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2016-12-28 13:58刘小源罗文宝
当代经济 2016年16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决策公众

刘小源,罗文宝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重庆 408000)

浅谈新媒体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刘小源,罗文宝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重庆408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以移动终端设备为主流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引发了一场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特别是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背景下,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途径和对行政决策的影响程度,从“耳濡目染”向“手指文化”转变,使公众参政、议政、问政的地点从“四处奔走”向“在家成事”转变,使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途径和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力不断凸显出来,利用新媒体提供的技术条件参政、议政、问政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如此,政府对行政决策的影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应用使得政府的行政决策更民主、更科学、更低成本。

新媒体;行政决策;公众参与;行政决策

一、新媒体的含义及特征

1、新媒体的含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是随之而来的数字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已经频繁地出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的应用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内政外交,都需要用到新媒体的信息技术。通俗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离不开新媒体,如果没有新媒体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将会后退一大步。新媒体的兴起要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来奇和埃克特在1946年2月成功研制的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说起。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宽泛的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图书、杂志、广播等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传统媒体,是一种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总而言之,新媒体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从而以手机、电视、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向受众提供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和娱乐服务。

2、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的应用可以得到社会广大受众的支持,依赖于它特有的特征:一是新媒体的集成性和共享性。新媒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应用技术,能把多种信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频等多种信息,实现了一体化,更有利于受众的使用。同时,新媒体通过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联系成了一个整体,每个受众都可以在新媒体设备上搜索到那些自己所需要的、已经被集成在一起的、进行过综合处理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资源共享。二是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平等性。交互性是指受众与受众、受众与媒体、媒体与媒体之间的交互,是受众与媒体之间的沟通能力。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者的身份已不再是报社、组织或机构,而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和接收者。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交流,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搜索、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喜好的娱乐节目,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三是新媒体的全时性和迅捷性。通过新媒体技术,信息可以随时进行发布,它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传播和接收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新媒体的迅捷性在于能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送达到各个地区的每一个受众。四是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新媒体应用技术为人们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的身份信息都可以随意填写,谁也不知道网络的另一边是谁,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发表的观点,事情深层次的一面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

二、新媒体对公众政治参与的利弊分析

1、新媒体对公众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

(1)新媒体节约了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成本。新媒体的平等性和信息来源的广泛性,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给公众进行政治参与,政府在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对新媒体的应用,提高了广大公众的政治参与度,使行政决策广泛集中民意、符合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新媒体利用互联网连成了一个整体,受众与受众之间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以往点对面是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报社、组织、机构等是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一般途径,而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方式变为了点对点的传播,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都可以接收到别人发布的信息。通过新媒体的平等性和信息来源的广泛性,每一个公众都可以利用新媒体不受任何限制地了解到各种有关于国家、政府的政治事务,并发表自己对行政决策的反馈建议,不必再像以往一样如无头苍蝇般“四处奔走”,苦恼政治参与“无路可走”。新媒体让公众的政治参与行政决策的渠道得到了丰富,为公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渠道,使公众能直接参与到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广泛地集中了公众对行政决策的反馈意见,有利于行政决策更加反映、符合、体现民意,使得决策更具有民主性。

(2)新媒体节约了公众政治参与的时间成本。新媒体的全时性和传播速度的迅捷性,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公众的政治参与从以前的“四处奔走”、“漫无目的的等待”转变成为现在的“手指文化”,公众只需要在空余时间动动手指,就可以参与到行政决策过程中,自己对于行政决策的反馈意见也可得以公布。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非线性的传播,新媒体所具有的信息存量的丰富性,使得无限的信息得到发布和存储,当用户需要这些信息的时候,只要在“检索”栏输入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对这些信息进行检索,新媒体非线性传播与传统媒体线性传播相比,为公众信息查找大大地节省了时间。通过新媒体的全时性、传播速度的迅捷性以及信息检索的便捷性,可以使公众打破时间的限制,在短时间之内进行政治参与,避免了许多公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不必要的奔走和等待,节约了公众的时间,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有利于行政决策广泛集中民意,使得决策具有民主性。

(3)新媒体节约了公众政治参与的经济成本。新媒体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已经在公众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它会逐渐替代以往的传统,公众将习惯使用新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交流。通过新媒体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政治参与,不用花费大量的金钱,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现在,公众进行政治参与,只需要较低的网络费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政治参与的经济成本,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有利于行政决策广泛集中民意,使得决策具有民主性。

(4)新媒体节约了公众政治参与的行动成本。新媒体传播速度的迅捷性,使信息快速、有效的传播,不仅如此,信息的制作发布简单方便,在新媒体背景下,当有突发性事件和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整件事的背景、过程、人们的意见都会送达到世界各个地区的接收者。而传统媒体在信息的制作发布上都需要时间,可能当人们知道事情的时候,事情已经“尘埃落地”了。例如北京发生了重大的突发事件,靠传统媒体的传播,当公众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公众想要参与其中,从所在地赶往北京,又需要很多的时间,从而使得公众的政治参与受到了行动上的限制。不同的是,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迅捷,使得公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信息,并发布自己的意见,公众可以在所在地及时参与到行政决策的过程中,节约了公众在政治参与中的行动成本。只有公众及时地参与行政决策,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性,提高行政决策的可实施性。

2、新媒体对公众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信息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降低了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质量。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高,会给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新媒体的平等性和信息来源的广泛性,打破了信息只能由报社、机构来发布的局面,使得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地位不同,会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造成了发布的信息与客观事实真实程度不同,甚至有些信息是完全虚假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及传统媒体。而这些真实性和权威性不高甚至完全虚假的信息,就会影响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质量,导致行政决策的错误。

(2)新媒体信息接收形式的局限,降低了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积极性。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快速,内容丰富,但是它的接收形式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传播速度虽然慢,但是公众选择看报纸、听广播等多种形式来接收信息,却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公众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时,需要对新媒体设备进行使用,而这些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需要近距离地盯着手机、电脑的屏幕,还需要亲自动手操作,长时间盯着屏幕会造成眼睛的疲劳,导致视力的下降。不仅如此,新媒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辐射,危害身体的健康。同时,现在老一辈人的思想还跟不上这些高端设备发展的速度,制约了老一辈人的使用能力,甚至对这些高端设备产生排斥,以至于降低了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积极性。

三、新媒体对政府行政决策利弊分析

1、新媒体助推政府高效行政决策

(1)新媒体对政府行政决策提供了公众平台。新媒体不仅给公众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渠道,也为政府行政决策提供了新的渠道——公众平台。政府进行一对多的行为活动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得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得到有效节约。以往政府要让公众知道与行政决策有关的信息,需要政府去走访、去宣传,在公众进行意见反馈时,政府还要花费人力、物力,进行意见听取、邮件收发,大大降低了政府行政决策的进程。通过新媒体公众平台,政府的决策信息可以毫无保留地公布,对公众的反馈意见也可以统一查阅和回复。这样,政府的行政决策活动完全置于公开的公众监督之下,有利于行政决策信息的全方位开放,透明度高,可以防止政府制定出错误的决策。

(2)新媒体的信息收集迅捷性和完备性,使政府行政决策具有科学性。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也就是信息时代,信息收集是否完备,是政府制定行政决策的基础,它决定着政府行政决策是否具有科学性。在传统媒体背景下,政府收集公众信息需要通过无数次的走访、信件接收,收集速度不仅慢,而且还不完备。通过新媒体的信息收集迅捷性和完备性,政府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广泛收集来自各个地区的公众反馈意见,使政府行政决策具有科学性。

2、新媒体对政府行政决策的不利因素分析

新媒体可以助推政府高效行政决策,但对政府行政决策也会有不利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政府的舆论引导难度加大。政府缺乏公信力通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从而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就会失去可靠依据。传统媒体信息的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在于政府,也就是说在传统媒体下,拿话筒说话的只有政府,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发布的有关于行政决策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公众依据政府所发布的信息参与行政决策,使得决策具有可行性。然而新媒体的应用,使得信息多元化和舆论复杂化,政府不再是舆论引导的主体,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引导的主体,一旦出现错误,有些带有情绪的公众就会引导舆论,造成舆论一边倒的现象。这样,政府发布的信息就会缺失公信力,使得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失去可靠依据,造成行政决策的失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应用契合了时代的潮流,也成为了公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形成了一种更有效、更便捷的传播渠道,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形式得到了丰富。但是,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自身就存在着不足之处,要使新媒体对行政决策发挥更好的影响,需要政府不断制定和完善与新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的网络自律意识。同时,政府还要做好相关工作,把与行政决策有关的信息进行公开,保证行政决策活动过程的公开、透明。只有这样,公众才能正确利用新媒体来完成政治参与,政府才能正确利用新媒体制定行政决策,当两者能够合二为一时,行政决策才能民主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1]朱从旭、田琪: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郭小聪:行政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黄强: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引导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4]吕同申:新媒体时代内容营销的优势及发展方向[J].新闻世界,2014(7).

[5]胡泳: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外交[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9).

[6]陈炳水: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J].社会科学,2005(2).

[7]姜裕富: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研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6).

(责任编辑:胡冬梅)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决策公众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