们发现,有40.65%的受众认为,此公众号的推送频率高,39.84%的受众认为频率一般高,仅有19.51%的人认为不高。在涉及到浏览此公众号的内容频率的问题时,粗看标题,感兴趣的内容才看的受众占54.47%,而每条信息仔细看的人仅有7.32%。在调查中还发现:有49.49%的受众希望《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的频率为1~2次,其中还有9%的受众希望:我要它推送时再推送(例如向它发送“推送”时才会推送),这种受众的选择趋向于技术个性化的定制。(见表3)

1.3内容丰富但各栏目关注度有明显差异

通过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每天推送的内容包括7类:新闻早班车、提醒、夜读、实用、健康、影响、榜单。但是调查问卷中显示,对新闻早班车栏目感兴趣的人高达56.1%,健康、实用的关注度紧随其后,但是对影响、榜单关注的人仅有8.94%和17.07%。(见表4)

在受众更倾向于阅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的哪一类内容的问题中,选择新闻类内容的占76.42%;生活常识类的占44.72%;服务类的占23.58%,这三类内容在六类内容的选择中所占比例较高。(见表5)

表4 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哪个栏目感兴趣【多选】

表5 更倾向于阅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哪一类内容【多选】

由此可见,“内容符合个人需要”对受众选择栏目内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对选择哪种新闻类的公众号也有较大影响。如何精准地为自己定位,找准受众的兴趣之所在,发掘多媒体报道资源,与其他媒介平台差异化发展,从而“一击即中”是媒体微信公共平台的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微信平台天然具有多媒体融合报道的特点,媒体微信公共平台应抓住这一特色,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大胆实践。此外,微信平台可与其他媒介平台如门户网站、论坛、微博等衔接,应充分利用其它媒介平台的优势,“为我所用”,“扬长避短”[2]。

1.4内容真实性较高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依附于其纸媒的力量,包括广泛的受众群体、强大的采编团队、作为党的机关报具有的消息来源优势等,所以其微信公众号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较高。我们的调查问题:您认为《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真实性如何?1为极不真实,10为极真实,请从1-10中间选择,得出的结果为8.562,可鉴该公众号内容的真实性相对较高。

但是,该公众号有一部分的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但这些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考量,如健康、自测类栏目,都需要读者本身在阅读时进行推敲和分析。

1.5互动性较差

在我们涉及的问题“您觉得《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现存的最大问题,以及开放性问题”中,有24.39%的人提出该公众号的互动性欠佳。在问题“您是否会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信息点赞、评论或转发”的结果中,只有10.57%的人选择有突发事件时转发,否则不转发;以及有24.39%的人基本不会转发。

事实上,微信公众号对于纸媒来说是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良好改善双方关系的捷径。然而大多数的平台都没有在信息传播中过多重视网友的体验,因而造成了与受众群体缺乏沟通与互动的问题。建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关键字及自动回复的功能,这样不但能够使信息得到反复的转发,也能与用户进行交流互动,让受众得到更好的体验。微信中受众以窗口形式进行评论也有很多,《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可以适当摘取受众评论或是人物评论文章,第一时间与受众的评论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样不仅增加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粘性,同时也表明了对事件评论的评价与立场。

2 结语

通过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受众的情况进行内容分析后,我们发现,以传统党媒为代表的《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相比其他新闻类公众号消息传播较快,消息权威,可信度较高,内容简练,适合闲暇时阅读。但其推广度不够,推送频率略高,互动性欠佳,内容传播方式单一也应进行一定调整。虽然鉴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在论文的构思及撰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许纰漏,调查问卷的设计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周之处,这些问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研究的过程及结果产生影响,但从另一角度看或许能够为该领域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

[1]崔青野,孙云宽.浅谈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9).

[2]专业媒体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 [EB/OL]. http://www.docin.com/p-1493319943.html

孙艳丽(1989-),女,回族,硕士在读,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文君(1993-),女,硕士在读,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公众问卷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