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2016-12-29 02:26张蔚宇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低碳经济转变

张蔚宇/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浅析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张蔚宇/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新时代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经济要想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经济发展模式的科学化转变,也要充分践行低碳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助推作用。只有保证良性生态的经济结构转变,才能有效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体的健康养成。本文对于低碳经济的基础化模型建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强化阐释了中国经济模式在低碳经济促进下良性转变的策略,旨在提升全行业进行经济改良模式的优化。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建立过程中,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粗放型的建立结构,尤其是近几年来PM2.5的严重超标导致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的推进越来越难,人们开始集中思考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环境的约束力要真正的发挥效用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要保证节能减排的理念提升,在实践中结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转变。

一、低碳经济模型的内涵

近几年来,低碳经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人们对于生态维护的意识和行为越来越重视,不仅是对整体社会进步的绿色发展要求,也是对整体社会资源的良性优化和配置。对于低碳经济来说,整体经济发展模式中,要通过基本的技术和理论对温室气体进行优化控制,保证社会内整体的文明发展和能源的优化利用,并且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实现能源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也要呈现绿色可持续的建构模式。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理论化的分析,经济模式要实现经济行为和生态结构的和谐共生。因此,低碳经济是集中发展的理论模式,是生态经济的协调共赢。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在实际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相应的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只有保证相应的社会团体以及相关部门进行经济模式的整合和调整,才能有效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1]。

另外,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理论的升华,是在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安全利用的综合考量中实现的,低碳经济是对基本的经济结构进行绿色的提升,真正实现高碳经济的优化转型,形成低碳的生态化发展建构,是对整体社会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对工业结构和产业发挥形成优化的助力。在低碳经济模型建立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主要的助推项目,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和优化。

二、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型的建立

低碳经济是综合性的经济模式,其中不仅包括对于消耗的要求,也需要对基本的污染和排放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要求各方面的要素都在规定的范围内,相关人员要建立比较符合绿色发展的能源组成结构,并且集中力度进行能耗的降低以及污染物的低量排放。而且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就在于对于基础能源技术的革新以及改良,从而保证基本的经济管理制度也进行优化的升级。虽然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只要是涉及到相应的能源问题,就会存在比较大的社会争议,但是只有建立健全适宜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经济模式才能有效助力中国经济的整体转型[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产业结构的基础建立,不仅要求相应的部门进行经济的动态调整,也需要对于基础的产值指标进行细致化的数据总结和统计,保证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在生态环境接受范围内的。另外,对于相关企业的经济管理要充分考量低碳经济的相应参数,保证经济模式越接近于低碳越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对于基本的经济行为以及成本的转移都存在相应的优化问题,要求相应的经济发展企业进行自身经济结构的反省,保证整体经济模式是在基本的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内的[3]。

三、经济相应促进过程中的策略分析

只有保证低碳经济对于经济转型的优化促进,才能从本质上保证相应经济产生良性的发展。其中主要是对于基本的经济贸易行为进行低碳的约束,不仅需要相应的企业自身提升低碳环保的意识,也要利用相应的法规制度进行监管和控制。

首先是对于贸易结构的优化转型。随着经济发展的增速,中国的经济增长体产生了相应的国际贸易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由于项目的高频和复杂性,对于生态环境的基础看管力度有所下降,这就警示相应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提升整体贸易行为的监管,建立实时的项目分析报告。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综合的特点就在于基本的密集度,无论是人员的密集还是资源的密集,都需要进行优化的配置才能保证对整体的社会发展进行优化的推动。在推行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要渗透到所有的相应交易和服务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经济转型的助力,实现整体经济的绿色发展。

其次是对于贸易方式的转型。传统的高碳经济中,由于社会资源的高频利用,导致产生过于硬性的贸易模式,在贸易交流中产生的资源浪费也非常巨大,相应的企事业单位有时甚至为了追寻更高的经济利益而忽略相应的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的产生无论是从行为上还是从意识上都建立起了一种优化的发展贸易方式,任何经济交易体在经济发展中都要对环境进行优化的维护,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形成了强大的环保拉动力,也形成了优质的监督体系。

最后是保证了经济转型的基本资源维护。地球的不可循环资源是固定的,对于资源的维护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我国要想进行相应的经济结构转型,就要保证对于基础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化使用,而且绿色发展模式能进一步助力整体经济走的更加长远[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坚定的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进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维护好相应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只有坚守科学发展观理念,强化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从行为上进行低碳环保的助推,才能真正成为有实力的绿色经济发展强国。

参考文献:

[1]吴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10):263-265,270.

[2]李英,陈向华.企业发展价值取向对林产工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大小兴安岭林区为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04):140-143.

[3]查建平.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11):63-73.

[4]刘荣娟,赵道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01):8-14.

[4]凤翔.对当前税收改革热点问题的深度解读和理论分析——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J].理论视野,2011,(03):52—56.

[5]陈文静.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09):45—48.

猜你喜欢
低碳经济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
为湖南低碳经济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