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莲文化在现代节地墓园碑体设计中的应用

2016-12-21 05:18苏志龙张冬妮周静帆
山东林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节地墓园墓碑

李 煜,苏志龙,张冬妮,周静帆

(1.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云南 昆明650224;2.普洱学院 农林学院)

佛缘莲文化在现代节地墓园碑体设计中的应用

李 煜*1,苏志龙1,2,张冬妮1,周静帆1

(1.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云南 昆明650224;2.普洱学院 农林学院)

探讨了我国殡葬墓园建设中,以节约用地和佛教文化融合为切入点,以佛教中莲文化为主线,“佛花护佑”为理念,进行现代墓园墓碑设计。提出了“佛莲子清”、“佛莲护净”两个系列节地墓葬碑体造型的构思。分别以莲花、莲叶、莲子等元素的组合和联想形式,展现了两个系列共6种设计方案。材质以石材、金属为主,表达了节地墓葬艺术形式上的新思路,同时为节地墓葬的土地集约化利用做出了积极实践。

佛教;现代墓园;节地墓葬;莲文化

中国有几千年的殡葬文化,由于传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特别重视殡葬礼仪。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虽敬鬼神而远之,但对殡葬十分重视,对生与死之人皆待之以礼;“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殡葬礼仪于民风教化的意义;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土地是人们财富的来源和安全的保障,“入土为安”也成为传统殡葬制度的追求标准。中国现在人口已突破14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去世人数逐年增加,人地关系矛盾日渐突出,墓园的高效利用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节地墓葬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

现今比较提倡墓葬地多与园林相结合成墓园,带有一定程度的景观,但不少墓园植物种植的比较高大、密集,产生的环境比较阴森,给祭祀者带来不适的心理。而且,现代墓园的设计缺少文化内涵,导致情感缺失,祭祀者在祭祀时难以体验到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回味与死者生前感情的作用。目前国人的丧葬观主要有两种,一是提倡儒家遵守孝道和礼数,实行厚葬;二是道家的顺应天意,崇尚薄葬和信奉佛教的观念[1]。

佛教约在两汉之际自印度传入中国,其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佛教文化本土化后,一度成为具有统治地位的宗教,可以说佛教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土壤。佛教自诞生时起,即是主要探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其基本理论模式是脱离现世“苦海”,到达佛国“彼岸”。佛教能在中国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和接受,莲作为其中的纽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莲文化和莲信仰。莲在中国很早就有种植,《诗经》和《楚辞》中等曾出现过莲拟人化的形象;莲在印度也大量种植,在佛教中被视为圣物[3]。本文就目前殡葬用地问题与文化缺失进行探讨与设计,以佛缘瑞物“莲”为文化主线,以佛花护佑为理念,将佛教文化中的莲花信仰与墓碑的设计有机结合,达到既节约用地又体现传统文化的目的。

1 案例地选择

设计选取西南山地城市现代墓园为基质,对节地殡葬的墓碑文化及环境进行创意设计,在“佛花护佑”墓区,进行了“佛莲子清”、“佛莲护净”两个系列节地墓葬碑体专题的设计。

2 设计内容

2.1 “佛莲子清”节地墓葬设计

莲,属莲属、睡莲科,学名:Nelumbo nucifera,又名: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荷花[4],《尔雅·释草》中记载:“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密,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菂即莲子,莲子生命力旺盛,据报道,1951年大贺一朗在日本千叶县发现3枚2000年以上的古莲子,均可发芽[5]。在莲花与莲子间找寻设计关联。莲花倾其一生为了莲子的茁壮成长,犹如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和期待。由此提炼出本系列的设计思想,以莲花与莲子为主题,在莲花的映衬下突出莲子的独立,寓意逝者对后代的希冀和期许。

形式一:金佛莲墓(详见图1),将荷叶、莲花、莲蓬组合,使用金铜色外形,铸铜表面,尺寸长*宽*高为40cm*40 cm*8 cm。可以使用于小型节地墓的穴位使用。墓志铭可以直接镌刻在荷叶之上,小巧精致,占地面积小。对于我国公墓墓葬穴位标准1平方米的要求,此方案节约穴位用地84%,对提升墓园使用率有较好的运用价值。

图1 “金佛莲墓”节地墓碑设计图(作者自改)

大乘佛教中有妙法莲花,花代表接引众生的法门。一片片的莲花瓣,正如佛陀以众多法门接引众生,通过不同法门,人们显出藏在其中的佛性,进而成佛。佛教是教人脱离苦难的宗教,成佛,即意味着脱离苦海,到达彼岸。设计造型上以莲之叶、花、蓬的形态,寓意生命的不同阶段,也诠释着常人平凡、内敛的性格之下,丰富的人生之路。

形式二:福莲单人墓(详见图2),斜卧碑体形式,选取莲的重要特征表达。碑面黑色花岗岩,刻有莲叶、莲蓬组合暗纹图案,左上角深色花岗岩圆雕荷花小景。斜卧碑体尺寸长*宽*高为900cm*600cm*18cm上边缘(5cm下边缘),此方案节约穴位用地46%。

莲蓬上成熟的莲子必须剥去坚硬的外壳,正如人的佛性,小小的莲房、莲子在佛教弟子眼中广阔无边,是人所探究,也是应认识的本心佛性。莲蓬上供莲子居住的一格格的莲宝,曾被喻为人体窍门。莲也是人类原始生殖崇拜的对象[6],在此墓碑设计中,用莲花的一生寓意主人一生含辛茹苦终为下一代更好的生活。墓碑将去逝的主人一生所孕育的子女,比喻成莲子。以示辛勤哺育下一代,虽然莲凋谢了,但莲子是他们此生所有的积累和生命的延续。

图2 “福莲单人墓”节地墓碑设计图(作者自绘)

形式三:佛莲双人墓(详见图3),双人墓穴位形式,斜卧碑体,莲、叶、子生动刻画。碑面黑色花岗岩,刻有小片莲叶、莲蓬、露珠组合暗纹图案,右上角圆雕荷塘小景,莲、叶、蓬和晶莹剔透的露珠都精细表现,用玻璃钢上彩饰面。斜卧碑体尺寸长*宽*高为1600cm*600cm*28cm上边缘(5c下边缘),此方案节约穴位用地52%。

莲在佛教乃必备之物,印度佛教文化中,莲是生的再生,在信仰上的意义之外,莲集合了真善美所有的象征。古老的南传佛教圣典《经集》,也用莲叶上的露珠与莲子形容不为诸种情欲所污染。在此设计中,花、叶、子俱全,寓意逝去的夫妇完整的一生,露珠也有“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之意,人生虽短暂,也可以完美,提示着活着的人们只争朝夕,珍惜时光。

图3 “佛莲双人墓”节地墓碑设计图(作者自绘)

形式四:清雅莲意双人墓(详见图4),双人墓穴位形式,风格白描式清新淡雅,斜卧碑体,莲、叶、子均以阴刻线条表现在黑色花岗岩碑面上,形成富有诗情画意的禅缘意境。斜卧碑体尺寸长*宽*高为1300cm*600cm*18cm上边缘(5cm下边缘),此方案节约穴位用地61%。

莲在中国一直是高雅、吉祥、和合美满的形象,《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将女子喻为荷花[2];《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荷莲喻品性高洁[7];莲在佛教中有“四德”和“四义”之美;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晶晶,其头部纹饰即为莲花瓣造型。本设计以开放的莲花寓意主人的圣洁,以示人生的美好。

图4 “清雅莲意双人墓”节地墓碑设计图(作者自绘)

3.2 “佛莲护净”节地墓葬设计

莲在佛教是洁净、高雅、尊贵的象征,是佛教的圣物,《华严经》云:“在泥不染”、小乘《四十二章经》云:“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污”、大乘教《大般涅槃经》云:“入淫女舍,然无贪淫之想,清净不污,犹如莲花”,就连佛祖释迦牟尼出世,走了七步,一步开出一朵莲花,誉为“步步金莲”。莲在中国从《诗经》的比喻、《离骚》的高洁言志,到象征吉庆祥瑞的婚姻美满、子孙满堂,再到周敦颐的“君子莲”,其意象随着佛教的本土化逐渐演变[8]。由此提炼出本系列的设计思想:莲的清雅一生即是一个纯净的生长历程,象征人的一生轮回一度。

形式一:金叶净莲墓(详见图5),将莲叶用雕塑感极强的红铜饰面处理,生动体现了禅意浓浓的艺术气息,表达莲叶内在品质的高尚。佛经介绍净土佛国中的圣贤,都是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或在莲台之上,是代表着他们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佛莲护佑之下,为往生者祈福,以莲喻人是设计的主要思路。尺寸长*宽*高为50cm*40cm*20cm,此方案节约穴位用地80%。

图5 “金叶净莲墓”节地墓碑设计图(作者自绘)

形式二:百莲双人墓(详见图6),双人墓穴位形式,斜卧碑体。这个系列的墓型吸取各种莲叶的优美姿态,使墓碑的设计活泼艺术化,也寓意着人生一世的百态,墓碑上的莲叶姿态栩栩如生。碑面以阴刻线条表现诗意的佛莲意境。斜卧碑体尺寸长*宽*高为1200cm*600cm*18cm上边缘(5c下边缘),此方案节约穴位用地64%。

图6 “百莲双人墓”节地墓碑设计图(作者自绘)

4 结语

佛教文化适应于人们的不同需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佛教的情感功能正在不断弱化。人需要一种超越,一种不以外在为羁伴的自由,无疑宗教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心灵的空间。殡葬文化发展到今天,应当使之与传统文化 结合起来,倡导大家淡化生死、淡化贫富、淡化贵贱。城市现代墓园景观,除了绿量生态的贡献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墓葬形式,墓碑艺术化处理,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潜移默化的走进大众生活,将莲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9]与雅静、禅意的景观空间意境想结合,使人净化灵魂、美化生心灵。通过本文的两个系列6种节地墓葬碑体设计,表达了节地墓葬艺术形式上的新思路,同时为节地墓葬的土地集约化利用做出了有益的实践。

[1]李长东.现代墓园的情感缺失与再生[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21-25.

[2]王冰洁,郭风平.莲的佛教意象专入及本土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9-21.

[3]何青.来自莲花瓣间的声响-试论佛教对莲花文化的影响[J].教育探究,2010,5(1):68-71.

[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5]张义君.漫话古代莲[J].农业考古,1986,(2):256-266.

[6]马倩,潘华顺.古代莲文化的内涵及其演变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21(1):24-28.

[7]汤炳正,李大明,李诚,熊良智.楚辞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8]张鹏飞.论“荷花情结”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审美观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71-74.

[9]徐增莱,陈重明.莲的民族植物学-经济与植物文化价值[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8,7(4):47-51.

The application of Lotus Culture in Buddhism in the tombstone designation in modern land-saving cemetery

LI Yu*1SU Zhilong1,2,ZHANG Dongni1,ZHOU Jingfan1
(1.Southwest Forest University,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Kunming Yunnan 650224 2.Puer University,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tombstone designation in modern cemetery construction inChina which was combined with land-saving and Buddhism,in which lotus culture in Buddhism is the principal line and the idea is“Buddhism flower blessing”.The designation presented two series tombstone shapes in land-saving cemetery which are“pure of Buddhism lotus seed”and“cleanness protected by Buddhism lotus”.The designation showed 6 projects in 2 series by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imaginary forms of lotus flower,lotus leaf and lotus seed.The forms mainly use stone and metal materials,which show new thinking of the art forms in the land-saving cemetery,and while make active experience of the land intensification-use in land-saving cemetery.

Buddhism;modern cemetery;land-saving cemetery;lotus culture

TU986.2

B

1002-2724(2016)06-0076-04

2016-11-03

*通讯作者:李煜(1979-),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墓园、公园、居住小区等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邮箱:52445557@qq.com

猜你喜欢
节地墓园墓碑
推广节地典型经验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第三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解读
每一块墓碑都是一本书
墓园里的机器人(环球360°)
跟踪导练(二)5
汤显祖墓园发掘的纷扰
清明
家庭成员合葬少占地可奖补
清明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
读当代作家傅爱毛的《疯子的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