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内脏脂肪厚度与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关系

2016-12-23 09:26吴海武赖卫国刘国焰谢宁生顾秋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分位内脏腰围

吴海武 赖卫国 刘国焰 谢宁生 顾秋平

(赣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腹部内脏脂肪厚度与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关系

吴海武 赖卫国1刘国焰2谢宁生1顾秋平2

(赣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讨腹部内脏脂肪厚度与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基本资料,其中诊断结直肠腺瘤71例,无结直肠腺瘤130例。采用超声测定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并以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四分位数为依据将其分为4组,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各组腹部内脏脂肪厚度与结直肠腺瘤发病风险的关联程度,同时分析结直肠腺瘤特征及与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的关系。结果 腺瘤组和非腺瘤组腹部内脏脂肪厚度中位数分别为51.5 mm、36.7 mm,二者差异显著(P<0.05)。以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第1分位组为参考水平,第2、3、4分位组OR值分别1.64、2.45、2.79,校正可能的影响因素后,第2、3、4分位组OR值分别为1.33 、1.84、2.37,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的升高与结直肠腺瘤发病风险的增加存在线性关系(P<0.05);近端、多发和进展型腺瘤的腹部内脏脂肪厚度明显高于远端、单发及非进展型腺瘤(P<0.05)。结论 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可能是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且与结直肠腺瘤的进展有关。

结直肠肿瘤;腹部内脏脂肪厚度

腺瘤-腺癌学说认为,超过95%的结直肠癌起源于结直肠腺瘤〔1〕,因此寻找与结直肠腺瘤相关的危险因素对预防结直肠癌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腹部内脏脂肪厚度与结直肠腺瘤发病风险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患者201例,诊断结直肠腺瘤71例为腺瘤组,无结直肠腺瘤130例为非腺瘤组。所有检查者均接受病史询问、查体、超声和内镜检查,利用问卷收集相关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饮酒状况和慢性病史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的测量 由同一个超声医师操作,采用Philips iU 22彩超仪,频率3.5 MHz,探头置于脐上1 cm测量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即腹直肌内缘到大动脉前壁的距离〔2〕。

1.2.2 结肠镜检查 研究对象于术前1 d晚清洁灌肠,术晨由固定一个熟练的操作者行结肠镜检查,操作者不知患者的超声测定结果,检查部位包括直肠到回盲部的全部结直肠,对内镜下发现的可疑病灶均进行活检并送病理,同时记录腺瘤的位置、大小、数量和外观。其中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腺瘤归为远端腺瘤,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的腺瘤归为近端腺瘤。进展型腺瘤的定义为下列三者之一:①息肉或病变直径≥10 mm;②绒毛状息肉或混合性息肉中绒毛样结构超过25%;③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201例研究对象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的第1,2,3四分位数分别为25.5 mm、 43.7 mm、 56.2 mm,其中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家族史、慢性病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基本资料非腺瘤组(n=130)腺瘤组(n=71)P值年龄(岁)59.37±8.5260.24±4.380.138男/女(n)76/5452/190.217BMI(kg/m2)21.7±6.323.1±9.50.024腰围(cm)79.31±6.2787.71±2.840.013腹部内脏脂肪厚度(mm)36.7(19.7,52.6)51.5(32.2,63.7)<0.001吸烟(n)61390.455饮酒(n)53310.237家族史(n)650.096慢性疾病 高血压(n)37270.261 糖尿病(n)16140.089 高血脂(n)21150.274

2.2 腹部内脏脂肪厚度与结直肠腺瘤发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腰围和腹部内脏脂肪厚度按照四分位数从低到高将研究对象分为 1 、2 、3 、4共4组,以第1分位组为参考水平,第2、3、4分位组OR值均>1(P<0.05)。采用前进法对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家族史、糖尿病和血脂进行校正,腰围和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第2、3、4分位组OR值>1(P<0.05),BMIOR值>1(P>0.05),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的升高与结直肠腺瘤发病风险的增加存在线性相关(P<0.05),见表2。

表2 肥胖指数与结直肠腺瘤发病风险Logistic回归分析

肥胖指数非腺瘤组 (n=130) 腺瘤组 (n=71) OR值P值校正后OR值P值BMI(kg/m2)<2038161120~24.964341.230.0871.030.48125~29.923171.820.0051.450.212>30542.150.0312.020.068趋势P值0.00370.192腰围四分位分组第1分位组(<68.5)41911第2分位组(68.5~81.6)34181.23<0.0011.430.481第3分位组(81.7~92.5)29191.820.0061.750.212第4分位组(>92.6)26252.15<0.0012.260.068趋势P值0.00610.004 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四分位分组第1分位组(<25.5)421011第2分位组(25.5~43.6)34161.64<0.0011.330.156第3分位组(43.7~56.1)29212.45<0.0011.840.006第4分位组(>56.2)25242.79<0.0012.370.017趋势P值<0.0010.0238

2.3 结直肠腺瘤特征及与肥胖指数关系 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在不同位置、数量和性质的腺瘤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肿瘤位置、性质有关,腰围在不同数量及性质的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腺瘤特征nBMI(kg/m2)P值腰围(cm)P值腹部内脏脂肪厚度(mm)P值位置 近端2823.4±4.10.02785.31±6.270.30852.37±1.210.009 远端4322.1±3.583.47±7.5246.84±8.34数量 13222.8±3.70.21881.12±4.720.02748.19±3.330.025 ≥23924.6±4.289.87±7.2455.25±6.69性质非进展型4622.7±3.90.01978.54±6.180.00445.24±1.820.013 进展型 2523.5±3.486.94±2.5153.24±4.68

3 讨 论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3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跃居第3~5位〔3〕。大肠腺瘤患者发生大肠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非腺瘤患者,早期发现结直肠腺瘤并进行手术切除可以降低大肠癌的患病率。结肠镜检查为诊断结直肠腺瘤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创伤和不适,不适于普通人群筛查,因此,寻找与结直肠腺瘤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对预防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4〕。

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肥胖、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5〕。其中肥胖是研究最多的危险因素〔6〕,与肥胖程度或BMI值相比,脂肪的分布对结肠癌的发病影响可能更大,腹型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7,8〕。评价肥胖的指标有体重指数、腰围和腹部内脏脂肪厚度,Nagata等〔9〕研究发现由于亚洲人群较少为向心性肥胖,故采用腹部内脏脂肪厚度评价肥胖程度比BMI和腰围更加准确。本研究结果说明随着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的增高,人群发病风险增高。同时发现近端、多发及进展型腺瘤的腹部内脏脂肪厚度明显高于远端、单发及低危腺瘤组,说明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可能影响结直肠腺瘤的发展〔10〕。而BMI和腰围无显著差异,可能因为其不能反映腹部脂肪情况,而主要反映体表脂肪的分布情况。

目前,关于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增加结直肠腺瘤发病风险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首先,内脏脂肪是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因素,胰岛素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促进细胞增殖,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途径抑制凋亡。其次,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促炎症的脂肪因子水平,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瘦素、脂联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密切相关〔11〕,这些因子参与了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如体外研究证实瘦素可以调节结肠癌细胞系LS174T和HM7的增殖和运动从而影响结肠癌进展〔12〕。因此,腹部内脏脂肪厚度可能是结直肠腺瘤发病危险因素,且与结直肠腺瘤的进展有关。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病例对照研究固有的缺陷使本研究不能阐明结直肠腺瘤发病与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的因果关系,其次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的单次测定,对实验结果外延至普通人群可能有一定影响。鉴于本研究是腹部内脏脂肪厚度与结肠直肠腺瘤发病风险的初步探索,所得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地区和人群,尚有待进行大样本研究。

1 房静远.结直肠腺瘤癌变及其预防〔J〕.中华消化杂志,2011;31(2):136-7.

2 Stolk RP,Meijer R,Mali WP,etal.Ultrasound measurements of intraabdominal fat estimate the metabolic syndrome better than do measurements of waist circumference〔J〕.Am J Clin Nutr,2003;77(4):857-60.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11):979-95.

4 许岸高.大肠癌高危人群分级筛查方案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8):3385-7.

5 程 丽,程 莉,贾丹丹,等.结直肠腺瘤发生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0):1790-2.

6 Hull M,Lager J.Obesity and colorectal cancer〔J〕.Gut,2014;63(1):205.

7 Ibrahim MM.Subcutaneous and visceral adipose tissue: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fferences〔J〕.Int Assoc Obes,2010;11(1):11-8.

8 Okabayashi K,Ashrafian H,Hasegawa H,etal.Body mass index category as a risk factor for colorectal adenoma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Gastroenterol,2012;107(8):1175-85.

9 Nagata N,Sakamoto K,Arai T,etal.Visceral abdominal fat measur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olorectal adenoma〔J〕.Int J Cancer,2014;135(10):2273-81.

10 Riondino S,Roselli M,Palmirotta R,etal.Obesity and colorectal cancer:role of adipokines in tumor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18):5177-90.

11 Joshi RK,Kim WJ,Lee SA.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related adipokines and colorectal cancer:a case-control study and meta-analys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24):7941-9.

12 Jaffe T,Schwartz B.Leptin promotes motility and invasiveness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by activating multiple signal-transduction pathways〔J〕.Int J Cancer,2008;123(11):2543-56.

〔2015-06-29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1 赣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 赣州市医学会

吴海武(1975-),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研究。

R735.3

A

1005-9202(2016)23-5882-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3.049

猜你喜欢
分位内脏腰围
1980~2019年夏季青藏高原中东部极端日降水分布特征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最清晰的加仓信号:估值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贵州近50 a来夏季不同等级强降水事件特征研究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