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倒逼产业升级转型探析

2016-12-28 13:36袁嘉诚
当代经济 2016年19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环境保护

袁嘉诚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环境保护倒逼产业升级转型探析

袁嘉诚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本文结合实际产业情况来分析产业及其结构的转型,分析国家环境保护、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政策下,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优势,指出倒逼机制当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可以修缮的细节,并提出建议。

环境保护;倒逼机制;产业升级;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的定义与现状分析

三次产业分类法被首次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活动被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为三个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其生产物取自于自然,一般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则是对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进行加工,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电力、水及煤气的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通常被解释为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如仓储和邮政业、旅游业、信息传输、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餐饮为代表的服务业、批发零售、公共设施、金融地产、科教文卫等等。

产业结构,即是“各个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必然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比例关系”。其中,“技术经济联系”从质的角度规定了各个产业之间的组合关系,产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其规范组合;“比例关系”则从量的方面折射出当前产业在完整的产业结构系统中的地位,是各个产业经济活动的外在体现。两方面分析,以静态的观点可以发现,三次产业间的联系表现为某一时点三次产业各自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及相互的比例关系。而动态则表现为,经济发展和时间推移折射出三次产业在上述所讲的比重以及比例关系的变化和其趋势,这就是三次产业间联系的着重表现。

要考虑当前产业结构的现状才能给产业转型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产业结构转型最初的明显特征为,第一产业所占总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出现上升的势头。在资源分配国家政策辅助和宏观调控的引导下,产业结构的转型又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开始出现二次下降的情况,而下降程度略有不同,第三产业在人民需求和国家政策下比重进一步提升。但如今仍然表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两个产业的比重较高于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如今以经济推动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其实是以经济拉动的手段,重新分配多余资源,以经济发展的手段倾斜资源,达到资源发展的平衡,产业结构健康的目的。可以看到的是经济增长手段可以带动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现阶段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长带动手段的倾向无疑也是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而产业升级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产业比重的动静态转型;另一方面是产业内部素质与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由于时代特点,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增长的诉求点,简单来说,在工业化初期,满足了人民对于产品的需求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经济增长的目的,而在全球性经济转型的今天,产业效率的提升,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就成了衡量新的产业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准。

二、倒逼制度的优势

虽然我们看到了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但是依靠经济增长拉动产业升级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就有点唯GDP论的嫌疑。产业升级仅仅是为了将资源优势分配加以利用,目光短浅地追求经济发展的最大化,无疑是让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优势缩水。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经济发展有着强烈需求的时候,中国政府为何又欲放缓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中国增长放缓的问题,习近平表示,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经济长远发展的主要障碍自然是环境问题。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各地环境问题频发,《2015年中国的环境状况和政府措施》指出治霾污染、治理水污染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环境保护“三大战役”的“土十条”、“水十条”和“大气十条”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何时,想要长远健康的经济发展,就不能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包括使产业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这个可持续发展性也正是产业发展和坏境保护的双双抗衡。

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着力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来确保实现资源、社会、经济三者共同和谐稳定发展。基于此,国家更是早就有提出“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的发展口号,而响应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以环境保护着手来倒逼产业升级能解决当前亟待解决的转型问题。以河北省产业升级为例,2003—2004年的产业转型着力于实现经济发展,却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而将环境治理列入攻坚战是河北省八届五中全会的中心思想之一,以产业增值增量为目标,通过节能减排政策以及环境审批制度的确立,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其实就现阶段来看,以环境保护倒逼的优点也极为明显。

1、环境保护机制有利于落后产业的淘汰

产能的落后就意味着生产设备的落后、生产技术的落后和管理方法的落后等。在中国现阶段,落后产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的污染物排放超标拖累着中国环境保护的步伐。以经济手段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强行以环境保护倒逼,必然驱使产能落后的企业改造、节能减排、优化企业产能。环境倒逼加速了对落后产能的淘汰,淘汰了落后产能更能加速环境的保护,是一个有利的良性循环。

2、环境保护机制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可观的刺激性作用

新兴行业包括了七个产业,分别是和环境保护相关性较强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还有与环境保护关系较弱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这七个产业。环境保护无疑是符合这七大产业的无污染和少污染的宗旨的,为其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符合经济长远发展的需求。环境倒逼能有效调动起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激活其发展潜力,极其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与新兴产业相辅相成,实现了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梦想,为中国将来的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新兴产业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相辅相生

很显然,今天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着眼于利益,而是秉承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落实环境保护规则,满足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环境保护不以利益为最终目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完全是附加的,这样看来环境保护无疑是一个双赢的政策。环境倒逼机制间接成为了升级产业生产方式的重头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升级,其实是以国家强制力的保护环境的政策迫使企业自己“动起来”,更直接地达到发展可持续产业的目的。无论何时,环境保护倒逼机制都以环境作为第一要义的战略,相较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较低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也防止了重发展而带来的环境不可逆的破坏。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眼前的利益固然美好,但昙花一现的飞速发展永远不如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可靠。秉持负责任的态度,长远地去看待产业升级,才能让产业升级的道路更加稳定,激活产业发展的活力。环境作为产业的土壤,在环境倒逼的方式下,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资源稳定且持续。由于环境保护倒逼是以环境作为侧重点,因此在环境与经济发生冲突时,势必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善用环境保护政策,让倒逼机制最大化得以体现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将发展经济的精力向保护环境偏移,也会对产业的发展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产业在没有强制力的情况下更愿意追求的是眼前的利益,因此倒逼机制的效果在执行时会有折扣,如何让环境保护深入企业,需要政策的强制力和政府监察力度的高度配合。

目前,产业间的二次产业占比过大,三次产业的比例不尽合理,环境保护倒逼的效率明显不能满足当前的巨大需求。经济增长的本质是需要不断满足供需的平衡,时至2014年,第一、第二产业中出现九大供给过剩的行业,反观居民对第三产业的服务性需求却以年均11.04%的速度增长。所以经济增长的需求难以在这个供给不平衡的情况下得以保证。在环境保护的同时,经济改革需要减少一些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过剩的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向着更广大的市场和空间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投入,以经济改革辅助环境倒逼,将使环境倒逼的优势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同时弥补环境倒逼的效率不足的问题。

当前,已经发展稳定甚至疲乏的产业内部急需寻求新的优势,如何推动产业内部提质增效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一个挡路石。环境保护固然能给新兴产业加以刺激,但是对于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企业,环境保护倒逼的本质还在于以环境保护政策对原有产业的强制的规范力度,然而却不能保证激活它的发展动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以怎样的制度与政策配合环境倒逼,是产业升级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倒逼作用于环境整改,出台相应的辅助政策作用于产业内部,双管齐下的方案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

诚然,当前的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产业升级又与环境整改密不可分,所以环境倒逼并不是像很多人想得那样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策,相反,环境保护倒逼能更全面地对产业升级提供强有效的辅助,不仅减少现有资源的消耗速度,还防止在只顾发展不顾环境的情况下,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符合真正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后,还是借用习总书记的G20新主张,我们不妨放缓经济发展的速度,来重视对于我们生存发展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使发展真正可以长远稳定。

[1]吴美平: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及演进方向[J].商场现代化,2009(23).

[2]岳海辉:环境倒逼机制推动河南省产业升级转型[J].中国经贸导刊,2014(2).

[3]郑晓: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2012.

[4]钟茂初、李梦洁、杜威剑:环境规制能否倒逼产业结构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8).

[5]陆菁:国际环境规制与倒逼型产业技术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7(7).

(责任编辑:刘冰冰)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