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阅读心理与图书馆导读工作

2016-12-30 15:35宫露菡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阅读者纸质图书馆

宫露菡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浅议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阅读心理与图书馆导读工作

宫露菡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相对于传统的纸质阅读,网络阅读具备了方便、快捷的优点。事物都具备两面性,要辩证的看待同一问题。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导读工作水平的措施。

网络环境;大学生;阅读心理;图书馆;导读工作

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状况概述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便利条件,作为信息与知识传播媒介的网络也正处在膨胀式的发展阶段。在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下,大学生的阅读率逐年下降。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流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其提醒社会要对于阅读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当代大学生的书本阅读数量逐渐减少,读书时间和频率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恰恰相反的是,大学生的网络阅读的时间和频率却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对于网上阅读问题,要保持客观的态度,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正以方便、快捷、全面等优点普遍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交流中。不能否认的是,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多元化、多角度的信息内容,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国各大高校图书馆积极引入新媒体资源,依靠其新颖、图文并茂、存储方便、可供多人同时阅读等特点激发了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上阅读受到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好奇性和盲目性。与传统的纸质书籍相比,其多元化、多样化特点并非尽善尽美,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迷惑了大学生的眼睛。另外,网络上的信息多种多样,存在着一定的诱惑和陷阱。一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极易误入歧途,造成身体、心理上的伤害。

2 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的比较研究

网上阅读方式和传统阅读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将其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找出影响大学生网上阅读的因素。阅读是一个获取知识、发散思维,进行文化传承的过程。简单来说,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明与发展,是思想意识领域的重要体现。同样,阅读也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过去,传统的纸质阅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时至今日,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上阅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其既然能出现并得以发展势必有其自身的原因。同时,无论社会如何快节奏和多样化,传统的纸质阅读也不能完全被网络阅读替代。

网络阅读迎合了社会的快节奏特点,为阅读者提供了快捷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属于快餐消费品。但阅读有深浅之分,网络阅读获取的是浅层次的信息,是不深入、不全面、不连续的。传统的纸质阅读是连续的、全面的、深入的,其依靠纸质的厚重给予阅读者一定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网络阅读依靠其简练的表述在一定领域提供了读者需要的信息,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读者思维的拓展。同时,不能否认的是网络阅读可以提供更加形象生动的信息,能够给予阅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这是纸质书籍阅读难以超过的,无论文字如何精炼和生动也无法给予阅读者视觉上的感受。

网络阅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代表了新时代的阅读倾向。书籍阅读是悠久历史沉淀的传统产物,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方面和问题来评定孰好孰坏。无论是传统纸质阅读还是网络阅读,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至于其中存在的缺陷,广大的读者还是要进一步的明确和规避,大学生要看清利弊,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选择最为合理,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3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导读工作

图书馆的建设对于大学生获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具有很大意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阅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多领域、多环节、多形式的特点。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明确大学生阅读需求的转变,为读者提供质量更好的导读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工作来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阅读范围,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第一,加大资源投入,通过一系列多元化、多形式的有效活动来开展导读活动。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大赛、知识竞答、沙龙聚会、读书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开展。

第二,按照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图书馆的资源配置,在保证纸质资源供应稳定的基础上增加丰富多彩的电子资源。在这个问题上,精准地掌握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转变是十分重要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定期地进行调查。

第三,制订符合大学生实际的网络阅读计划,杜绝阅读的盲目性和娱乐性。该措施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点。第一,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网络阅读的兴趣,切实实现书籍阅读和网络阅读的完美结合。这种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树立的,需要校园氛围等外界环境的共同影响。图书馆应该设立电子阅读平台,构建电子资源数据库,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进行引导。第二,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要目标明确,部署精准。网络上的信息相对复杂并呈现出多样化。大学生要在阅读过程中以积极的情绪去应对,看清利弊,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获取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

4 结 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图书馆导读工作的相关措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上阅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需要大学生客观看待,选择最为合理的方式去获取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熊俊超.网络时代的阅读与导读[J].图书馆论坛,2003(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168

G252

A

1673-0194(2016)10-0240-01

2016-04-02

猜你喜欢
阅读者纸质图书馆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图书馆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