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2016-12-30 07:49金红兰
上海管理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本科生思政工作

金红兰

(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 延边 133000)

新媒体背景下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金红兰

(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 延边 13300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大范围使用,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的网络教学模式逐渐新兴起来。思政教育作为一项较为特殊的课程,一直被高校高度重视而学生缺乏兴趣去深入探讨。本科生作为高学历群体,学校对其的思想道德高度以及对国家发展的认知水平需做较高要求。依托新媒体平台,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对改变传统思政教育的被冷落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网上思政教育这一新兴模式在高校的大力支持和专业的管理人员的建设之下,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和指引本科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本科生;数字化时代

前言

在传统本科生班级思政教育工作中,由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一些曾经较为尴尬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如:单一的教育环境不能满足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等问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工具进行较为更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工作。由于新媒体的运行也是基于现实生活的虚拟环境,所以在新媒体上进行的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在对传统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研究后,通过延边大学医学院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个案来探索研究新媒体在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对教育工作的影响,以及对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利弊。

1 新媒体时代背景的概念与特点

1.1 新媒体时代主要概念及内涵

新媒体时代并没有固定的界限,主要根据时代中媒体的传播工具的变化来区分。对于新媒体的重点则是在于一个“新”。“新”媒体的变化一直紧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工业达到信息化时代的现在,新媒体也就是在特指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数字化媒体为媒介的媒体。

1.2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现今的新媒体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个人媒体。从最开始专对精英报道的精英媒体到与大众切实相关的大众媒体再到现在的个人媒体,新媒体将个人媒体推向了主流。现今的新媒体具有自主性,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接收方可以根据自身对其的喜好程度进行传播或者批判,符合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的特点。其次,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在处于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的信息即时性使得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并进行交互,符合人们对信息快速获得的渴望。并且,现今的新媒体所具有的虚拟性,有利于大学生切实表达自身想法,自由地展现自我形象。

2 传统本科生班级思政教育途径的瓶颈

2.1 单一的思政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

传统的本科生班级的思想教育方式多为通过辅导员带领、本科生院的院系管理的单一形式的教育方式来对本科生进行思政教育。但是,我国的本科生由于年龄、阅历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在进行思政教育时,相同的教育产生的作用有限,不能切实地推动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本科生的多元化特点使得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本科生的教育需求,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够达到多元化的水平,不利于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时限制了本科生自由的发挥个性,抑制了本科生更快的发展。

2.2 面对面的思政教育形式已不能满足本科生培养方式的需要

面对面的传统本科生思政教育形式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弊端。本科生的教育多为大课程培养方式,授课老师在进行教导时,往往面对几十数百的学生,完成平时的教学目标都很困难,更谈不上因材施教了。因此在进行本科生思政工作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局面。此外,面对面的思政教育工作在面对外出实习的本科生时,由于本科生分布在不同地方进行研究或实习,很难将理应授课的学生聚集在一起。

2.3 有限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与日益扩大的招生规模存在矛盾

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本科生的招生人数不断加大,日益扩大的本科生人群需要更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进行思政教育。但是,有限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一直没有得到充足的补充,甚至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延边大学医学院2013年招本科生479人,比较于2010年增长了10%的招生人数,但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人数并没有明显地增加,大大加大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也导致了有限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与日益扩大的本科生招生规模的矛盾恶化,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迫切需要探索出新的实效性强的思政工作途径。

3 本科生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3.1 新媒体在本科生班级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本科生群体对吸收先进文化和技术的意识较高,能够迅速接受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而对于本科生群体而言,他们能精确地利用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的便利,有效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各类资源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本科生群体是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群体,主要特点表现为高学历性,而高学历又令其有着较高的独立自主性,对事物的分析更为理性,不盲从。调查显示,本校所有本科生都拥有手机和电脑,可见电脑、手机等媒体已经成为本科生群体不可或缺的学习和生活的工具。有73.8%的人每天使用互联网。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等媒体和利用互联网的频率与年龄和年级均存在一定的联系。如表1所示。

表1 互联网使用频率与年级、年龄之间的相关分析

调查研究表明,年龄和年级的差异对互联网的使用率有较大的影响。年龄和年级对互联网的使用率均成正向相关,0.137**和0.145**均大于0.01,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互联网的使用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由于高校培养本科生方式的特殊性,利用新媒体手段来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是相当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高年级本科生来说,长期在外参与各类实验和实习以及各类科研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提升自我的方式,因此这些高年级学生无法接受到面对面的思政教育,通过便捷和实时的新媒体手段,会改善传统思政教育遇到瓶颈的尴尬状态,也能使许多长期在外学习的本科生接受到更多的思政教育。

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流行下,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本科生运用新媒体的目的日趋多元化,以查阅资料学习为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许多本科生通过互联网浏览国际国内新闻,也展现了当代学生对世界局势和国家发展的关心。思政教育从学生常用的新媒体着手,将会产生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表2为延边大学医学本科生利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以及相应的比例。

表2 延边大学医学本科生利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和所占比重

从表3可看出,本科生的通信方式也逐渐转为以新媒体为主,电话、约会聊天等为辅的形态。而且,选择新媒体的人更倾向于利用QQ、微信聊天工具,这两类聊天工具占新媒体的比例分别为64.3%和44.6%,少部分人选择人人网等微媒体平台。

表3 延边大学医学本科生通信方式的选择和所占比重

从以上数据均可看出,新媒体在本科生的学习、生活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合理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能够改善思政教师少、教学方式传统的现状。而且,依靠新媒体传播消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开放的本科生课堂和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也能大大减轻,加强对本科生班级的管理。

本科生的班级管理模式相对松散,相对于初高中的班级,无固定的指导教师,辅导员也很少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本科生班级难以集中,凝聚力较低。而新媒体平台在本科生班务即时下达通知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显示,95.3%的本科生班级拥有专门的消息下达的微媒体平台,以网络平台为媒介的即时消息的通知不但为本科生群体提供了固定便利的消息来源,提高了集体凝聚力,也为学校减轻了教职工数量短缺的负担。表4提供了微媒体平台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表4 班级即时网络通信平台在班级中的作用

由表4可见,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能够有效改善本科生班级难以集中的问题。且微媒体平台在信息通知和交流班务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各类网络通信平台加强了班级同学间的联系和交流,更能体现思政教育中展现的人文关怀。当今新媒体的即时性的作用不可估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和即时,为思政教育在微媒体平台上的教学提供可能。

辅导员在本科生的学习生涯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据调查,有68.5%的本科生认为同辅导员的交流最为密切,有70.1%的学生认为在学习生活方面受到了导师的较大影响。由此看来,提高本科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思政教育的顺利进行。在辅导员群体中,学校需传播正义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辅导员的思想精神素养,端正导师教学和工作态度,为学生树立好的标杆。学校发动辅导员一同致力于本科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当中,扩大思政教育在本科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本科生中的指导作用,排除思政教育不受学生重视的阻碍。辅导员年龄层次跨度较大为思政教育的网络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年轻的辅导员对新事物有好的接受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迅速融入到互联网科技迅速发展的大环境氛围当中,年龄偏大的辅导员对网络通信设备的不了解和排斥心态阻碍了思政教育的广泛传播。改变年龄偏大的辅导员对互联网的排斥心理和鼓励其学习互联网和融入高科技生活是相当关键的。保证领头羊的高素质,便能确保本科生群体能够向着更高的思想层面和更为端正的价值观发展下去,对整体自身的发展,也是一种质的飞跃。

3.2 本科生思政教育新形势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得以不断地推进,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的本科生招生人数在逐年的上升。而与此同时,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那便是专职的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扩充速度远不及本科生的扩招速度。这样一来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难度就大大提高。调查显示,延边大学医学院现有本科生2000余人,本科生的毕业人数也由2001年的198人上升至2014年的474人。而专职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13人,师生比达到1:154,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形势十分严峻,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可行的途径来解决此问题。

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平台能有效改善思政教育教师不足的现状。采用网上视频教学的模式一方面能够改变思政教育无法贯彻到底的现状,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选择听课时间,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网上教学模式需要科学的考核方式,记录每个学生的听课次数,并在课程下设置相应的作业,双管齐下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本科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面以及深入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因此,本科生必须把自己的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自己的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由此造成了本科生思政教育时间分散,内容浮于表面的不良后果。另外,高校专职于本科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者的人数实在与本科生人数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造成了高校中存在很多非专职的思政教育人员。这部分人员由于自身的职业限制,难以进行集中的、富有针对性的本科生思政教育。此外,进入本科生学习阶段,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规划,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课余时间投入到计划之内的活动中,因此,对于思政教育,他们并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表5 延边大学医学本科生课余时间的安排情况

由上表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本科生对于课余时间的安排有着极强的目的性。他们并不愿意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思政教育上,恰恰相反的是,他们会把时间用作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物质文化需求。这也是本科生思政教育中一个不能被忽略的细节。

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到本科生的生源素质存在极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造成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本科生所接受的思政教育的程度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政治诉求、精神信仰、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有的学生目标明确,思想深刻,办事沉着冷静;也有学生行事鲁莽,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对于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新媒体成为当前宣传媒介的主体部分,各种传播媒介均向新媒体领域转型,这一潮流趋势也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旧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漏洞,对思政教育的时代进步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思政教育因其教育内容与科学文化课程的内容无法相提并论,在以往不能引起本科生群体的重视,教学时间少,教学目标达不到。而新媒体媒介和思政教育结合后,思政教育工作便可在不影响本科生基础专业课程外的边角时间和网上空间来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在空间、时间上都避开了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矛盾冲突,这种教学形式侧重点的改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大进步;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政教育不能合理调配本科生的空闲时间,教学方式只能采用短时间的课程教学,之后采用讨论的形式和撰写学习心得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粗略评价。单一的教学模式、仓促的教学时间以及粗略的评估方式均导致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不重视和敷衍态度。本科生忽视对自身思想的深化是当前普遍的现状,太注重于专业知识的探索而忽视了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这是相当危险的,在遇到不可预知的事故时,这一群体的思想容易受人控制,失去判断对错的能力。利用互联网的通信手段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传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和相对独立的认知水平。但是互联网消息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也为思政教育的网络传播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相对于浏览感兴趣的体育或娱乐新闻,思政教育在学生中的地位较低。利用好网络传播这把双刃剑,净化网络环境,为大众营造一个健康和思想向上的网络环境,这样的网络氛围才能有利于思政教育在网络上的长期生存,扩大影响。

3.3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从下图可看出,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正在不断增多,网络覆盖率也在不断增加。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网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并熟悉互联网的作用,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占我国网民总数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0%。

图1 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互联网的便捷和快速在年轻人群体中深受欢迎,而本科生作为高学历年轻人群体,对新事物的学习和融入其中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思政教育网络化的趋势是不可扭转的。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上无限的学习资源充实自己,这为思政教育网络化提供了好的范例和发展方向。通过建立微媒体平台,在为学生提供相应专业知识的资料时,采用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政教育,设置教学目标,并督促学生按时定量完成。大力传播积极先进的思想,一方面净化复杂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即时向学生传播国家政治动态和大力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网络的即时性提供了最新最实时的消息,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的发展方向以及学习领导集体的先进思想,这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所不能提供的。学生在了解到国家动态之后,更能根据社会走向确定今后的工作发展方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通信平台发展思政教育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盲目跟风。根据学校的发展实情,如,发展网络平台的技术人员的数量、思政教学老师的数量、学校硬件设施等来发展网络教学模式。建立网络平台改变思政教育模式需要精益求精的平台创新和高质量的管理水平,才能提高学校网站在学生中的公信度,从而才能保证网络教学的活力。

4 新媒体背景下本科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对策

4.1 强化网站建设,建立新兴资源共享、交互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消息传播的便捷性,从学生常用的媒体平台着手,建立完善的网上教学或宣传的体系。组建专业的计算机团队,强化对学校高校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当今的媒体时代是媒体信息化、轻量化的时代,其脱离时空界限,不受具体个体问题影响的特点,使其与传统的中心传媒有着根本的不同。本科生思政工作在当今新媒体轻点重面的时代下想要完成转型发展,扭转高校本科生思政教育落后的趋势,抓牢新时期思政工作的强势发展苗头,就必须树立新媒体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第一,需要建立角色转换的新媒体意识,褪掉思政教育部门以自我为中心点的教育传播模式,拉平教育部门与本科生之间的关系高度。如今的媒体不再是传统的舆论引领者的大哥角色,更多的是由资源提供型向平台提供型转变,并且这一转变将在短期内完成。青年群体成为一个整体面在媒体平台上扩散生长,成为舆论资源的主体,不受媒体限制。因此要将思政教育植入到本科生整体的信息传播结构中去,必须依靠新媒体,必须树立以新媒体平台为中心,建立新兴资源共享、交互平台的科学发展观念;第二,高校思政教育部门要树立积极寻找新媒体发展契机,深入创新新媒体机制,建设本地化新媒体平台的科学发展意识,强化思政工作的网站建设。新媒体是在互联网深度化体量轻量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据各媒体实际应用环境的不同产生本地化差异。因此高校本科生思政工作对新媒体平台介质的引入需要完善其运转机制与本校本科生工作规程的有机融合,加入本土特色;第三,本科生思政工作科学发展,指的是平台创建思路的完善与运转机制的制定,信息资源的流转与信息监管系统的结合。处于发展颓势的本科生思政教育,不能够一味地追求平台体积和资源量的增容,还要保证平台上的思政信息质量健康向上,不受恶意信息的侵蚀,确保高校本科生思政资源的良性传播和发展。

4.2 利用移动通信终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模式

当今各类新媒体平台均逐渐开发了留言、评论等互动形式,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利用移动通信终端,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管理者能更为便捷和实时地与学生交流。摆脱传统的一对一单向互动模式的限制,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互动方式。设立专门的学生交流版块,学生能在其中交流心得体会,并能为网站建设提出中肯的意见。设立专人管理交流平台,及时回复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吸取其中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思政教育网站进行适当的完善。学校需抓住QQ、微信、微博等在移动通信终端使用率较高的微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建设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思政教育微媒体平台,加强互动窗口的建立和及时与学生间沟通交流都是必须的。建立平台的权威性,需要选择有沟通能力的管理者同学生进行交流,由于微媒体平台的隐蔽性,互动平台会经常发生有学生发表过于偏激的言论的状况,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被管理人员发现并需要有社交经验的人机敏地应对,既能用良好的态度和说话方式缓解学生的不满,并能在本科生群体中建立威信,从而扩大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为学生传播正义的思想,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3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完善网络平台监管体系

互联网进程的加快使媒体信息资源源头的隐蔽性提高,媒体氛围存在不和谐因素。在新传媒时代,媒体平台的资源不再像以往一样由中心媒体提供并进行有效监管,而是变为各终端为主体的资源上传共享型。这种情况下,对信息资源甄选和限制的监管机制就存在漏洞,并逐渐被碎片化,因此健全网络平台监管体系,营造和谐有序的媒体氛围才能使新媒体背景下的本科生思政工作和谐有序进行。一是微信朋友圈的广泛影响力有利有弊,对某些颓废、不健康思想的流通推波助澜,使思政教育受到冲击。加强本科生思政工作微信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来杜绝思政媒体气氛的低迷,因此,完善网络平台监管体系是相当重要的。设置较高的发帖或文章要求,对于传播消极思想的文章在初审时便不能给予通过。实时关注思政教育平台的动态,杜绝传播消极思想的言论猖獗,一旦发现需立即采取相关措施。保障思政教育网站或微信平台的安全性,降低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二是扩充思政工作媒体资源的内容和趣味性,使思政媒体平台自成体系,营造出本科生群体接受思政教育时寓教于乐的气氛。如微信、微博新媒体平台上本科生思政活动的举行、投票、趣味竞赛等形式,扩大思政教育平台在广大学生间的影响力。

4.4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平台建设是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方式革新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比肩生产力工具,但在其背后影响思政教育路线和未来发展趋向的核心因素是思政工作队伍本身的构建与自我完善,这一问题在现实层面就是思政工作队伍的思想层面和工作素质。思政工作队伍作为本科生思政工作的实施者,思政教育的先锋,是处在培养本科生思想觉悟和意识第一线的位置,工作队伍的思想素质建设直接决定国家思政思想由上至下的层层传递通畅度,影响本科生群体对思政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思政教育的自愿度。加强本科生思政工作队伍建设要从三个方面做起,其一,提高思政工作队伍成员的思想意识,引导他们向全国思政教育前线靠拢,第一时间接受新媒体体制下的人才思政新思想。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思政工作开展思想进化有推动作用,很多在旧传媒时代没有得到长足发展的思政思想在新媒体时代有了可以赖以生长的土壤环境。思政工作队伍需要对这些新生长出来的符合新媒体时代特质的新型思政工作思想加以学习,保持思政思想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先进性、时代性;其二,开拓创新思政工作队伍成员的工作方式和思政教育运营体制,加入新媒体元素,创生出适合新媒体时代推广思政教育的新途径。思政工作队伍在当今传媒大环境下的网络化程度不深,开展思政工作仍然集中在旧传媒介质如报纸、电视等,相关的本科生思政教育培训也没有结合网络平台实现课程资源视频化,工作效率受到传播工具的牵制。因此要革新思政工作队伍的工作手段,大力构建高校官方思政微博、本科生思政微信公众号,用新媒体平台的工作方法与广大本科生群体对接,加速思政教育的普及;第三,思政工作队伍的成员素质的重心应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而转移,当今思政工作对网络新媒体的严重依赖要求思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新媒体操作技能,如微信公众号的日常维护和运营,专门负责进行新媒体思政工作这一方面工作的开展。

5 总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为本科生的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有利于将思政教育的思想理念向全体学生传播,更能创新出更为精细的评估方式。但是网络环境的复杂性造成的阻碍我们不能忽略,提高思政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本科生导师的思想水平均能对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态度产生好的影响,从而降低网络教学的负面影响。提高全校师生的整体思想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合理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需要有专业的网站和微媒体平台的管理者,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动力,大力培养思政专职教师和网络教学双管齐下,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 李晶. 新媒体传播方式快速创新与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策略研究[C]//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学术年会. 2014.

[2] 何东, 李士保. 网络化背景下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新工具的一点思考——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媒体条件下推进思政工作发展为例[C]//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学术年会. 2014.

[3] 白澍. 新媒体时代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探析[J]. 陕西教育:高教, 2015(8):70-71.

[4] 胡卫东, 曹庆新, 刘珊珊.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J]. 辽宁经济, 2014(9):87-88.

[5] 赵四学, 刘修文. 新媒体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与方法探微——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为例[J]. 山东青年, 2015(7).

[6] 李晶. 媒体传播方式快速创新与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策略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2):52-55.

[7] 叶慧燕, 秦琴, 刘龙伟. 手机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8] 陈博. 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教育路径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2).

[9] 郑承军, 王芳, 李秋实.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5(5).

[10] 王云.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策研究[J]. 中国报业, 2012(10):64-65.

The Status quo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s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Jin Hongla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large-scale use of smart phones, the new media platform as the carrier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model gradually emerg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more special course, has been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to the lack of interest in students to explore in depth.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 a highly educated group, the school of i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height and the level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needs to do a higher demand. Relying on the micro - media platform,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r - reaching significance. The new model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healthy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guiding undergraduates to set up correct values under the strong support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New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Digital age

G412

A

1005-9679(2016)06-0108-06

金红兰,延边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本科生思政工作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不工作,爽飞了?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选工作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