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2016-12-23 09:26姚云婕钱雪松盛宇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冠脉分组

姚云婕 钱雪松 盛宇峰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姚云婕 钱雪松 盛宇峰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尿酸(U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184例老年CHD患者纳入患者组,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按照患者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低分组、中分组及高分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UA、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低分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Hcy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患者Gensini评分的增加,其血UA、Hcy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UA和Hcy水平升高是导致Gensini评分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UA和Hcy是影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和CHD进展性损伤有关,随着其水平的升高,CHD患者冠脉病变逐渐加重。

冠心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

冠心病(CHD)的病理过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继而引发管腔狭窄、闭塞,并导致一系列心脏供血不足症状〔1〕。早期明确CH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指导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前提。冠状动脉造影是明确冠脉病变的“金标准”,但该方法费用高、创伤大,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血尿酸(U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变化可影响CHD的发生发展〔2〕。本文拟探讨血UA及Hcy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184例CHD患者,同期6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

1.2 选取标准及排除标准 选取标准:(1)年龄>65岁,符合老年人群的纳入标准。(2)冠状动脉造影可见1支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管腔狭窄率≥50%,确诊CHD〔3〕。(3)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接受血UA及Hcy检查。正常组选取标准:经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史资料搜集,确诊身体状态健康。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严重内分泌疾病。(2)合并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其他心脏病变。(3)入组前6个月内曾应用叶酸、维生素B12、甲氨蝶呤等对血UA、Hcy代谢有影响的药物〔4〕。(4)入组前6个月内有重大外伤疾病史或手术史。

1.3 研究方法

1.3.1 分组方法 参照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0~29分)、中分组(30~59分)及高分组(≥60分)。Gensini评分标准〔5〕:(1)狭窄程度评分:狭窄程度<25%、25%~49%、50%~74%、75%~89%、90%~98%、≥99%分别计1、2、4、8、16、32分;(2)系数:左主干系数为5,左前降支近段、中段、第一对角段系数分别为2.5、1.5、1,左回旋支近段、中远段系数分别为2.5、1,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系数均为1,右冠状动脉小分支系数为0.5。Gensini评分=狭窄程度评分×系数(若患者冠脉多处狭窄则求各狭窄段乘积之和)。

1.3.2 检测方法 抽取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70℃保存,统一检测。血UA水平采取比色酶法,使用奥林帕斯AU5820进行测定,试剂盒均为原装进口;Hcy水平采取循环酶法进行测定〔6〕,试剂盒购自北京九强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血UA、Hcy水平为自变量,以Gensini评分(低、中分=0,高分=1)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血UA、Hcy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

2 结 果

2.1 分组结果及一般资料 按照Gensini评分层次,低分组患者54例,中分组79例,高分组51例。各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并发症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临床研究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n(%)〕

指标正常组(n=60)低分组(n=54)中分组(n=79)高分组(n=51)年龄(岁)66.82±6.8168.24±7.4667.69±6.6568.11±6.36性别 男34(56.7)28(51.9)43(54.4)35(68.6) 女26(43.3)26(48.1)36(45.6)26(51.0)吸烟史 有19(31.7)15(27.8)25(31.6)16(31.4) 无41(68.3)39(72.2)54(68.4)25(49.0)合并疾病 高血压37(61.7)31(57.4)42(53.2)26(51.0) 高脂血症31(51.7)30(55.6)45(57.0)28(54.9) 脑血管病8(13.3)7(13.0)9(11.4)7(13.7) 糖尿病15(25.0)13(24.1)21(26.6)13(25.5)

2.2 各组受试者血UA及Hcy水平 低分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Hcy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Gensini评分增加,其血UA、Hcy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见表2。

组别nUA(μmol/L)Hcy(μmol/L)正常组60265.28±37.967.39±2.85低分组54319.26±59.471)3)7.60±3.613)中分组79372.80±72.491)2)15.30±10.641)2)高分组51395.52±81.731)2)3)25.01±15.751)2)3)

与正常组比较:1)P<0.05;与低分组比较:2)P<0.05;与中分组比较:3)P<0.05

2.3 多因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UA和Hcy水平升高是导致Gensini评分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血UA及Hcy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

自变量βSE(β)Waldχ2值P值RR95%CIUA0.0090.00220.2500.0031.0091.005~1.013Hcy0.0680.01618.0630.0001.0701.037~1.104常数项-5.2681.6879.7510.127-0.000~0.141

3 讨 论

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传统危险因素在CHD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老年人群为CHD的主要发病群体。近年来有学者指出,部分CHD患者并未合并上述危险因素,但仍存在冠状动脉病理性改变〔7〕,提示仍存在其他因素在CHD的发病中发挥了作用。

UA是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内源性UA约占80%,其余为外源性UA,大部分UA经肾脏排泄,约有25%经消化道排泄。血UA升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血液系统过氧化物、氧自由基水平上升,加之UA沉积于动脉壁,可逐渐加剧血管内膜损伤,从而加重动脉硬化病情〔8〕。此外,UA水平上升和间接促进脂质过氧化及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氧自由基含量的大幅增加及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进一步促进粥样硬化进程。时华凤〔9〕研究发现,患者血UA水平在300 μmol/L以上时,其5年内因CHD病死风险较UA水平较低的患者增加了3~4倍,提示有效控制UA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合并高血UA的患者,可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的食物,注重饮食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减轻体重,并针对可能影响UA水平的药物、疾病、疲劳、心理等因素,及时对症处理,以降低患者血UA水平,减弱UA对冠脉病变的影响〔10〕。

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机体内主要通过形成蛋氨酸、形成胱硫醚两条途径转化。Liu等〔11〕研究发现,随着CHD患者Hcy水平的上升,其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亦逐渐增加,与本研究结论一致。Hcy加重冠脉病变的机制主要包括:(1)内皮细胞毒性作用:Hcy自身氧化作用生成的氧自由基可攻击内皮细胞,继而引发血管扩张作用下降;(2)诱导增殖作用:Hcy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影响机体原有的血管平滑肌增殖状态,引发功能紊乱〔12〕;(3)促进血栓形成:Hcy促进机体血栓调节因子的生成,继而加速血小板聚集、黏附过程,增加血栓形成风险;(4)增加脂质沉积:Hcy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增加泡沫细胞数量,从而增加脂质在动脉壁的沉积,加剧动脉粥样硬化。Yajnik等〔13〕研究发现,饮食以肉类为主的CHD患者,往往病情更重,考虑与肉类缺乏维生素B6、叶酸等物质有关,而机体维生素B6、叶酸的缺乏往往导致Hcy的升高。因此,针对高水平Hcy的CHD患者,应建议其改变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摄入适量水果、蔬菜,有望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随着CHD患者Gensini评分的上升,老年CHD患者血UA、Hcy水平逐渐增加,而血UA、Hcy水平的上升,亦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因此,对老年CHD患者而言,通过监测血UA、Hcy的水平,有望在冠状动脉造影前明确病情,为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1 王 芊,华 川,郭 旭,等.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3):42-4.

2 Sun K,Fu C,Nie S,etal.The index and improvement effect of using Danhong injection to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 symptom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J〕.Pak J Pharm Sci,2014;27(5 Suppl):1699-704.

3 Wang H,Liu J,Zhao H,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and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ubjects〔J〕.J Am Soc Hypertens,2014;8(9):637-43.

4 朱海暴,王晓成,杜海松.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与青年脑卒中的关系〔J〕.临床荟萃,2012;27(6):511-3.

5 莫善晓.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9-60.

6 Khan UA,Coca SG,Hong K,etal.Blood transfus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urinary biomarkers of kidney injury in cardiac surgery〔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4;148(2):726-32.

7 李锦华.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并发类固醇糖尿病临床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7(4):520-3.

8 Shalnova SA,Konradi AO,Karpov YA,etal.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12 Russian Federation regions-participants of the"Cardiovascular Disease Epidemiology in Russian Regions"study〔J〕.Russian Cardiol Magaz,2012;5(97):6-11.

9 时华凤.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48-9.

10 Han L,Wu Q,Wang C,etal.Homocysteine,ischemic stroke,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a population-based,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Stroke,2015;46(7):1777-86.

11 Liu C,Chen L,Yang Y,etal.Myeloperoxidase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for predicting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Int J Clin Med,2015;6(4):262-70.

12 Liu C,Yang Y,Peng D,etal.Hyperhomocysteinemia as a metabolic disorder parameter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Saudi Med J,2015;36(7):839-46.

13 Yajnik CS,Joglekar CV,Chinchwadkar MC,etal.Conventional and nove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markers of vascular damage in rural and urban Indian men〔J〕.Int J Cardiol,2013;165(2):255-9.

〔2015-11-19修回〕

(编辑 袁左鸣)

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No.BE2012659)

姚云婕(1980-),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

R54

A

1005-9202(2016)23-587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3.043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冠脉分组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分组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