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者到造梦人

2016-12-21 16:52于佳乐
经济 2016年33期
关键词:王强创客创业者

于佳乐

当前,大多数年轻人在职场中不断奋斗,希望能够抓住公司的晋升机会脱颖而出。一部分明智的人则开始意识到,自己创业来求得脱颖而出比依赖别人给予的机会更有意义。在如今的创业环境下,成为一名创业者不仅仅是一种潮流,而且无论对于丰富自己的成长经验和提高自我价值,都比为别人工作更容易如愿以偿。

王强:年轻就是优势

“年轻人是创业的主力军,因为年轻不怕跌倒,反正我们什么都没有。”29岁的成都拏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强对《经济》记者说道。

成都拏云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内,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园重点孵化企业。

据记者了解,拏云科技主要从事气象监测设备研发及生产、气象大数据分析与服务、气候模型研究与市场服务、行业专项气象服务,提供气象服务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出售定型气象监测设备。

“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也就是说,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应用这一定律,有可能还会带来更高经济回报率。”王强说,“这就是我们做这件事情的价值。”

谈及创业初衷,王强告诉记者,他本身就读于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毕业以后就职于中国气象局。“在上班过程中,我经常接到服装企业和船舶公司的电话,希望气象局能够为他们提供各种精确气象计算服务。”王强说道,“我看到很多企业已经对精准气象服务有所重视,并且国家也开始允许社会企业进入气象的改革,我觉得创业时机到了。”

就这样,王强回到学校,依靠学校提供的实验条件和办公场所,与电子工程学院大气电子实验室主任卢会国教授共同研发产品,并于2015年9月注册成立公司。

从王强的创业经历中不难发现,在没有技术、没有资源的情况下,他并不具备创业资本。那么,是什么促使他放弃优厚待遇的工作,“下海”经商?

王强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曾经在气象局工作过,对该行业有些了解,发现国内一些企业对气象信息精细化服务需求很大。“我们看好‘互联网+气象监测系统的市场前景,这个行业在国内目前还无人涉猎,只要研发出可靠技术先行打开国内市场,做大做精做强企业是必然。”王强表示。

另一方面,王强认为,兴趣就是最好的驱动力。王强是个多次创业者,在读书的时候就与别人合伙一起开过公司,所以他一直怀有创业热情。

对于公司成立一年来的运营情况,王强用“喜忧参半”来概括。

有喜是项目亮相了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气象装备和服务展”,代表了双流企业参加2016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展览会,获得了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赛区铜奖、第十届成都市青年创业大赛高校组一等奖。

有忧是科技成果转化缓慢、产品市场推广难。王强告诉记者,成都拏云科技市场定位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军队、航空、航海、农业、旅游等行业。但是尽管其“互联网+气象检测系统”系列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移动等明显优点,却由于服务的客户主要是气象、国土、规划、农业和机场等政府部门、单位,团队内缺乏营销渠道和有经验的营销人才,导致产品市场很难推广,目前还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王强表示,公司创业团队的9人都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大家筹集的10万元研发资金已经投入进去,研发的气象自动监测系统也已升级到第三代,但销售、盈利情况并不理想。“我们创业团队骨干目前基本都没有工资,全靠学校在技术、办公测试场地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才使得我们可以维持下去。”

但这并未消减王强的创业意志。

在王强看来,创业过程中重在积累经验。

创业大赛多次获奖、“创交会”等活动多次受邀,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对他及其企业双创成果的肯定。只要始终坚持,未来道路一定会越走越远。

“的确,创业不一定成功,但是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创新创业的人生的确不完美。所以,无论未来是‘风雨还是‘彩虹,我们依然勉励自己继续奋力前行。”王强最后表示。

伍印:“剩”者为王

当记者采访成都我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青少年创客空间构架官伍印时发现,这位侃侃而谈的90后不仅仅是一个创业团队的带领人,更多是体现了一个敢闯敢拼敢想敢做的当代青年人形象。

“往往一些创业团队的项目都是较市场前沿的领域,其要经过市场长期考验,能够在市场大浪淘沙下坚持的团队,最后就是赢者,‘剩者为王。”伍印认为。

我有科技的子公司青少年创客空间是面向青少年打造的智筹平台和创意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5月5日,是国内第一家面向青少年的创客空间。

据伍印介绍,青少年创客空间以“创客运动”中创造和分享为核心价值观,通过青少年创客养成计划的粘土机器人、开源硬件、3D打印设计等递进式创客课程及非递进式主题活动,来提升广大青少年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等综合能力。

“秉承‘创造和‘分享的核心价值观,创造行业里最佳课程、最适合教育工具,并为行业培养优秀的教师、输送优质的课程是我们团队始终坚持的事情。”伍印说道。

谈及创业初衷,伍印告诉记者,这是缘于大学时代对机器人的热爱。大一暑假,伍印参加了学院老师指导的小学机器人教学项目,负责成都一家小学机器人俱乐部的教学。正是这次实践,他发现市场中的机器人教育产品相对昂贵,并且不适合教学。所以伍印萌生一个想法就是开发出一个高性价比的机器人产品,让青少年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

就这样,伍印决定将想法付诸于行动。

“但此时我还没想过要创业,只想做出一个产品而已。”伍印解释道。

直到2012年,伍印代表学校参加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并获得了四川省赛区金奖,全国赛区银奖,才改变了最初简单的想法。

伍印说道:“在获得各种奖项的同时,赢得了很多评委和投资商的认可,这时想想,最初想法本身就是希望降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门槛,那么现在有机遇变成一个商业行为也未尝不可。”

“但创业初期非常痛苦。”伍印坦言。

伍印告诉记者,他们最初创业并没有获得融资,是几个人凑了10万元开始进行研发产品。并且在这期间创业团队不领工资,第一年赚得30万元也全部投入到下一期研发中。

很多人认为,资金短缺是创业路上最大瓶颈,但伍印却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在他创业过程中,不同阶段总会遇到不同瓶颈。“例如,在创业初期遇到最大瓶颈是技术的不完善,技术问题解决后,市场拓展又出现问题,待慢慢积累到资源后,管理团队的方法又成为我眼前面临的最大困境。”

的确,青年在创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举步维艰的窘境。究其原因,伍印认为就是缺乏社会经验。

伍印表示,目前整个社会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完善的资金、场地扶持,这看上去一切都蔚然成风,但这些实际上并没有给予创业者真正的帮助。“例如我们前两年发展很顺利,也赚了钱,但现在回头看看,这两年一切稳步并没有让我们获得进步。”伍印说。

“而创业的本质是需要创业者不断去发现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去成长,而不是攥着优质渠道前行。”伍印说,“创业者从最开始就在优质渠道保护下成长,那么慢慢会发现,由于没有万事亲力亲为经验,其隐患会越来越多。”

那么,创业者如何避免这种隐患?

伍印认为,创业者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

“对于进入新领域、雄心勃勃要改变世界的创业者来说,再怎么使用新商业模式、新技术来颠覆,首先也要学会面对这个行业自有的商业逻辑,懂得成本结构要怎么组建,资金流要如何保持流动,供应链要如何打通。”伍印说道。

“所以,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如果没有较快的成长速度,必然会被淘汰。”伍印最后总结道。

猜你喜欢
王强创客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Tricks of the Trade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The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 water content of aqueous solutions∗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