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返乡维吾尔族农民工创业机遇探讨

2016-12-28 13:06马爱艳蒋志辉
北方经贸 2016年7期

马爱艳,蒋志辉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干部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内地返乡维吾尔族农民工创业机遇探讨

马爱艳,蒋志辉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干部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摘要:当前,创业已成为包括维吾尔族在内各族农民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内地返乡维吾尔农民工紧紧抓住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各项政策、新一轮对口援疆和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等的机遇,积极融入“四化”同步建设的潮流,成为创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词:内地返乡;维吾尔族农民工;创业机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农村家庭增收的主要方式。伴随着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增长了农民工自身的见识、也提高了其劳动素质和收入。[1]维吾尔族农民工通过到内地务工,除了同样有上述收获之外,更在市场意识和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方面受益匪浅。[2]基于内地身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维吾尔族农民工的民族特点和宗教信仰等原因,维吾尔族农民工一般会选择在内地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新疆本地,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民族。那么,这些维吾尔族农民工回到新疆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值得学界认真的思考。依据课题调查和自治区农民工就业处反馈的信息,了解到不少农民工选择了创业的方式。创业已成为包括维吾尔农民工在内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那么,当前在新疆究竟有哪些创业机遇在吸引返乡农民工源源不断加入这个阵营?

机遇,即时遇,通常被理解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也可以体现在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

一、前所未有的全民创业氛围吸引农民工创业

当下,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正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推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这种前所未有的创业热潮无疑也辐射到新疆地区,为鼓励全民创业,各地区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创业的政策。2015年4月,新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把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考核指标,初步构建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促进就业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的主体责任。通过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返乡自主创业,着重解决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是就业工作的三个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着重从资金扶持、职业技能培训、差别化扶持政策等管理返乡维吾尔族农民工就业创业。创业的示范性是最好的宣传,维吾尔族自身是一个模仿性较强的民族,一个典型的创业模范、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对更多的少数民族农民工来说是一个触动和鼓励。据课题组调查,自2014年以来,返乡维吾尔族农民工成功创业的数量大幅度增长。

二、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农民工创业

(一)第二次中央新疆会议的支持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就业是新疆最大的民生问题,而民生牵着民心。要从稳疆、安疆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在新疆的所有企业和投资项目,都要重视吸纳当地劳动力。吸引内地企业向新疆有序转移、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实现集中规范就业,积极发展民族特色手工业,同时鼓励新疆群众到内地就业。中央在政策上给予大力和特殊支持。把教育搞上去,是实现新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基础。要扎实办好义务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帮助新疆各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采取特殊的财政、投资、金融、人才等政策,加大扶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力度,促进南疆加快发展。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要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引导各族群众有序地进城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

从上述会议内容来看,新疆返乡维吾尔族农民工创业问题已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从稳疆、安疆的高度来对待新疆就业问题,要解决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大量的新增企业、还要吸引无论是本地或是内地企业来到新疆,除了优惠政策外,还有就是新一轮的对口援疆政策的落实,尤其是产业援疆。产业援疆,不仅解决部分的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提升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养市场经济意识,为创业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特殊的政策支持,不仅利于改善民生,更是利于实现长治久安。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为返乡维吾尔族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使创业成为一种可能。[3]

(二)更为宽松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完善和落实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家庭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开发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和创业培训、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生产经营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扶持政策,促进农民工创业。在于田县设立的汉语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在墨玉县奎雅乡设立的织毯、织绸、缝纫、刺绣、小刀制作、木器加工、烹饪和餐厅服务员等培训班很受农民的欢迎。这些实际有效的就业、创业政策,促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

在金融支持方面,鼓励多类银行设立网点。中央鼓励多类银行机构在偏远地区设立服务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新疆设立分支机构。除了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中央在新疆地区展开“更有特色”的信贷支持。如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探索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的政策等。服务网点的增多,多种多样的信贷服务,贷款程序的简化与完善,方便维吾尔族农民工贷款、融资。在产业政策方面,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中央提出,要适当放宽在新疆具备资源优势、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有市场需求行业的准入限制。“这可以理解为实施有差别的产业政策”,如水泥、钢铁、电力、煤化工、多晶硅等面临产能过剩压力的产业,如果在和田地区具备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准入将被放宽。在投资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发展。中央的投资额继续向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倾斜。“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维吾尔族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缓解。

三、新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进一步凸显,有利于农民工创业

(一)作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二、三产业发展迅速

创业不仅仅需要一种良好的创业氛围与一系列的创业优惠政策,还需要相应的产业机遇。基于新疆自身产业的相对落后,三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大,二产内部又以重工业为主,这种产业结构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农民工创业。原因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所需资金量大,自身产业链条比较完整,所需要的配套创业支持农民工基本无法满足,因此一直以来,维吾尔族农民工创业数量较少。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在国家重点扶持、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全国十九省市对口援疆的大背景下,新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的大好形势。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援疆的有效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优先位置,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据统计,2012年,东部省区落户我区的产业项目1129个,总投资6201.62亿元,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新疆,投资领域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汽车、煤炭开发利用(煤电、煤制气)、矿产资源开发、物流等。这种前所未有的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既解决了部分富余维吾尔族农民工就业问题,又使部分返乡维吾尔族农民工看到了创业的商机。住疆企业吸纳不少少数民族工人,提升了他们的职业技能,为后续创业提供某种可能性。住疆企业需要如餐饮、零售等配套设施,这为返乡维吾尔族农民工创业提供了机遇,据调查,部分维吾尔族农民工创业就是在厂区周边开办饭店、商店等满足企业需求,某些返乡农民工大力发展畜牧业,为企业食堂提供肉类制品等。

(二)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与阿拉山口保税区的设立等

为支持新疆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中央政府批准喀什、霍尔果斯两地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享受与深圳等地一样的特殊优惠条件。一方面促进了城市本身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才入住,为创业提供了更优越的环境。另外,“一带一路”的实施,新疆作为重要的核心区,在国际物流、金融等方面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新疆这一系列的变化将影响到新疆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从而也影响到农民工的创业,维吾尔族返乡农民工将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创业活动,参与这一重大的变化。

四、“四化”建设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的机遇

最近几年,自治区提出要加快“四化”建设,即要大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事实上,新疆的服务业水平一直不高,城镇化建设水平较落后,但是正是这种落后的服务业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这为维吾尔族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现实的要求。要求主要集中在工商业和零售业等方面,维吾尔族返乡农民工有天然的优势,凭借民族手工艺、餐饮等成功创业的几率是很高的。同样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大量的配套支持性产业的存在,这给在新疆最具有市场意识和职业技能的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好的机遇。

总之,随着新疆这些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整个社会充满了机会,随着越来越多充满现代文明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维吾尔族农民工返乡,他们将可能成为维吾尔族中最有可能抓住这个机遇的群体。[4]作为政府而言,如何做好创业服务、如何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政策等也将决定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张秀娥.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3).

[2]钟王黎,郭红东.农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蒋志辉,等.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探讨[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2(4).

[4]蒋志辉.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与对策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4(1).

[责任编辑:杨秀华]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7-0027-02

收稿日期:2016-05-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XJJCZH0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RX003)

作者简介:马爱艳(1978-),女,新疆石河子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劳动力转移;通讯作者:蒋志辉(1978-),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