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

2016-12-30 13:20马丽娅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7期
关键词:持久性城乡居民社会保障

◎马丽娅

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

◎马丽娅

社会保障水平对城乡居民的家庭消费有重要的影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国民生活和家庭生活消费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与家庭消费的现状谈起,重点分析社保保障体系对我国家庭消费有什么影响,从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与家庭消费的基本现状

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正在由城乡二元制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的过程中。我国虽然正在努力消除城乡居民户口差异,但是长期形成以重城市轻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巨大。首先,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但工伤险和失业险等险种是农村居民目前还无法普遍享受到的待遇。其次,在社会救助体系方面,我国虽然逐年加大对贫困人员的帮扶力度,但是帮扶政策区域性明显,不同地区的贫困人口往往享受着不同的扶贫待遇。可以说我国城市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还存在不平衡现象。

城乡消费水平差距不断加大。由于城乡掌握的资源和信息不同,城市的发展较快,乡村发展较慢的现实,使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方式上有较大差距,而且城乡消费差距的总体上呈扩大趋势。首先,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农村收入水平的近3倍。虽然国家在实行了农业税改革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某些年份缩小,但整体上的差距仍然过大。其次,我国仍然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城市与农村收入的绝对额差异正在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而且随着农村居民向城市的涌入,城市创业潮的兴起,会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重新超过农民,从而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会进一步的加大。

城乡居民社会待遇的差距。城乡居民不仅消费水平差距巨大,而且还存在着享受公共服务设施上的差距。首先,城镇居民有更好的医疗教育条件,这使城乡居民明显感觉城市的教育医疗质量要普遍的好于乡镇。其次,社会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着失衡现象,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刚刚开始全面铺开社保制度,而且我国社保资金拨付给城市的显然要比拨付给乡村居民的要多。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乡医疗、社会、社会救济等条件不同,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上,也应表现出城乡家庭消费的巨大差距。

社会保障对城家庭消费的影响

增加持久性家庭收入对家庭消费有促进作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家庭消费有积极的正向促进和刺激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增加居民家庭的持久性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持久性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就会增加0.57%的家庭消费,而农村家庭则会增加0.79%的家庭消费。农村家庭持久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营性收入,而城市居民家庭的持久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收入。工资高低是决定城乡家庭消费的基本因素,增加社会保障水平可以促进城乡家庭持久性收入增加。

社会保障收入水平与家庭消费支出有正相关作用。增加城乡家庭的社会保障收入水平,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家庭的消费支出。通常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收入的增加,带来的城镇家庭支出的增长会大于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的增长。但是,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增长作用还不明显,这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医保水平不能全面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以及城乡家庭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防范,使城乡家庭将增加的收入普遍的用于储蓄,从而来保证未来生活的稳定性。

物价水平变动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不同。持续变动的物价水平与社会保障存在着联动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深入,社保与物价水平挂钩已经普遍执行。通常农村居民由于收入增长较慢,因此对物价水平的上涨有较强烈的反应,物价的提高对农村家庭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城市家庭由于适应物价的涨跌不一现象,因此物价消费对城镇家庭的抑制作用较小。第三,物价的变动集中反映在生活消费品上,农村居民对基本生活消费品的需求更大,因此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价格变动导致社会保障变动的重要原因,社会保障水平应当充分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因素,从而减少价格上涨带来的城乡家庭消费抑制的作用,切实保证消费品价格在合理区间变动。

实现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积极影响的对策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切实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社保制度上的缺失,可以使更多城乡家庭享受到社保政策带来的福利,可以使我国城乡家庭有更宽裕的经济条件。首先,应当继续推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制度,消除城乡家庭之间在社保范围内的不平等和不平衡的问题。其次,尽快实现社会保障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逐步改革基层边远地区社保给付能力低下和给付不足的问题。第三,尽快推进将工伤、医疗、生育等社会项目向农村推行,使农村家庭享受到更好的社保体系。第四,寻求与老龄化社会相一致的社会保障政策,使我国城乡家庭的老人有充分的社会保障,从而切实减轻城乡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第五,在社保基金的管理上,实现城乡互助的功能,建立完善的社保信息平台,切实解决社保信息共享和城乡居民社保转移续接等实际问题。

切实改善社保收入的结构。我国社会保障虽然不断的向农村倾斜,但是农村社会收入与消费水平低于城镇的现实依然存在。只有不断的减少城乡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才可以有效激发出农村家庭的消费欲望与活力,全而实现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共享。为此政府要优化社会保障的支出结构,加强公共财政在社保领域的支出力度,使社保总支出水平不断上升,实现社保总支出的持续增长。同时严格监管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切实防止社保资金被挤占现象的出现,有效优化社保支出项目,从而使社保资金更有效的用于城乡家庭。

实现社会保障推动城乡家庭消费增长的目标,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减少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加大政府在社保领域政策的执行力度,有效实现社保政策的全面落实。从目前我国社保领域存在的问题出发,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落实社保政策,实现社保对城乡家庭的全覆盖,是当前社保发展应当考虑的重要论题。

(作者单位: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持久性城乡居民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湖北省持久性有机物(POPs)产排特性分析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一类离散Schoner竞争模型的持久性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