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在不典型肺炎性假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6-12-29 19:28孙富海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病理学肺结核典型

孙富海

【中图分类号】R8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6)12-0-01

不典型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源于肿瘤细胞不正常增生,从历史统计资料上来看,这种疾病较为少见。进行影像观测时,其特征并不明显,容易与肺癌、肺结核等疾病混淆,出现误诊的情况[1]。本院对选取的不典型肺炎性假瘤患者分别应用病理学检测和CT检测,结果表明CT检测技术的诊断率也较高,同时还有方便、无创伤等优势,在临床检测上可推广使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不典型肺炎性假瘤的患者中选取1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7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51.2±1.3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进行CT检测,采用的扫描设备为LightSpeed VCT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患者胸部进行CT平扫。扫描中保证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肺底部,调整CT扫描仪至扫描螺距为0.983.患者在接受扫描之前接受静脉注射碘海醇,碘海醇是作为一种对比剂,一般注射剂量保持在1.5ml/kg到2.0ml/kg之间,注射的时候速率不能过快,以免机体产生不适感。随后给患者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的注射速度应与对比剂速度保持一致,注射剂量以30ml为宜。在注射结束后30s进行第一次扫描,60s时进行第二次扫描[2]。整个扫描过程中,为保证扫描质量,需要求患者保持正常呼吸状态。扫描中若发现病灶感兴趣区域则需要进行薄层重建。

在患者接受CT检测后进行病理学检测,利用穿刺吸取手段,从患者肺部病变区域取出组织块,制成适合尺寸的病理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的细胞形态,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不典型肺炎性假瘤。

1.3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用SPSS18.0分析,用百分率表示,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结果,病理学诊断率是100%,在CT检测的灵敏度为97.7%,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结论

不典型肺炎性假瘤是由炎症细胞过渡增生形成的,外形上通常表现为瘤样的肿块,最初是炎性细胞和组织细胞等聚集形成炎性肉芽,实际是一种慢性增生炎症,在肺部良性球形病变的发病率中仅次于组织细胞增生型。在不典型肺炎性假瘤的发病机理方面,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其发生与机体的病毒感染有着密切关联。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不典型肺炎性假瘤的发病率有着上升的趋势,但在肿瘤疾病中仍然十分少见[3]。患上不典型肺炎性假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发现,多是在定期体检中被发现。其生长速度较恶性肿瘤药缓慢许多,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抗炎治疗后,一部分患者的病灶都会有所缩小,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切除。

肺炎性假瘤由于在临床上与周围型肺癌、肺结核瘤的相似性,在诊断时很有可能被误诊。这主要是由于患上不典型肺炎性假瘤的患者年龄结构偏大。通过CT检测可以发现不典型肺炎性假瘤不同于肺癌、肺结核瘤的一些典型症状。肺炎性假瘤的边缘在CT成像时较清楚,偶尔会出现分叶,但这些分叶一般颜色较浅,而肺癌肿瘤的CT影像中分叶的颜色明显较深[4];不典型肺炎性假瘤的病灶会出现周边显著强化,中心强化不明显的情况,在强化环上与肺结核瘤存在差异性,肺结核瘤强化环的成像中,强化环形状较规则、圆润[5]。

本次试验中对15例不典型肺炎性假瘤患者进行了病理学检测和CT检测,以判断CT检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CT诊断率与病理学检测的差异性不大,对不典型肺炎性假瘤诊断的灵敏度较高[6]。CT检测是在医学不断发展中出现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扫描检查方式,CT检测相对于传统的影像检测方式,具有密度分辨率的优势,克服了由于相邻组织密度差异较小,成像质量变差等缺点;同时,检测过程十分便捷、迅速,这种无创伤式的检测方式更容易获得患者的配合,在一些急诊中,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诊断时间,以便及时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此外在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增强CT扫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CT技术在不典型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上既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又具有方便、对患者伤害小等特点,在临床诊断上可以推广利用。

参考文献

[1]张成伟, 初向阳, 张连斌,等. 肺部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6):1064-1066.

[2]李忠学, 黎乾昌, 汤永中,等. 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1(4):693-695.

[3]邵晓梁, 王跃涛, 王小松,等. CA19—9显著增高的肺炎性假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4, 34(1):63-64.

[4]朱湘, 宋秀宇, 王健,等. 18F-FDG PET/CT在行结肠癌检查时发现 同时性重复癌的价值[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 39(2):116-119.

[5]束余声, 赵伟刚, 石维平,等. 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行肺部磨玻璃影结节全腔镜下肺切除术28例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 14(1):37-39.

[6]张泽文, 张才擎, 张成琪. 基于高清晰度CT图像的孤立性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5, 32(5):669-673.

猜你喜欢
病理学肺结核典型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与显微治疗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肺结核皮试处红肿 就是患了肺结核吗?
《圆》典型易错题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