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管理创新型策略研究

2016-12-30 15:35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图书管理工作

杨 洁

(中原工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郑州 450007)

高校图书管理创新型策略研究

杨 洁

(中原工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郑州 450007)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对高校的图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管理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实际,从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创新型策略以增强高校图书管理水平。

新时期,高校;图书管理;创新型策略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进程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高校是重点科研单位,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其图书馆由于自身性质、特点和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虽然各高校图书管理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目前高校图书管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高校图书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图书资源匮乏

目前高校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表现在图书资源不足方面。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图书资料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问题。传统高校图书馆馆藏一直以收藏印刷型文献为主,读者必须到图书馆才能检索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书籍多为老旧版本,无法与科技前沿接轨,特别是有的国外原版著作更是少之又少;书籍内容多为专业相关,覆盖面不广泛,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1.2 服务方式落后

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必须采用最新技术、最新理念引导全校师生方便阅读。新时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读者们越来越趋于全新的阅读方式。

但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不够,服务观念滞后,影响了图书馆的和谐氛围,也对读者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违背了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在图书流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系统程序和管理机制,由于人工受理,难免会出现错借、漏借、漏还、借阅记录混乱等现象,造成读者对图书馆信誉、信用的怀疑,产生不必要的纠纷。这种滞后的服务方式大大降低了读者的借阅积极性和图书资源利用率。

1.3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大部分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因其思维惯性的影响,创新创造与时俱进的意识淡薄,欠缺网络信息处理能力,不能在海量信息中快速为读者检索到所需资源;部分人员甚至存在观念保守,故步自封,认为做图书管理工作没有必要提升自己,只要做简单的归档和保存工作就行了,在服务过程中没有恪尽职守,对待学生敷衍了事;很多人没有掌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自觉学习网络技术,将图书管理工作与时代接轨。

2 高校图书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学校重视不够

受传统观念限制,高校往往对科研和教学方面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对图书馆的建设却重视不够。有的人们甚至误以为图书馆工作只是简单的整理归档,轻视图书馆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无论是从经费还是设备上,都缺乏足够支持,没有充足的配套设备做后盾以及先进的网络系统和服务平台,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就无法发展。

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对图书资源管理缺乏条理性,造成图书信息更新不及时,借阅、归还系统混乱,图书资源流失,大大降低图书利用率和读者积极性;对图书管理人员管理松散,没有设立严格的奖惩机制,造成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认为图书管理工作没有前途,心存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影响图书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3 信息资源建设滞后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滞后,没有完善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及数据库,不能及时更新信息与国际化接轨,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的资料;各个高校图书馆各自为政,没有进行馆际互通,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3 高校图书管理的创新型策略

新时期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信息资源的检索和传输载体,高校图书馆管理应实施以下创新策略。

3.1 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量

大多数人认为传统高校图书馆只肩负着图书查询和借阅等简单任务,久而久之,图书馆管理人员便觉得自己做的工作无关紧要,无心提升服务质量。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高校领导需要转变管理思想,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图书管理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意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落后的理念和观点,恪尽职守,服务全校,在保证图书馆传统的服务之外,还应增加一些专业化的服务。

3.2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应打破常规格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借阅制度;积极开展馆际交流,借鉴对方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建立合理的员工奖惩制度,增加员工工作热情,培养其创新意识;增加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定期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文献信息传递方式和手段,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3.3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互联网+”技术,根据各馆馆藏资源和服务特色,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共建一个虚拟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完善原来的图书资料流通模式,让读者们以自由轻松的方式阅读全省高校的馆藏资源;建立基本的融合原则、融合平台参数、元数据加工规范等,将图书资源进行分类;接入移动互联网平台,使师生们足不出户便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营造出以读者为导向的、新的图书馆发展生态。

4 结 语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笔者认为,结合实际,找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改革,才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锋,魏红,龙若兰.移动“互联网+”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现状和策略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130

G258.6;G250.7

A

1673-0194(2016)10-0185-01

2016-04-20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图书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图书推荐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