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大樱桃桑白蚧的发生与防治

2016-12-26 03:46杨光明杨江生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介壳樱桃园大樱桃

杨光明,程 亮,杨江生

(天水市果树研究所,甘肃741002)



甘肃天水大樱桃桑白蚧的发生与防治

杨光明,程 亮,杨江生

(天水市果树研究所,甘肃741002)

桑白蚧又名桃介壳虫、桑盾蚧等,在甘肃天水地区大樱桃园发生率高,繁殖力强,发生数量大。该虫寄主范围广,已知寄主植物大约为55科12个属。近年来,随着各地苗木、接穗的相互引进,导致桑白蚧在天水地区迅速传播与蔓延,已成为大樱桃的重要害虫之一,并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盛果期果园发生更加严重。为此,笔者观察总结了桑白蚧在大樱桃园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现简介如下。

1 为害情况

桑白蚧主要为害大樱桃2~3年生枝,以雌成虫和若虫密集寄生在主干、侧枝上,有时也在叶芽、叶柄处寄生为害,该虫以针状口器刺入植物皮层吸食汁液,被害枝干布满雌成虫的白色圆形介壳和雄成虫羽化后的白色蛹状壳,导致大樱桃树树势衰弱,花芽质量下降,果实品质差,产量低。发生严重时枝干流胶、干枯,树体死亡,果园大量减产或绝收,果农经济损失较大。

2 发生规律

桑白蚧在甘肃天水地区大樱桃园内1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寄生在枝干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大樱桃树树液流动后,雌成虫开始刺吸为害,4月下旬开始产卵,雌成虫产完卵后死亡,卵期10~15天。若虫孵化后逐渐爬出母壳,5~10小时后在枝干上固定为害。雄若虫于6月下旬开始羽化,雄成虫交配后死亡。受精雌成虫虫体逐渐增大,至6月下旬开始产卵,卵期约10天。8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交配后雄成虫死亡,受精雌成虫继续为害至秋末,进入越冬状态。

桑白蚧孵化后,不立即爬出介壳,而是在介壳下停留一段时间(1~3天)。桑白蚧爬行速度慢,且大多沿枝条爬行,靠爬行传播和蔓延的可能性很小。桑白蚧在大樱桃园中以同心圆状态为害,即距离虫源中心较近的植株,首先受到桑白蚧为害,而距离虫源较远的植株,为害时期和程度明显较距离较近植株迟、轻。桑白蚧的蔓延传播主要靠风,因为刚出壳的若虫身体很小而轻便,风稍一吹就可从寄生株传播到未寄生株。如果果园相邻植株有交叉枝条,桑白蚧若虫随着交叉枝条从1株树传到另1株树上,在那里固定下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群落。同时观察发现,若虫迁移为害时先出现在主枝、主干部位,在小枝条上的介壳密度明显小于主枝、主干。

3 防治措施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主要桑白蚧预测预报为指导,综合考虑该虫发生的各种因素,协调应用检疫、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控措施,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3.1 人工防治

在嫁接、接穗采集、苗木建园过程中严格筛选,完成检疫和处理。在大樱桃休眠期及时清理果园,用钢刷刷掉枝干上的越冬雌成虫。利用桑白蚧雌虫性诱剂来诱杀雄虫,防止雌虫受精,从而降低虫口基数。搞好果园卫生,剪除带虫枝条,集中烧毁;加强果园肥水管理。

3.2 化学防治

近年来,桑白蚧在樱桃树上发生严重,果农缺乏选用新型高效杀虫剂的认识,加之喷药时间不当,喷施其他药剂防治桑白蚧收效甚微。从全年情况来看,防治桑白蚧的最有利时间是第1、2代若虫孵化转移期(即5月上旬和7月上旬)、雄虫羽化期(6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羽化集中期)。高氯·马、苦参碱、甲维·毒死蜱对桑白蚧具有较好的防效。5月上旬喷药时因临近果实采收期,药剂可选用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20%高氯·马乳油2000倍液。7月上旬药剂可选用30%甲维·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如喷雾后遇降雨影响防治效果,应进行补喷。喷药时可添加农药增效剂害立平,以提高防效。

3.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桑白蚧天敌主要有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日本方头甲、桑白蚧盗瘿蚊和寄生蜂等。在天水地区5—6月是大樱桃的采摘期,也是天敌大量发生期,在此期间禁止使用杀虫剂,对天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利用天敌来防治桑白蚧,有利于减少人工成本,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

猜你喜欢
介壳樱桃园大樱桃
2021年大樱桃园果蝇的发生与防控
大樱桃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介壳虫防治须重视
大樱桃早期丰产的促花措施
关键词?惜别
贪嘴的鸫鸟
优质大樱桃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大樱桃施肥技术
玉龙油橄榄介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