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功能力模型临床带教法在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2016-12-29 07:00张凤勤陈红宇
护理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科室技能模型

张凤勤,陈红宇,丁 娟,陈 淳

(荆州市中心医院 护理部,湖北 荆州 434020)

【护理教育】

基于成功能力模型临床带教法在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张凤勤,陈红宇,丁 娟,陈 淳

(荆州市中心医院 护理部,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探讨基于成功能力模型临床带教法在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习本科护生99名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时间段分组,2013年7月—2014年3月实习2009级51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3月实习2010级48名本科护生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本科实习护生实习结束末临床能力自我评价、出科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结果观察组临床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科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成功能力模型临床带教法,加强护生态度、知识、技能的全面培养,提高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护理学科及临床护理的需求。

实习护生,本科; 成功能力模型; 临床能力

ASK模型又称成功能力模型[1],“A”(attitude)——态度,“S”(skil1)——技能,“K”(knowledge)——知识。高等职业教育认为在提高医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等非技术性素养的培养,实现“能力、知识和态度”全面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的目标[2]。临床能力是通过临床实践形成的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能力[3],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界定临床能力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完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活动中所稳定的、潜在的、必需的心理特征,主要是基于态度、技能、知识3个方面[4]。医学生临床实习是实现学生向临床转变的过渡时期,也是提高临床实践的重要途径[5]。本研究基于成功能力模型对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培养,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实习本科护生101名为研究对象。均为湖北省高等院校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在我院参加实习。纳入标准:全日制统招本科,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排除专升本等其他学习形式护理本科学生,不愿参与本次调查的护生。选取2013年7月—2014年3月实习的2009级53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 21~23(22.12±0.78)岁,实习时间9个月;2014年7月—2015年3月实习的2010级48名本科护生为观察组,男2名,女51名,年龄22~24(22.52±0.99)岁,实习时间9个月。2组本科护生分别分成6小组,每小组8~9名学生,并安排小组长;每小组学生均按照护理部安排的轮科表进行轮转,每次每个科室只轮转1组学生,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为4周;轮转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儿科、手术室、ICU、急诊科9个科室,2组本科护生的性别、年龄、实习时间、实习科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本科护生临床实习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轮转科室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儿科、手术室、ICU、急诊科9个科室,每个科室实习后出科理论及技能考核。每周科内小课堂,主要围绕专科知识进行讲解,出科前师生座谈及互评。观察组本科护生实施基于成功能力模型的教学方法,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 成立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50名成员组成,正副组长各1名,组员48名,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组长由护理部教学主任担任,副主任护师,全面负责干预措施的指导;副组长由护理部教学干事担任,主管护师,主要负责措施的相关制定及效果评价;48名为轮转科室带教老师,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临床工作年限≥5年,带教年限≥2年,负责临床带教本科护生。研究小组成员均经过成功能力模型理论、教学方法及技巧的培训。

1.2.2 设计临床实践手册 目前大部分医院应用的都是学校的实习手册,内容相对单一;为了进一步科学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与程序,提升带教质量与效率[6],我院设计了以成功能力模型为理念的临床实践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该手册共包括10部分内容,分别由临床护理实践大纲、学生月实践路径表、学生管理要求、带教老师管理要求、各科室临床实践操作技能重点项目、各专科临床实践内容、带教老师一览表、学生分组轮转表、临床实践记录(包括病案收集及反思周记)及临床实践学生评价表组成。其中,在各专科临床实践内容、临床实践记录及临床实践学生评价表3个部分中,充分运用了成功能力模型,并采用表格的方式一目了然,简单清晰。如在各专科临床实践内容部分,制定了不同专业的态度、技能、知识的实践内容及任务,系统、规范、全面地将各专科的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其中,带教老师按照大纲及内容安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临床实践记录及临床实践学生评价部分,护生要从态度、技能、知识3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及书写反思周记,每周记录1次;带教老师从态度、技能、知识3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及带教老师对带教效果和质量有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该手册设计为32开大小方便携带,护生与带教老师每人1本,使用前对48名带教老师及48名本科护生进行培训。

1.2.3 教学方法 观察组本科护生实施基于成功能力模型的教学方法,成功能力模型即ASK模型[1],包括 “A”(attitude)——态度、“S”(skil1)——技能、“K”(knowledge)——知识。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2.3.1 态度的培养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但靠后天的教育是可以培养的,态度一经形成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1]。护理专业态度是指学生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专业态度,需增强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专业人文精神、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7]。目前大部分护生在专业选择时对护理工作内涵不甚了解,职业价值观不稳定,缺乏职业所必需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8]。我院在整个带教过程中态度的培养实施院科2级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医院及科室的文化建设、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礼仪规范、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如邀请医院的退休老院长讲医院的发展历程,护理部主任讲护士的职业素养,9个科室护士长在周课堂中讲科室的团队文化建设等;并开展实习护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护生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活动进行专业精神的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护生的主动参与性,发扬职业精神引领作用,弘扬正能量。

1.2.3.2 技能的培训 技能(skil1)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来自于活动主体所作出的行为及反馈动作经验,是与人的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素养,需要经过时间磨砺习得[1]。护理技能教学是培养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必备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除了传授护理基本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护生能在复杂的临床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9]。在临床实践手册第5部分内容,制定了9个轮转科室临床实践操作技能重点项目,除了掌握常见操作及专科技能外,还重点安排9个轮转科室技能操作做为出科考核的项目。如:神经内科—吸痰技术,心血管内科—口服给药,心胸外科—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神经外科—鼻饲技术,普外科—胃肠减压技术,儿科—雾化吸入技术,手术室—无菌技术,ICU—心电监测技术,急诊科—心肺复苏技术。同时为了培养本科护生的处理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结合案例教学及情景模拟开展培训,每个科室建立案例库,每项操作技能均有5个典型的案例可以应用。科室在周课堂培训中,授课老师任从案例库抽选案例,然后进行演示讲解,学生提问讨论,分组进行演练,学生自评和互评,老师最后总点评。护生在第4周出科前进行结合案例操作考核,带教老师给予评分和现场点评。

1.2.3.3 知识的学以致用 知识(knowledge)是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成果[1],认知领域的考评主要指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认知目标,如问题解决、评判性思维和决策制定等认知技能[10]。知识要求护生不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能学以致用。为提高护生知识的灵活运用,采用问题式与案例式教学[5],9个科室在周课堂专科知识培训中,选择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2个案例做为专科案例教学内容,授课时以案例导入,授课过程中多次针对护理问题提出后学生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带教老师在授课中不断要引导学生根据患者的重要体征入手,逐步展开分析,最后进行点评及解惑。出科前的理论考核由基础知识及案例分析2部分组成,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1.2.4 效果评价 观察2组本科护生实习结束末临床能力自我评价、出科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1)临床能力自我评价:采用胡晓林等[10]编制的临床能力评价表,23个条目,5个维度:临床护理能力、职业价值观、沟通与协作能力、教学与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每个维度总分100分,该评价表总分500分。问卷所涉指标均为本科护生实习大纲中要求的学习内容。临床能力各维度值=该维度各条目得分总和÷条目数,临床能力总分为量表总条目得分总和,分值越高表示护生临床能力水平越高。临床能力评价表Cronbach’s α信度系数0.9698。分别于2组护生实习结束前,均已在临床实习满8个月以上,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由荆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教学干事对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并使用统一指导语,当场发放当场回收。观察组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率100%;对照组发放问卷53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有效回收率96%。(2)出科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为实习期间所轮转科室的出科理论成绩的均分,理论考核内容均为实习科室培训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制度职责等,满分均为100分。技能操作考核参考《护理技术服务与规范流程》[11]的考核评分标准,每个轮转科室根据专科特点由护理部规定项目,包括无菌技术、导尿术、心肺复苏术、中心管道给氧法、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雾化吸入技术、心电监测技术、胃肠减压技术9项技术,轮转各科室出科操作考核项目的均分为技能操作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1.2.5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 观察组临床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X±S,分)

2.2 2组本科实习护生出科考核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出科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本科实习护生出科考核成绩的比较(X±S,分)

3 讨论

3.1 基于成功能力模型临床带教法可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能力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究其原因,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在职业价值观及专业发展能力方面的培养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实习护生“重技能、轻态度”。观察组基于成功能力模型临床带教方法,设计了以成功能力模型为理念的临床实践手册,贯穿了态度、能力与知识的培养,带教老师以手册为蓝本,针对态度、知识、技能的目标,系统结合内容和要求,全面、规范、实时、系统进行带教,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又可以避免带教的盲目与遗漏;学生通过手册规范的要求以及从态度知识技能的方面书写反思周记,科学引导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实习目标更加明确。同时医院文化及职业素养培训讲座、职业精神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护生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使护生临床实践中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能将志愿服务和优质护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和护生专业素质及职业情感的培养和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主要是在实践中行成的,培养出好的职业素质更加有利于临床能力的提高[12]。

3.2 基于成功能力模型临床带教法可提高本科实习护生出科考核成绩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阶段过渡到实践阶段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能否胜任护理工作[13]。本科护生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到今后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决定着未来护理队伍的知识技能是否能快速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科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均分高于对照组(P<0.01)。究其原因,对照组本科护生以技能操作为中心的临床带教方法,忽视了护生临床能力的综合培养,观察组本科护生基于成功能力模型临床带教方法更贴近临床用人实际需要,以“态度、知识、技能”的整体提升为目标,引导本科护生热爱护理专业,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明确学习动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技能培训中,各科室建立了案例库,临床带教老师结合案例,通过演示讲解、学生提问讨论、分组演练、学生自评和互评,无形中提高了本科护生参与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把握了技能的要点和原则,进而提高技能考核成绩。在知识培训中,观察组通过问题式教学[5]引导学生自主通过资料查阅寻找答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学管理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案例式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在带教老师讲解的基础上,护生讨论分析案例,找出最佳解决方案[14]。基于成功能力模型的临床带教方法,使护生在知识的学以致用、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技能方面得到了有效训练,促进了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进而提高知识与技能考核成绩,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护士、从教室到临床的转变过程,使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15]。

[1]高坊洪,周 萍.基于ASK模型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 31-33.DOI:10.3969/j.issn.1672-2434.2014.04.009.

[2]李承林,张宏伟.在实践学期中培养师生态度知识技能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11(12):24-29.DOI:10.3969/ j.issn.1673-0801.2011.12.008.

[3]Jofre R,Lopez Gomez J M,Moreno F,et al.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J].Am J Kidney Dis,1998,32(1):93-100.DOI:http://dx.doi.org/10.1053/ajkd. 1998.v32.pm9669429.

[4]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3.

[5]杜晓丽.探讨PBL与C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联合应用效果[J].护理学报,2015,22(12):12-16.DOI:10. 16460/j.issn1008-9969.2015.12.014.

[6]童淑萍,李惠玲,毛莉芬.实习护生临床带教管理手册的设计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49-1851.DOI:10.3969/j.issn.1002-6975.2010.20.012.

[7]曾亚珍,肖晓玲.基于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生志愿者服务的实践与成效[J].护理研究,2015,29(7C):2641-2643.DOI:10. 3969/j.issn.1009-6493.2015.21.037.

[8]冉 红,王婷婷,盛 婧,等.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现状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172-173.DOI:10. 3969/j.issn.1674-3296.2011.34.153.

[9]曾丽芳,黄谨耘,周克雄,等.护理技能教学中引入临床典型案例进行仿真实训的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6):79-80.DOI:10.3969/j.issn.1002-1701.2012.06.040.

[10]胡晓林,游桂英,苏勇林,等.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部医学,2010,22(9):1764-1768.DOI:10. 3969/j.issn.1672-3511.2010.09.088.

[11]陈红宇,付 沫,张凤勤.护理技术服务与规范流程[M].荆州: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

[12]刘 芳,李秋洁,邱 妍,等.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能力培养的需求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9,24(19):74-76.DOI:10. 3870/hlxzz.2009.19.074.

[13]贺立辉,彭静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5,22(11):17-19.DOI:10.16460/ j.issn1008-9969.2015.11.017.

[14]沈 诚,范士志,陈建明,等.PBL与C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1, 40(3):304-305.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1.03.043.

[15]夏小辉,余丽珍.优秀教科书是怎样写成的——曼昆《经济学原理》和库恩《心理学导论》带来的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5(1):16-18.DOI:10.3969/j.issn. 1009-0444.2007.01.004.

Clinical Teaching Based on Model of Ability to Success in Clinical Ability Development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ZHANG Feng-qin,CHEN Hong-yu,DING Juan,CHEN Chun
(Dept.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Jingzhou Central Hospital,Jingzhou 43402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eaching based on the model of ability to success in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competence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MethodsA total of 99 nursing interns were involved in the study.Fifty-one interns from July 2013 to March 2014 were included as control group and 48 from July 2014 to March 2015 as observation group. Selfassessment,theoretical grades and operation skills at the end of internship were evaluated in both groups.Results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score of clinical ability and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1); in observation group, students’ theoretical scores and operation skills were higher and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ConclusionClinical teaching based on the model of ability to success can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attitude,knowledge and skills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foster the clinical abi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nusing science and clinical nursing.

clinical practice,undergraduate;successful ability model;clinical competence

G424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3.023

2015-08-11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B532)

张凤勤(1975-),女,湖北钟祥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陈红宇(1963-),女,湖北荆州人,本科学历,主任护师,教授,临床学院院长。

方玉桂 谢文鸿]

猜你喜欢
科室技能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爱紧张的猫大夫
劳动技能up up!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