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非对称降息及其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2016-12-29 07:42杨进之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46期
关键词:非对称降息小微

◎杨进之

央行非对称降息及其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杨进之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央行的非对称降息情况,总结了非对称降息的原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定储蓄、活化市场。然而,就非对称降息的影响而言,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潜力股,在非对称降息中不但难以获得好处,还致使融资难问题难以缓解甚至加重。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一系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已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并重新步入稳定增长轨迹。然而,世界经济“大调整”与“大过渡”的时代背景与中国阶段性因素的叠加使得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现象,“经济下行”的隐患与压力仍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央行降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货币政策,能有效稳定市场并提高市场活力,而央行非对称降息则更是这其中的一支“强心剂”。

央行非对称降息情况简述及原因◎

央行非对称降息情况简述。一般而言,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同步下降称为对称降息,如果非同步则称为非对称降息。降息本身是一种货币政策,而非对称降息则属于降息当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由于2016年国家并没有施行降息手段,本文就2008年至2015年央行降息情况进行分析。

2008~2015年的8年时间里央行共进行了12次降息,在这12次降息中有3次为非对称降息,时间分别是2008年9月15日、2012年7月6日和2014年11月22日。这3次降息的方式均采用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幅度低于同期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幅度的形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9月15日的这次降息,它仅仅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而存款方面则未作改变。此次降息是国家在经济危机后首次使用非对称降息政策,且调整幅度大,给之后的数次降息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我们可以将这次降息作为国家施行非对称降息的开端与尝试。

央行非对称降息的原因。我国目前经济状况是市场上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等问题困扰着经济发展。因此,央行在此现实基础上采用非对称降息,主要是出于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定储蓄、增加消费需求保证稳定增长、活化市场的考虑。非对称降息可以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此外,非对称降息实际上也是稳定储蓄的一种手段,存款利率降幅较小可避免存款大幅度减少,降低资金供应短缺的风险。最后,活化市场的现实需求也是非对称降息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非对称降息有助于刺激投资,扩大内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以2014年非对称降息为例来讨论非对称降息原因。

从背景上着手,可具体分为国际与国内。从国际背景出发,2014年10月29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退出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这意味着在美联储退出此货币政策后,美元指数将有长期上升的趋势。在此趋势下,非对称降息便可通过促进人们贷款,使真正的资金进入市场以扭转这种局面。 从国内背景出发,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已经较大,市场供求关系开始不平衡,房地产投资、制造业领域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实体类企业融资成本普遍较高(大企业在8%以上,中小企业在10%以上),企业投资回报率又在逐年下降(至2012年仅为2.7%),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甚至出现~1%的负增长率。

然而,这种积极的货币政策却并未带动小微企业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这显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想要探究清楚原因,需先从小微企业本身入手。

央行非对称降息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

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简述。小微企业的概念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是对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这些企业具备的特点有:财务能力弱、经营持续性差、偿债能力弱(信用度低),这些特点使得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融资环节上困难重重,我们可以对这些特点具体分析。

财务能力弱。小微企业多由个人或家庭创办,使得这些企业的资金不如大中企业的量大而集中度高,无法在需要的时候支持自身发展。此外,小微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普遍较弱,这种情况下企业施加于财务可控资源的作用力也不高,常常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经营持续性差。大多数小微企业只注重传统产业的经营,创新能力不够,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导致企业缺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能够持续发展,小微企业重视短期收益,在发展方面缺少战略目标。以上因素使得小微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寸步难行,只有少数克服上述缺点的小微企业才有存活机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偿债能力弱。这一特性往往受上述两点影响,在小微企业财务能力弱的情况下,往往不能对当前贷款进行有效偿还;由于经营持续性差,许多企业更是夭折在发展途中,对银行收债形成不小阻碍。这是小微企业信用度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应着眼于其存活率而非其创设率,因为只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才能切实带动我国经济不断迈步。我国对小微企业一直持支持鼓励态度,并且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减轻负担、铺平道路,因而小微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创立加入到市场大环境中。小微企业在数量上远远大于大中企业,但其存活率却远小于后者,差值达25.8%。

考虑到上述小微企业所具有的特点,这种高创设率与低存活率的背离现象是不正常的,而“融资难”正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对称降息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非对称降息通常令贷款利率调整幅度高于存款利率调整幅度,使得大量贷款流入市场,同时也保证了储蓄稳定,这对于市场而言利好,但对于小微企业融资而言却存在不利影响。

就利益最大化而言,银行属于金融机构,满足社会服务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自身的发展,在央行出台非对称降息政策以后,人们将更多地贷款,更少地存款,使得银行可供资金减少,同时降息导致的贷款收息下降,明显高于存款成本的下降,大大压缩银行传统存贷业务的盈利空间,其利差大大缩小。因此银行可能出现惜贷情绪,并减少贷款的投放,贷款融资需求上升的同时贷款融资供给又有一定减少,这样会直接增加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可能性。

就利益稳定化而言,银行更多地考虑风险控制。面对同一笔贷款申请,银行为了自身利益考虑,将会更偏向于选择财务能力强、经营持续性好、信用度更高的大中企业放出贷款,因为这让银行烂账的风险大大降低,尤其是在非对称降息施行后,更低的烂账坏账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能是银行放贷时所考虑的首要要素。

同时基于前文对国际国内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出伴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多数企业的业绩下滑,银行的惜贷、收贷、压贷等行为并不会因为利率的降低而做较大调整,以2014年非对称降息为例,对于多数已被银行列入黑名单的小微企业来说,想从本次(2014)央行降息中获利从而发展自身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银行出现一定“惜贷”情绪后,小微企业在融资贷款时可能会被要求采取抵押担保方式以取得贷款,同时贷款手续高昂,或是单方面取得利率较高的贷款(银行对信用度低的客户会在允许范围内上浮贷款利率)……这些不利因素都会令小微企业融资雪上加霜,发展道路阻碍重重。

央行非对称降息,其目的是为了使贷款资金注入并活化市场,但其结果却导致小微企业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窘境。为了破解伴随非对称降息出现的困境,实现自身发展,小微企业管理者应重视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学会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合理利用手头可控资源,并且要有可行的战略目标与计划,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财务能力与经营持续性,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稳定发展。同时也应努力提高企业信用度,从而在贷款过程中处于优先有利地位,使得融资问题不再阻碍企业发展,在非对称降息中获得更多利益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加速向大中企业的转型,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中流砥柱。

(作者单位: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非对称降息小微
美联储宣布今年年内第三次降息
美联储降息与全球降息潮为何再现
美联储降息会结束美元上涨周期吗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6月汇市
非对称Orlicz差体
小微企业借款人
点数不超过20的旗传递非对称2-设计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非对称负载下矩阵变换器改进型PI重复控制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