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

2016-12-23 09:26赵晓溪薄小萍鲍小京马兵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磺酸钠丹参酮氯吡

赵晓溪 薄小萍 鲍小京 马兵兵

(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23)



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

赵晓溪 薄小萍 鲍小京 马兵兵

(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23)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肌酸磷酸激酶的峰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效果较好,对于心肌起到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氯吡格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冠脉阻塞后会造成心肌缺血,挽救疏通后的心脏复跳虽然供血会重新恢复,但会导致心肌发生再灌注损伤。因此,在临床中心肌缺血-再灌注应予以重视〔1〕。我院心内科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 Ⅱa磺酸钠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1~12月入住的90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0~76岁,平均(65.3±8.3)岁;病程(2.3±1.3)年。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0~79岁,平均(64.9±9.3)岁;病程(2.1±1.5)年。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心肌酶学或者心电图检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心肌梗死,且在12 h内未进行静脉药物溶栓治疗或者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2 w后心肌酶学正常。排除标准:收缩压<90 mmHg;血容量不足、出现心源性休克或者其他症状需应用血管扩张剂;严重肝功能或者肾功能不全;肺源性心脏病、心包炎、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后机械性并发症;各种外伤、感染、结缔组织及恶性肿瘤;2 w后冠脉造影显示相关血管再通。

1.2 治疗方法 两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α磺酸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558)40~180 mg/次,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氯吡格雷(波立维,法国sanoti-AVentis集团)。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QT离散度变化和心律变化、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有效率、不良反应状况。

1.3 评价指标 治疗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酶学动态、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进行检测,术后24 h内行Holter检测,治疗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同时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随访。正确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状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状况。

1.4 诊断标准与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患者休息的时候心电图恢复正常可判定为显效;患者休息时心电图ST段经治疗后回升到0.05 mV以上,但是未能够达到正常,T波改变在主要导联位置变浅50%以上,或者T波从平坦转变为直立,可判定为有效;患者休息时心电图ST段变化和治疗前基本一致,虽好转但不能达到有效标准可判定为无效;患者休息时心电图ST段和治疗前相比较下降0.05 mV以上,或者平坦T波变化成倒置,或者直立的T波变化为平坦可判定为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变化对比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超声检测结果对比 见表2。

组别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治疗前治疗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83.90±15.49271.93±17.411)63.49±8.6953.11±9.211)观察组248.00±15.10151.90±12.291)2)64.50±7.7821.99±6.281)2)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每搏量(ml)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观察组 治疗前52.49±8.1952.29±7.2915.98±5.4659.99±7.03 治疗后47.15±7.281)43.99±5.161)17.81±5.431)59.01±6.011)对照组 治疗前51.99±7.2954.00±3.9718.01±4.3359.00±2.10 治疗后54.61±6.1858.56±6.0129.10±5.1959.99±3.98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n,n=45)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加重有效率(%)对照组201015030(66.67)观察组24147038(84.44)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状况对比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状况对比(n,n=45)

组别恶心上腹部不适心动过缓低血压合计〔n(%)〕对照组13217(15.6)观察组33006(13.3)

3 讨 论

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制和能量代谢障碍、钙超载、自由基有着一定的相关性〔2〕。相关文献显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会造成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导致能量在线粒体合成障碍的发生、钙离子稳态发生和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进而造成细胞的凋亡〔3,4〕。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丹参酮 Ⅱα磺酸钠注射液能够促进纤溶活性、抑制血管内凝血、减轻氧自由基的损害、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显著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心肌功能〔5~7〕。根据中医辨证理论,丹参补气为君,可养阴生津、复脉固脱,改善心肌缺血状况〔8〕。也有相关报道提出,丹参酮 Ⅱα磺酸钠注射液能够清除自由基,稳定膜通透性〔9〕。但中药治疗通常见效较慢,短期内不容易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率较高。氯吡格雷能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心肌功能障碍及细胞凋亡〔10,11〕,波立维作为新型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12,13〕。本次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 Ⅱα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李 倩,陈立华,刘 苏,等.法舒地尔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9):2273-90.

2 彭 放,袁 敏,裘宇芳,等.参麦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4):384-6.

3 谢海辉,李知平,张 曙,等.依达拉奉联合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2):174-6.

4 Zhang G,Sun Y,Wang Y,etal.Local administration of lactic acid and a low dose of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edarawone,alleviates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J〕.J Cardiovasc Pharmacol,2013;62(4):369-78.

5 张小梅.参麦注射液联合利血生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3):282-3.

6 王 奇,方 芳,冯为民,等.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TNF-α,IL-6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3):224-6.

7 王凌鹏,廖振琦,张国庆.参麦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盐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脉介入术后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46(12):21-3.

8 崔耀刚,吕小宁.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1):52-3.

9 陈元粉,贾 琪,侯静静.参麦注射液联合去乙酰毛花苷丙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4):315-6.

10 李丽晰,傅国俊,孟晨阳.饱和氢盐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致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4):490-3.

11 卫 然,林高翔,马菲菲,等.氢气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23):3031-3.

12 蔡景景,富 路.氢气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3):399-41.

13 马菲菲,谭永星,林高翔.氢气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发展〔J〕.广东医学,2014;35(3):469-71.

〔2016-08-16修回〕

(编辑 曲 莉)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1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基金项目(YT201310)

马兵兵(1982-),男,博士, 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血管外科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赵晓溪(1982-),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R542

A

1005-9202(2016)23-5873-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3.044

猜你喜欢
磺酸钠丹参酮氯吡
表面活性剂改善高固体系木质纤维素酶水解的研究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丹参酮提取物质量控制△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与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