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2016-12-28 23:03张福贞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阅读理解小学语文

张福贞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不仅仅靠我们的“教得”,还主要靠小学生“学得”“习得”。针对“听说读写”教学,我们常常是反复地讲,可许多学生仍然是阅读不解其意,作文不得技巧。一些问题,虽然知道了答案,但还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自然学科追求的多是“标准”,而我们小学语文追求的是“ 趣味”。因此,要想使小学生真正获得语文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教学和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培养能力;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让许多学生头痛,他们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并保证顺利实施。我们还要及时总结经验,让小学生汇总成简单的阅读材料,并加工成他们自己的知识。小学生一时的兴趣激发起来并不困难,但是要使兴趣常有,却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让小学生深入阅读其中,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小学生学会自己主动阅读。因此在我们小学语文阅读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高效地阅读活动,并长期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质的的进步,同时也会促进作文的提高。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的阅读能力,将为他们一生中不断学习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做好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我们在课堂中的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小学生以教科书为主、课外资料为辅、有效地教会小学生阅读的技巧,学会如何去读书,掌握阅读的技巧。这种基本功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构成了我们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现结合本人亲身教学经验,谈谈培养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一、积极课前预习,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是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前预习中我们要给小学生预习提示,使他们的预习有目标、有指导,使预习有成效。这就是我们教学中的“指引”,小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理解自己的不足。对于不会的生字词就可以在预习时利用字典进行查找,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自身素质,同时也加深了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时间长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会事半功倍。同时,小学生也能在课堂内将文本的中心抓住,领悟到全文的中心。对于自主学习的培养,我们在阅读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利用多种实用的方法教给小学生学习的技巧,提高自我阅读的本领,把精力放在阅读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使小学生学会阅读,高效阅读,能够积累丰富的阅读体验。

二、努力抓住重点,培养小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

我们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华,实现由浅到深的转化。我们可以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就像计时用的沙漏漏沙一样,注进多少,就会漏出多少,到最后一点收获也没有;第二类好比海绵,把所有东西都能吸收,但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和原先一样,有的还会更脏一些;第三类好比做豆腐的布袋,豆浆都滤走了,剩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好比挖掘宝藏的工人,把矿渣弃掉,只要珍贵的宝石。这个比喻的意思就是说,小学生阅读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阅读时我们要实现由浅而深,由繁到精的转化。努力抓住重点,培养小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

三、深化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中的质疑恰恰是小学生求知欲的体现,也是我们教学的“扶”,没有质疑就没有我们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质疑是一切学习的基点。其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小学生自身能力,以质疑的形式理解文本,这样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小学生对文本中心的把握,使小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能够准确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只有充分表达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与此同时又能使小学生更流利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我们要有科学的教学观,在阅读教学中让小学生从课内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亲自动手、动脑,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我理解能力。例如:我们在阅读《蓝色的树叶》一文时,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前,我预设了这样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在课下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矛盾吗?”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发生过”,于是我就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这样的课文,是关于发生在小朋友之间的不愉快的故事,他们这样做对吗?”,接着,小学生个个注意力集中,都想尽快找出其中的缘由,带着问题读课文,学习的效果非常好。这样有效培养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课后及时复习,提高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温故而知新”,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课后复习的重要性,语文课后的温习是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课前、课堂、课后三位一体的阅读,才能真正对课文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和认知,了解小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知道他们在学习阅读中记忆难点,通过课后复习能够有效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记忆能力,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心应手,寻找出阅读教学的一条捷径。

五、提倡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课外阅读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对我们在教学中是否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是提高小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利于小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还有利于小学生双基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学会泛读和精读。泛读就是广泛快速地阅读,目的是对书的概要作一般了解,以发现其中精华内容和所需的知识。泛读就是粗泛地阅读,在较短地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为精读做准备。精读就是精细地阅读,要“慢慢细心地读”,要多思考,精读书籍,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中重要内容达到深层次理解;二记,就是要牢记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有效运用这些理解的知识;四熟,就是能够熟练地提取书中学到的知识,并且有效表达出来和加以运用。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但只要我们能够积极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加以阅读技巧的指导,让小学生掌握一种实用、高效地阅读方法,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会有一个重大突破。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阅读理解小学语文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