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6-12-26 12:50徐微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6期
关键词:微文化高职大学生娱乐性

徐微

摘 要:“微文化”是随着微信、微博和多媒体社交网络而兴起的一种快速传播文化,大学生受到“微文化”传播的影响很深远,给部分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的影响。基于此,重点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受到的“微文化”影响以及对策措施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正确的利用和汲取“微文化”的正能量,塑造健康的大学生价值观。

关键词:“微文化”;娱乐性;高职大学生;价值观;浮躁;信息泛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109

0 引言

关于“微文化”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定义,不过其内涵主要是现代互联网多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带来的一系列微小而精致的内容,如人们常用的微信表情、微信群、QQ课堂、微小说、微博14字内容、微关怀、微信红包等,可以说在微博和微信的推动下,“微文化”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腾讯公布的2016年互联网发展报告来看,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购物的重要群体,“微文化”的影响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观念方面已经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加强对大学生“微文化”学习利用的研究,降低“微文化”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鼓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微文化”学习和使用观念,也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1 “微文化”传播特征分析

本文人文“微文化”主要是通过微信、微博以及其他一些同类的社交媒体通过互联网媒介进行传播的思想观念,以文字、符号、图片视频等不同的方式,信息短小,内容意义有趣精致,资源信息快速共享,互助性娱乐性很强,是人们社会交往和生活娱乐的重要精神寄托。从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社交行为以及媒体学方面来看,“微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的特征。

1.1 传播主体分散化、民主化和个体化

在“微文化”时代,任何人都是自媒体,都是自己的代言人,可以通过创作将自己的短文、漫画、小视频、表情图片等,铜鼓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出去,传播的主体更加个体化、分散化和民主化。

1.2 传播内容短小有趣,丰富深刻

“微文化”之所以能够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不外乎其传播内容的娱乐性强、内容短小却信息量较大,意义深刻,使得人么可以在自娱自乐的同时,满足对互联网信息的检索需求。也可以使得个人的精神生活有了更加快捷和畅通的表达和诉诸渠道。

1.3 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社交性、互助性和分享性

“微文化”的传播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交,例如微信群众优质信息的传递,微博中精彩内容的分享和转播,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基于对传播者个人身份的认同,而采取的互助性转播行为,互相交流讨论,基本上是同以兴趣爱好下,产生的分享性信息居多。“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社交习惯方式。在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可以跨越物理空间,超越性别、年龄、职业、身份,随时和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人互动交往。大学生每天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获取信息、与朋友交流,已成为大学生的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

2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

2.1 价值取向多元化

“微文化”的传播,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信息获取渠道,社会各领域、国内外等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行为、道德意识等,都在通过“微文化”的途径,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例如,西方社会的价值观、金钱主义、奢靡享乐主义等,这些不良的简价值观会给正在成长的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使得他们在价值观取向方面,受到困惑,价值取向在更加多元化的同时,也会领域部分甄别能力较差的学生迷失自我。

2.2 价值判断短视化、功利化

以“微文化”为载体媒介的互联网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为了吸引读者,故意弄一些标新立异的标题,或者植入大量的赚钱广告,加之近些年微商的泛滥,导致整个微博、微信所传播的内容都充斥着一种快速赚钱、快速致富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受到鼓动,会变得思维更加短视化和功利化,做什么事都想着要赚钱,而忽略大学生的本职任务,忽略自身知识和素质能力的提升。

2.3 价值选择模糊化

大学生通过微博、微视频、微电影等微载体发布和传播的“微内容”也暗含大学生的价值观,部分大学生无法在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准确筛选有效信息,辨别信息内容的真真假假,尤其是网络上传播的那些带有个人主义思潮或不真实的“微内容”,干扰着大学生们的价值选择,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使大学生自身价值选择模糊化。

3 对策分析

3.1 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理论教育

积极探索“互联网+理论教育”的新方式,打造“指尖上的马哲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新媒体有效融合,搭建读字、读图、影像于一体的立体网络课堂,成为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由自在交流”的时尚交流平台。聚合校园网资源,建立重点新闻网站和校园网、红色旅游资源主题网页、QQ群、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优秀达人评选活动,利用网络微视频、网络互动社区和“朋友圈”、“好友圈”,实现理论资源共享、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理论教育基础。

3.2 加强价值观教育的亲切感

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而这种课程往往内容枯燥,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相差较大。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用大学生感兴趣、喜欢的方式进行价值观教育。例如,可以将严肃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和一些校园生活中的感人事迹结合,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健康价值观的正向引领作用。组织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一些优秀教育影片,用小人物、小故事增近学生们的亲切感。鼓励学生们多参与社会活动,例如通过帮助校园贫困学生、开展创业大赛、公益服务等形势,让学生们学习关爱、自强自立、有责任心等良好的价值观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方式,最终拉近和学生们之间的沟通距离,建立感情。

3.3 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形态,以丰富的教育活动引领大学生

要建好“微阵地”,身处当下“微时代”、“微文化”,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运用好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络论坛、网络QQ群、网络社区。利用这些“微阵地”,有针对性进行思想引导。要培养“微领袖”。鼓励优秀大学生担任各类微博、论坛、虚拟社区的“版主”、“博主”,让他们成为网络媒体的“喉舌”,成为正面信息的“舆论先锋”、流言和虚假信息的“粉碎者”。要开展网络“微活动”。可以组织大学生自拍社会主流价值观微电影,向“粉丝”和大学生宣传文明理念,这种方式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互动式交流,直接将“天上跑的大道理”转化为大学生都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在专题宣讲中培育核心价值观。推动“有理讲理”理论宣传节目和长白山讲坛走进校园、覆盖大学生群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讲,向大学生赠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西式民主怎么了》和《百年潮中国梦》光盘等学习资料。同时利用微信群、微博、自媒体平台等等阵地进行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扩大影响,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道德责任感。通过“国学大讲堂”进校园,用“微文化”形式,将传统文化经典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理想。以典型人物现身说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学生们从榜样身上感受道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从感动到践行。

3.4 新网络生态呵护大学生

要以正能量驱散网络负能量。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扩大主流网站在网络空间的领地,用主流文化稀释网络不良文化。要以“技防”手段防范网络污染。建立网络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建立起网络信息污染的“防火墙”,防止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的网络游戏侵入网络。要以“法防”措施约束网络行为。公安机关要加强对校园网络以及涉及学生通信业务的机构检查力度,净化和过滤虚假不良信息,减少大学生受到电信诈骗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卢尚月.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猜你喜欢
微文化高职大学生娱乐性
中职学生微文化的创作和学生作文个性化语言指导的耦合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受众新闻娱乐性的不同心理类型探析
编排语言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娱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