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科书文本叙述引用口述史料初探

2016-12-23 09:50陈辉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科书史料文本

目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地修订。根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如何进行文本叙述,已成为历史教育界和课改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在课改向纵深推进之际,新版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本叙述,应尝试引用口述史料,以凸显教科书的个性特色,实现教科书引用史料叙述历史的多样化。

一、历史教科书文本叙述引用

口述史料剖析

当下,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文本叙述几乎没有引用口述史料。口述历史仅仅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呈现于教科书中的“活动与探究”“主题活动”等栏目之中,旨在让学生学会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例如,我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这一课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向所在学校或地区的政协委员了解人民政协的组成、职能和在改革开放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调查时做好记录或录音,调查结束后对记录或录音进行整理。①目的是:学习如何整理口述史料,掌握口述史料的记录或录音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搜集、整理史料的过程中撰写小型调查报告的能力。关于《访家史、写家史、讲家史》这一主题活动,其活动目标在于:学习写家史的基本方法,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生动讲述家史,培养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访家史,除访问父母、祖父母外,还可通过访问亲戚、邻里、前辈的同事来佐证家史。写家史,可从爷爷、奶奶一辈写起,可以反映新旧中国的对比;也可以从爸爸妈妈一辈写起,集中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②

笔者认为,我国历史教科书的文本叙述,既要将口述史料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呈现于教科书之中,还应在教科书文本叙述中引用口述史料,去叙述过去的历史,认识过去的历史,形成国家历史认同。

(一)中韩日合编历史读本中所引用的口述史料

在这方面,由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学者共同编著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③旨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建设和平与友好的东亚新格局。在引用口述史料叙述有关历史的认识上,对我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起了很好的借鉴、示范作用。

在东亚近现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和韩国带来巨大灾难。当下,日本不能正确面对这段侵略历史,引起中日教科书争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历史教科书如何叙述这段过去的历史,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文献史料。如对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记述,除文字叙述外,主要摘录了《田中奏折》相关文献史料,还有日本报纸刊登的日军在中国南京展开“杀人比赛”的报道,以及根据相关文献史料编辑的《日本局部侵华大事记》,绘制的《日本侵华期间扶植的主要傀儡政权简表》《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部队分布图》,整个历史教科书叙述没有口述史料。尤其是揭露日军官兵在“南京大屠杀”中举行“杀人比赛”的图片,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多种版本历史教科书都使用这一图片史料,造成教科书史料运用雷同化、历史教科书特色不鲜明、个性不凸显。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在叙述日本军队对中国民众的残暴行为和对中国所带来的灾难时,除釆用《京沪路上的难民》《日军逼迫中国劳工筑路》《在南京中山东路上日军搜赴市民押赴郊外集体屠杀》《重庆六五大隧道惨案》《占地五十多平方公里的731细菌部队》《731细菌部队锅炉班遗址》《曾被日军掠为慰安妇的中国妇女朱巧妹(1910~2005)》等众多图片史料外,还引用了三则口述史料,现摘录如下:

【口述史料1】

家住河北省赞皇县白鹿村农民丁国华的回忆①

又一次,一对路过的日军夜宿我村……把我们全家赶到一间屋子,他们占去两间。这批日军把丁喜来家中的大猪抓来杀掉吃了。次日出发,把我家的驴子掳走,又把我哥哥拉去当民工,我哥哥因为对通往山西的道路很熟悉,很快就逃回来了。我表哥齐银传也被拉去当夫,他却失踪至今未归。

【口述史料2】

日军第59师团第54旅团第110大队伍长富岛健司的记录②

我想起了在1943年在渤海湾的沿海地带生活过的一个月的事情。我们如果看见了男人的话,就抓过来殴打,残酷地加以杀害。但是看见了女人,就要羞辱她。如果她们哀求或者反抗的话,就大骂她们:“混蛋,难道不知道为什么让你们活下来吗?”于是拼命地殴打她们,以致用刺刀将她们杀死。

【口述史料3】

原日本兵近藤一的证言③

我们被教育说,中国人是连人类都不如的人种,杀中国人如同杀猪杀鸡一样,是没有罪的。杀他们是为了天皇,为了日本国家。1941年9月,我们对山西省北部的抗日根据地讨伐扫荡,根据情报进入一个据称有八路军的村落。但八路军逃了,于是,我们抢夺村里的金钱、物资、衣物,搜寻隐藏的女性,然后对其轮奸,轮奸后将其杀害,这是通例。1943年,在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山区扫荡,我们破坏了农民的住房,把广阔的地区变成无人区。然后强迫中国人利用拆下来的民房砖瓦建造十数个碉堡,工事结束后就把他们杀掉了。

包括我在内的日本兵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想起那些被强奸、轮奸,然后被杀掉,被侮辱的女性们,晚上我就睡不着觉。我们深重的罪孽和被害者的苦难同样是不可解消的。日本只有以国家名义诚心诚意地谢罪和赔偿,才能多少减轻我们心中的负担。

以上口述史料的引用,揭露了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尤其是原日本兵近藤一于2003年11月17日在日本东京高等法院法庭上的口述证言,证实自己作为日本兵曾经对中国民众犯下的残暴罪行,将其编入《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一书,借以揭露日本兵对中国女性进行性暴力的罪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佐证力。

(二)台湾历史教科书文本叙述引用的口述史料

我国台湾地区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既将口述史料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呈现于教科书之中,也在教科书文本叙述中引用了口述史料。如南一书局编辑出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南一版”),其第一册第三章“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中的“课后活动”之一为:“访问你住家附近的长辈或地方耆老,请他们谈谈日治时期的战争经验或看法,事后写一篇口述纪录。”④这是将口述史料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呈现于教科书之中。再如:

【口述史料1】

记得有天下午,风和日丽,忽然从远处传来巨大飞机引擎的震耳声……我正在村中井边与小玩伴汲水洗澡,听到不祥声音后,大家本能地赶快奔逃躲避,我立刻挨近房子的边墙,匍匐在地,而后听到震耳的飞机临村飞进,离地几百公尺的对着我们扫射,我甚至从地上移动的飞机黑影,感觉美国飞机在来回俯冲攻击,我听到树林、庄中房屋墙壁遭到子弹扫射时的嘶叫穿打声。这是一次从未有过的骇怖经验,令人心胆俱裂。敌机攻击后,村中所有大人都赶快出来寻找自己的小孩,急于知道有无伤亡。我从地上战栗地爬起后,很快发觉井边逃避不及的两个小玩伴,匍匐于地,血流满地的死于无情的战争魔手下。

——引自:许曹德,许曹德回忆录①

“南一版”所引用的以上这段口述史料,是对美军空袭台湾的佐证。该教科书在第三章《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第三节“战争时期的台湾社会”中叙述“战火洗礼下的台湾”时,有这样一段文本叙述:“1944年10月之后,美军飞机密集空袭台湾,民众经常必须“跑空袭”,生活作息受到严重干扰,部分市区人口甚至疏散到乡间。”②以上口述史料1在“南一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作了具体呈现,是对教科书正文叙述史实的详细实证。

【口述史料2】

1959年以后,纱厂设立的限制取消,1960年各新设纱,及旧厂增设纱锭全数开工,加上适逢世界性的纺织业不景气,台湾的纱厂第一次面临危机。……当时政府正大力鼓励投资,热切盼望所谓“工业起飞”,但棉纺织业则因生产过剩,外销不振,内销削价恶性竞争,大部份纱厂都大亏其本……

——引自:谢国兴访问,吴修齐先生访问记录③

“南一版”高中《历史》(第1册)在第四章《当代的台湾与世界》第二节“经济的成长与挑战”中,引用了以上口述史料2来记述台湾“从进口替代到出口扩张”的情景。

【口述史料3】

世界少棒赛举行的地点是美国宾州一个小城威廉波特……由于比赛是(1970年)八月二十六日凌晨两点钟,而台湾的电视播到晚上十二点就收播了,为了吸引观众能彻夜收看,所以特别从半夜十二点钟起,安排了娱乐节目,一直播到卫星转播开始。在台湾的情景,仿佛比过农历年除夕夜还热闹,人人都打算熬夜,小孩子也可以不睡觉,很多人家并且准备好了长串的鞭炮和宵夜,处处成了不夜之城,大街小巷已看不到车辆和行人,都准备收看电视开播八年以来的最大盛事。这时候,全台湾的人都连成一条心了……

——引自:盛竹如,荧光幕前:盛竹如回忆录④

“南一版”第一册在第四章《当代的台湾与世界》第四节“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发展”中,引用了以上口述史料3来记述台湾“大众流行文化”中利用“电视”收看世界“少棒赛”的情景。

由此可见,我国新版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借鉴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学者共同编著的历史读本——《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以及中国台湾编写历史教科书的经验和做法,在教科书正文叙述时,引用口述史料记述历史,以增强教科书记述历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实现教科书编写史料引用的多样化。

二、历史教科书文本叙述

如何引用口述史料

当下,我国历史教科书的文本叙述很少引用口述史料,源于史学界对口述史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如口述史的基本概念界定不清、操作原则没有统一标准、评价标准尚未明确、学术规范无所适从,口述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难以甄别,等等。

笔者认为,史学界关于口述史的争论关键在于口述史料的甄别问题。事实上,口述者因年代久远、记忆不清而出现口述的失实,或者因口述者所持有的立场、观点所导致口述的偏颇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国历史教科书的文本叙述中所引用的口述史料,一定是经过“内证”与“外证”甄别后的史料。这种甄别是严格的、审慎的。就口述史料的“内证”而言,就是通过考察口述者在各种不同场合下,对同一历史事件叙述的一致程度,以检验口述史料本身的可靠性;就口述史料的“外证”而言,就是考察口述史料与其他相关史料,如档案、日记、信件、照片等,以及其他口述史料的吻合程度,以检验口述史料的真实性。

(一)引用口述笔录史料编写历史教科书

目前,获取口述史料的主要方式有:口述笔录、口述录音、口述录影等。其中,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所引用的口述史料,应主要采用史学家的口述笔录,如唐德刚撰写的《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等口述史著作,《北京青年报》连载的《安顿实录》等口述史文章。再如,革命回忆录《红旗飘飘》《星火燎原》两套丛书中,相当一部分是口述史料。历史教科书文本叙述选取和引用的口述史著作应坚持两个标准,一是口述史料要有原始音像,即有受访人的声音、形象;二是符合史学的基本原则,如口述史料不能编造,有问题讨论,有理论诠释;口述史料应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等。掌握口述史著作获取的主要路径,如口述历史资料图书馆、口述历史档案馆等。

(二)引用口述音像史料编写历史教科书

未来我国历史教科书不仅仅是纸质版,还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制作和编写电子版历史教科书,口述录音、口述录影等口述史料将发挥其巨大作用。目前,我国一些口述史研究机构和广播电视台(站)制作了许多优秀的口述录音、口述录影等口述史料。口述录音史料中,中国传媒大学与崔永元合作成立崔永元口述史研究中心的磁带库里有3500个80岁以上老人的“口述历史”。口述录影史料中,中央电视台的《大家》《我的抗战》,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历史记忆”等录影史料,采用口述历史、人本叙事方式,从历史亲历者口中寻觅广大观众最关心的历史往事。每个事件皆撼动心灵、凝住每段关键时刻。这些栏目、节目旨在“因事找人,因人找事”,选取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历者见证人,也聚焦重要历史人物、国家政要所亲身经历的事件。其中,2011年4月,崔永元团队制作的《我的抗战》在央视开播。该节目制作历时8年,共采访3500位老人,共集成影像200万分钟,搜集历史照片300余万张。在《我的抗战》中,观众可以看到很多社会各界人士对抗战历史的口述。通过这些不同回忆和诠释,他们有普通士兵、文艺抗战者、情报工作者、修路民工、知识分子,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就是抗战中的一分子,是历史见证者。我国未来编写的电子版历史教科书可从中选取和引用一些口述录音史料、口述录影史料,将其刻录成光盘,随纸质版教科书一同发行。这样,就会使我国的历史教科书在当下“图文并茂”的基础上,更加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成为教师和学生最喜爱的历史课本。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国历史教科书文本叙述在选取和引用口述史料时,要处理好历史公共记忆与个人记忆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坚持口述史料的真实性原则,制定好口述史料选取与引用的具体标准;编入历史教科书的口述史料,应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使其成为教科书文本叙述重要的辅助材料,对教科书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记述进行实证。对此,笔者将另文详述。

【作者简介】陈辉,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学、专门史。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教科书史料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藏起来的教科书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