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冗余物资问题

2016-12-30 15:35姚海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库房库存物资

刘 力,姚海晶

(1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北京 100027;2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探析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冗余物资问题

刘 力1,姚海晶2

(1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北京 100027;2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本文从企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冗余物资占用资金和仓储资源的现象,以及现代企业生产特点、供应链、库存管理角度分析了冗余物资的形成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现代供应链体系,制订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和全年的库存管理考核机制,及时识别并处理冗余物资等解决方案。

企业管理;库存管理;冗余物资;供应链

0 引 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库存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库存管理可以影响到企业的采购成本、仓储成本以及综合物流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长期积压在库房的冗余物资无疑成了影响企业成本的负面要素。优化库存管理,减少或消除冗余物资,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可以节约生产资料,为社会节省宝贵的资源,对企业和社会均有益处。

1 冗余物资的概念及分类

冗余物资,就是指长期存在于库房中难以或不能被使用的物资。这些物资有的存在于财务账面上,占用一定的资金;有的则已经完成了出库手续后又被退回仓库,由于剩余或损坏无法被利用而未做退库处理,形成了“账外实物物资”。冗余物资大致可以分为3种:闲置物资、过剩物资、过期物资。

闲置物资是指库存量远多于耗用量,库存周转特别缓慢的物资。这类物资多见于设备备品备件,维修时偶尔会被使用,但也有可能直到设备更新也不会用到。

过剩物资是指库存量多于需求量,会定期被消耗,但可能消耗周期较长的物资。这类物资多见于过量采购的生产原材料。

过期物资是指存放时间超过了存储期限、不能被正常使用或销售的物资。多见于有保存期限的原材料或生产成品。

这些物资长期积压在企业的库房里,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而且还需要不断投入仓储成本。随着时间推移,有的闲置物资和过剩物资就会成为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过期物资,对企业是巨大的浪费。

2 冗余物资形成的原因

2.1 从现代企业的生产特点分析

现代企业的生产特点是规模化、集成化、技术设备更新较快。第一,与传统的手工式作坊生产方式不同,现代企业生产规模庞大,所需原材料和设备较多。库存基数的增加造成了冗余物资形成概率增大。需要有一定的储备作为保障生产的备用物资。第二,现代企业集成化的生产模式要求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方密切协作。供应商保障原材料供应,集成企业负责组装和销售,这也需要企业有大量的库存。库存控制稍有不当就会形成冗余物资。第三,现代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较快,很多设备在技术更新改造之后面临更新换代、无法使用的情况,造成了旧设备和配件在库房中积压。

2.2 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

冗余物资较多的企业,大部分供应链成熟度不高。很多供需双方结合不紧密,供应商优先选择生产利润较高的产品,而将利润较低的产品放在后面,导致下游企业停工待料。为避免这种情况,下游企业必须备有大量库存,保障生产,这就容易产生冗余物资。甚至在企业内部供应链方面,由于采购流程过长,加上供应商生产运输的周期,造成补货速度慢,所以库房也需要备有大量库存。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缺乏交流,信息滞后、失真。在企业之间甚至企业内部还大量存在手工单据传递的情况。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常常由于经办人的错误,造成单据填写不准确,甚至遗失等情况。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常常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巨大的扰动,造成过量采购或者供应中断。冗余物资的产生,最初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3 从库存管理角度分析

2.3.1 采购量申报不准

在企业中,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各自独立,生产部门从自身角度出发,希望在仓库中留有大量原料库存,以备生产之需。生产计划调整时,也未能及时通知采购和仓储部门,导致采购部门还按照原计划采购,造成原料因不适用而积压。

2.3.2 物资盘点不到位

仓储部门的物资盘点工作不及时,导致大量物资寄存在库房中没有被发现,无法得到及时使用和处理,致使这部分材料长期积压在库房中,形成冗余物资。这类物资主要有:未在财务账面上登记的物资、出库后返回库房的物资,以及临时寄存在库房被遗忘、历次盘点被遗漏的物资等。

2.3.3 出入库管理混乱

出入库管理混乱是造成过期物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库存管理中,做到“先进先出”很重要,即早入库的物资早出库。在部分库房中,后入库的物资被堆放在门口,而领用时往往由于其领用方便,被先领用,造成部分先入库物资积压过久导致过期,成为冗余物资。

3 库存管理中冗余物资的解决方案

3.1 建立现代企业供应链体系

从宏观角度看,建立现代企业供应链体系对于企业库存管理有极大好处。现代企业供应链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个环节的资源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确保其效率。销售、生产、供应3个环节,应该形成拉动式的生产方式,需求信息流与供应物流及时准确地进行反向流动。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各个环节上的企业和部门迅速响应、密切配合,才能保障准时的物资供应,形成有效的供需关系。做到上述这些,也就基本做到了“准时制”生产方式,进而可以朝着“零库存”的方向努力。“准时制”和“零库存”的要点就是供应链迅速响应,消除供应链环节中的浪费,而冗余库存正是这些浪费中重要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要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保持密切合作,及时沟通信息,尤其是库存信息。可以使用同类型库存管理系统并为系统做接口,保障信息传输及时准确。上游供应商能够及时供应原料,下游经销商也能够及时运走成品并提供市场需求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做到订单化的拉动式生产,而且可以通过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减少企业库存,减少冗余物资产生。

3.2 制订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

第一,要求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在制订物资需求计划时,销售、采购、生产、仓储等部门要组成联合小组,根据企业的销售计划、生产计划来制订需求计划。第二,要加强企业内部之间各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采用轮岗体验的方式,让生产人员、采购人员和库存管理人员轮换岗位进行实习体验。实习结束后各部门人员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优化。经过换位思考后,各部门人员可以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物资需求计划。第三,要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科学化的回顾、检验与修正。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更新与完善,逐渐形成以需求计划引导订货的采购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因盲目采购而出现的冗余物资。第四,要求供应链各环节人员转变思想意识,克服以往的“有备无患”的思想,避免用大量的常备库存来应对生产过程中的非常态事件。只有思想意识上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资需求数量虚高的问题,对制订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3.3 建立全面的库存管理考核机制

现代企业库存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远不是仓储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所以建立全面的库存管理考核机制是企业管理者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要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将物资需求计划准确率、采购及时率、库存周转率、物资平均在库时间、盘点频率和准确率等指标分解到企业内部供应链环节上的各个部门。这样的能形成优化库存、减少冗余物资的合力。第二,要合理地确定库存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并把控制库存物资种类和数量作为库存管理考核的重要指标。这个库存数量也就是通常说的企业生产的“安全库存”。“安全库存”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物资需求计划、供应商响应速度、物资价值、存储成本等多种因素。企业要努力使安全库存维持在合理范围内的最低水平。第三,让考核机制落到实处,发挥考核指标的引导作用。具体而言,就是专人负责考核,配套设置奖惩措施。让供应链环节上的每个部门和人员都与库存管理密切相关,激发大家优化库存、减少冗余物资的积极性。

3.4 及时识别并处理冗余物资

上述三点都是如何避免冗余物资的产生,那么对于已经产生的冗余物资则应该及时予以识别和处理。识别就是通过库存盘点及时发现并掌握库存内冗余物资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品种、价值、是否为可利用物资等。关于冗余物资的处理则要分类对待。

对于原材料中闲置物资和过剩物资,可以通过调换、退货、寄售及生产再利用等方式处理。调换、退货和寄售都是基于企业与供应商的紧密联系才能达成。调换就是将企业不能用的闲置和过剩物资退回供应商,更换成企业需要的物资。退货就是以原价或折价的方式将物资退回供应商,由供应商进行再次销售或处置。以上两种方式适用于物资折旧或价值贬损不大的情况。寄售是指物资存储于企业库房中,但所有权属于供应商,企业何时消耗,何时向供应商履行付款义务。企业需要承担仓储成本,但供应商需要承担资金占用的压力。寄售应用在冗余物资处理上还有一种更灵活的方式,就是在企业所在地附近,由供应商负责调配销售物资,冗余物资可以直接从企业库房发送至需求方,一举两得。

对于过期物资则有降级使用、出售和报废处理3种方式。降级使用是指物资存储时间过长,达不到原有质量标准,但经过检验可以满足较低生产标准的要求,可以被应用在相应质量标准的生产过程中。对于企业无法使用的过期物资,且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则可以通过出售的方式将该部分物资转让给其他企业,获得一定现金回报的同时也降低库存压力。对于确定无法使用的物资则果断采取报废处理,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置。对于有毒有害或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物资还要委托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4 结 语

在现代企业降本增效的过程中,提升库存管理水平,减少冗余库存,能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和管理成本。企业应该从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角度去分析库存管理,探求减少或消除冗余物资的方法。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与上下游企业密切配合形成订单化的拉动式生产方式,朝着“准时制”生产和“零库存”的目标努力。在企业内部,要制订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和全面的库存考核机制。对冗余物资做到及时识别和处理,加强资金回收,减少库存占用,进一步为企业减轻包袱,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万州亮.石油企业设备物资采办管理探讨——以中石化在俄罗斯参股石油项目UDM公司为例[J].价值工程,2015(11).

[2]谢青,王芙云,张建,等.我国石油管道公司备件库存管理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5).

[3]晏黎,许昊晗,程臻.基于价值链的MRO库存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12(1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55

F251;F253.4

A

1673-0194(2016)10-0085-02

2016-04-02

猜你喜欢
库房库存物资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救援物资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多源采购的库存控制方法探讨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