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改变对鼻内镜手术治疗CRS效果的影响

2016-12-29 11:44简洁君伍启刚
西南国防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形态学鼻窦炎骨质

简洁君,伍启刚,李 妮

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改变对鼻内镜手术治疗CRS效果的影响

简洁君,伍启刚,李 妮

目的探讨筛窦骨质病理学形态改变对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CRS患者87例,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不同Biedlingmaier分级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按病理形态统计,分级为Ⅲ级患者数量最多为28例(32.18%),依次为Ⅳ级24例(27.59%)、Ⅱ级20例(22.99%)、Ⅰ级15例(17.24%);病理分级越高的患者手术疗效越差 (P<0.05),但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CRS患者存在一定的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改变,Biedlingmaier分级越高,则鼻内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越差。应尽早地对CRS进行诊断和治疗,防止筛窦病理形态学的持续改变影响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

慢性鼻-鼻窦炎;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鼻内镜手术;疗效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即发生在鼻腔、鼻窦黏膜等部位的慢性炎性反应,主要是由于急性鼻炎/鼻窦炎治疗方式不当或者治疗不彻底引起的慢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为鼻塞、头痛等,严重者还会出现面部肿胀、疼痛等[1]。该病的特点是病程持续时间长、易反复、药物治疗效果差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理念的深入和鼻内镜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RS患者的筛窦骨质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为了研究该变化是否对手术疗效产生影响,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是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CRS患者,共计87例,男性和女性比例为50∶37,年龄20~53(36.4±1.4)岁,病程2~7(3.6±1.0)年。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鼻塞、脓性或黏性鼻涕;次症为嗅觉功能下降、引发头痛、面部胀痛等;经鼻腔检查其分泌物主要有嗅裂和中鼻道分泌物,中鼻道或有息肉,且鼻道壁黏膜严重充血;CT检查示明显的鼻道黏膜炎性病变情况,CT分型为蜂窝型、空泡型和骨质增生型。

1.2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CRS的诊断标准[3];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肝、肾、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排除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系统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真菌感染导致的鼻窦炎等患者。

1.3 鼻内镜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准备:术前7 d开始患者服用黏液促排剂(如仙露贝滴剂)、抗组胺药物(如酮替芬)、抗生素和激素等,同时依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局部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手术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麻醉方式,本组行局部麻醉32例(36.78%),低血压全身麻醉55例(63.22%)。在鼻内镜下将钩突组织完整切除,开放前筛上颌窦口并扩大自然口,经窦口分别将蝶筛隐窝、额隐窝的病变组织彻底清除。若术中发现患者合并有中下鼻甲肥大,对下鼻甲进行离子消融治疗,而中鼻甲则行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的病变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1.4 筛骨病理分级 将筛窦标本制作成切片,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5%硝酸脱钙,酒精脱水,浸蜡并使用二甲苯脱蜡,最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处理。其病理分级依据Biedlingmaier分级标准[4]:Ⅰ级,未出现筛骨病理变化情况;Ⅱ级,筛窦黏膜有明显的增厚现象;Ⅲ级,筛窦黏膜组织增厚明显,且发生成骨-破骨活动,伴随骨重塑骨线和骨吸收情况;Ⅳ级,骨髓炎性反应明显,骨质出现白细胞浸润或骨损伤等。

1.5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治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嗅觉恢复至正常水平,且鼻腔通气良好;好转: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嗅觉基本恢复,鼻腔可正常通气;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5]。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iedlingmaier分级情况 本组患者BiedlingmaierⅠ~Ⅳ级均有分布,其中Ⅲ级患者数量最多为28例(32.18%),依次为Ⅳ级24例(27.59%)、Ⅱ级20例(22.99%)、Ⅰ级15例(17.24%)。

2.2 不同病理分级患者手术疗效比较 患者病理分级越高,手术疗效越差(χ2=13.120,P<0.05,表1)。

表1 不同病理分级患者手术疗效比较[n(%)]

2.3 不同分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不同病理分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921,P>0.05,表2)。

表2 不同分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CRS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病症类型,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成年人CRS的发病率约为15%,且随着环境污染加重等原因呈逐年上升趋势[4]。CRS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性感染、免疫性疾病、上呼吸道解剖结构损伤或者异常、代谢功能障碍、真菌定植等[5]。临床上依据其鼻腔中是否有息肉分为两类,分别为伴鼻息肉CRS和不伴鼻息肉CRS,临床治疗上有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方式。皮质类固醇药物是目前治疗CRS病症的一线药物,但是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6],皮质类固醇+抗生素消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在60%左右,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在鼻内镜技术逐渐完善、手术设备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现CRS患者的筛骨骨质形态变化差异很大。筛骨是介于成骨-破骨之间处于平衡状态的组织,当机体发生生理刺激、机械刺激以及病理改变时,筛骨结构平衡受到影响,出现结构变化和修复的一系列活动,随着病程的延长,其病理形态学的变化越明显[7]。本研究结果发现,Biedlingmaier分级为Ⅲ级患者数量最多 (32.18%),依次为Ⅳ级(27.59%)、Ⅱ级(22.99%)、Ⅰ级(17.24%),表明CRS患者存在一定的筛骨形态改变。而筛骨形态改变与鼻内镜手术疗效具有明显相关性,病理分级越高的患者手术疗效越差(P<0.05)。但是不同病理分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提示病理分级对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CRS患者存在一定的筛骨病理形态学形态改变,而这种病理形态学变化程度会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Biedlingmaier分级越高,则手术疗效越差,但病理分级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尽早地对CRS进行诊断和治疗,防止筛窦病理形态学的持续改变影响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

[1] 唐凤珠,瞿申红,韦海明.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改变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8(7):275-276.

[2] 梁建平,陆秋天,张月敏,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改变与鼻内镜术中出血量的相关分析 [J].中国内镜杂志,2013,15(6):562-563.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中国医刊,2013(11): 92-94.

[4] 林 海,陈贤明,甄泽年.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出血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14,15(1):59-60,63.

[5] 时光刚,李秀国,王昭迪.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分析[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1):19-22.

[6] 李斯斯,陈建福,余咏梅,等.规范化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2): 75-79.

[7] 唐凤珠,梁建平,韦海明,等.慢性鼻-鼻窦炎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3,30(11):1674-1675.

Impacts of changes in ethmoid bone pathology on effects of treatment of CRS with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Jian Jiejun,Wu Qigang,Li Ni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Tai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ubei Medical College,Shiyan,Hubei,442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changes in ethmoid bone pathology on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with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MethodsA total of 87 CR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n the patients in different Biedlingmaier grades.Results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gradeⅢ patients 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28(32.18%), followed by grade IV of 24(27.59%),grade II of 20(22.99%)and grade I of 15(17.24%);the operative effects on the patients in higher pathological grade was poorer(P<0.05);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patients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grade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CRS patients have certain changes in bone morphology of ethmoid sinus. The higher the Biedlingmaier grade is,the poorer efficacy of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will be.CRS should be diagnosed and treate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prevent the continuous changes in pathological morphology of ethmoid sinus from affecting the efficacy of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CRS;ethmoid bone;pathology;nasal endoscopic surgery;efficacy

R 765.21

A

1004-0188(2016)12-1489-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6.12.044

2016-05-11)

442000湖北 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猜你喜欢
形态学鼻窦炎骨质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