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低碳化供应链创新研究

2016-12-30 15:35贺丽娜左琳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科技型碳化供应链

贺丽娜,左琳琳

(佳木斯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低碳化供应链创新研究

贺丽娜,左琳琳

(佳木斯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碳排放,给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客观认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碳排放的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制定有效的低碳化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技型企业;中小微企业;低碳化供应链;创新

0 引 言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科技研发为主要任务的中小微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自身能力有限,需要借助供应链实现自身的发展。此外,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低碳化经营成为各个企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构建低碳化供应链模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及其低碳化供应链概述

1.1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是时代的产物,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业以后,很多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自己兴办公司或企业,尤以科技型技术人才为首。和过硬的技术实力相比,创业者的资金实力都不甚雄厚。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被称之为中小微企业,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界定标准是这样的:首先,要从事的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型产业;其次,必须以科技人员和技术创新骨干为主体,技术研发人员的比例不能低于全体员工的10%、研发的能力不低于企业总产出的6%;再次,必须是以科技研发为主的密集型企业。该类企业的经营特点是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不够雄厚,在供应链中面对的压力和风险较多,需要科学地构建低碳化供应链才能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1.2 低碳化供应链的内涵

低碳化供应链是将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及技术融入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中,是指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中充分考虑到温室气体的排放效应,最大限度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达到环境、经济及社会的三赢局面。

2 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低碳化供应链构建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政策及法规的不健全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较少,而且其内容也并不完善,对于实施的细节缺少明确的规定。因此,我国法律法规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管理方面的操作性较差,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也有所欠缺。

2.2 生产及管理水平落后

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上存在很多不足,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大了碳排放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设备落后。我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分布也不合理。企业内部技术设施较为落后,主要原因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资金有限,用于生产设备改进和升级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较低,能耗高。②能源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新型能源、清洁型能源利用率较低,且各类中间环节缺少节能措施,造成资源浪费。③管理方面,缺乏规范的低碳化评价标准,在研发和日常管理中存在很大的浪费问题,以库存管理为例,多数企业存在闲置资源较多、物资周转速度慢的问题,造成了资源浪费。

2.3 低碳理念的宣传不够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诸多的环保概念逐渐被提出来,但是这些概念并未得到深化。尤其是在我国,科技型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对于低碳化供应链的研究更是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低碳化供应链观念得到普及的时候,我国的低碳化供应链才处于萌芽阶段。目前,低碳化供应链虽然有了初步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各类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重视,但是由于其理念宣传力度的不足,导致企业决策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低碳化供应链的观念了解还是较少。

2.4 专业人才的缺失

随着人才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间的竞争,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作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企业,同样需要大量的科技型人才。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虽然较多,但是其平均素质较为低下。尤其是基本的科技研究人员呈现出了学历低及素质低等特点,缺少专业的高科技人才或是复合型人才。再加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员工培训制度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员工素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影响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整体员工素质水平,新兴的技术无法及时有效地应用到企业之中,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并阻碍了技术的发展。

3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低碳化供应链构建影响因素分析

3.1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碳排放特点分析

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低碳化供应链构建问题的基础是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电子行业是科技型企业的典型代表,本文以电子行业的企业为例,对其供应链的排放进行生命周期分析,以期发现影响低碳化供应链的关键因素。

以电子产品生产为代表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产品生命过程包括原料开采、零部件生产、产品制造、销售、使用和末端处理6个阶段,各个阶段都会产生碳排放,其中原料开采、零部件生产属于间接排放,产品制造和产品使用中产生的碳排放所占比重较大。与其他工业不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较少,主要是产品使用过程中因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较多。

3.2 低碳化供应链构建影响因素分析

3.2.1 消费者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最多的是产品使用阶段,因此消费者对低碳化供应链的建构有直接影响。消费者环境偏好强,对低碳产品的购买力越强,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企业可取得的利润也就越多,能用于降低产品碳排放的资金就多,就越能促进低碳化供应链的构建。相关学者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环境偏好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供应链成员协作进行碳减排,减少供应链中的碳排放。

3.2.2 供应链结构

供应链结构对低碳化影响主要体现在上下游影响方面,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位于供应链的中心,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在碳减排方面的协调与合作,能促进企业低碳化生产。这就是说,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应选择适宜的低碳供应商,双方合作可有效加快低碳化供应链的构建进程。

3.2.3 政府政策

政府的方针政策对企业生产影响重大,若政府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产品提出碳排放要求,通过管制或激励措施驱动企业开展碳减排活动,就可以减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直接碳排放量。而企业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的改变,对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起作用,通过低碳供应商选择、低碳产品开发等多种方式降低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最终实现科技型行业供应链的低碳化。

4 低碳化供应链构建途径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运行方式和产品不同于其他企业,对该类型企业碳排放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低碳化供应链的构建需要国家、社会、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途径。

4.1 国家要健全政策法规

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各类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的研发,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低碳化供应链建立经验去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其发展。国家政府或者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低碳水平管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作为低碳化的实施主体之一,其行为对于其自身低碳化供应链建设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环境是公共资源,很多企业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资源换取自身的发展,而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质量成本则由其他企业承担,这种错误的观念会造成环境的持续恶化。因此,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通过立法、罚款限制高污染行业的发展,而通过补贴、低息贷款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实现企业由高污染、高能耗和高排放向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供应链发展。除完善碳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应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4.2 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生产力水平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自身应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两方面进行改进。技术方面,企业应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确保材质选择和性能都符合低碳标准。材质主要选择对生态环境无副作用或影响较小的材料,而性能方面则应提高产品的资源利用率,减少产品投入使用后的碳排放。制造过程同样需要考虑环境和能效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污染物要进行处理,达到标准后才可排放。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降低传统陈旧设备的能源损耗。管理方面,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利用电子办公代替传统的纸质办公;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能源消耗;充分利用现代销售途径,扩展销售业务的同时,减少传统消费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营销方面,企业可以低碳为指导理念,通过低碳包装、低碳销售渠道实现经济发展、消费需求满足和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

4.3 媒体要加大低碳消费理念宣传力度

我国社会群体在构建低碳化供应链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媒体,如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机构可通过多种形式向公民宣传低碳理念,提高公民的低碳消费意识,引导其形成低碳、环保、绿色的消费观念,从而推动我国低碳化供应链的形成。在国家政策指引、企业引导、媒体监督的作用下,逐渐提升消费者的低碳环保意识,提高低碳产品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倡导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改变以往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形成节约、高效、环保的消费理念。

4.4 优化供应链结构

4.4.1 寻求低碳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

现代企业分工不断细化,企业购买产品就意味着要购买产品供应链,也就是说企业要对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负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应对上游企业进行评估,将碳排放放在成本考虑范围内,选择碳排放较低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对于下游企业,也应该从碳排放角度出发,尽量选择运输距离近的作为合作企业,减少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4.4.2 优化商业模式

传统产品销售是经过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方式完成产品销售,纵观整个供应链可以发现,生产商到消费者之间需要经历经销商和零售商两道运输中转,中转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费必然会加大碳排放量,增加对环境的污染。对此,企业可优化商业模式,利用电子商品平台发展产品,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直接对话,企业可根据估计的需要进行生产和配送,节省中间环节造成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

4.4.3 优化业务流程

低碳供应链的构建,不仅需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内部的高能效、低排放,而且需要整条供应链都能实现低碳高效,对供应链中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成为必然。优化业务流程可对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业务流和逆向物流等环节进行整体优化,降低供应链中运营成本,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运行效率,最终实现低碳化供应链。

4.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企业的发展、行业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创新性人才,更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作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任务的企业,更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首先,人才引进方面,可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扩大人才引进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充足的人才资源;其次,改进人才管理模式,摒弃传统的按资排辈、任人唯亲的管理模式,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选拔人才;再次,组织有效培训,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培训要讲究实效性,可采取组织企业员工交流会、派员工到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展开员工培训活动;最后,加强考核,通过合理的考核机制评价员工的个人贡献值,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待遇挂钩,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结 语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创造水平。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利用的技术优势降低碳排放,减少企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国家、社会、消费者在企业产业升级中也有重要影响,应从多个方面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最终构建低碳化供应链,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的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学学.基于供应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4.

[2]陈红梅.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3]李凯旭,李玉红,杨柳.黑龙江省三江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驱动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5(1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52

F274;F276.44

A

1673-0194(2016)10-0079-02

2016-04-12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应用重点项目(12Sh2201501)。

猜你喜欢
科技型碳化供应链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9608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在混凝土防碳化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