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市公交发展对策研究

2016-12-31 05:51同晓文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西安710061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城市公交公交线路公共交通

同晓文(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西安 710061)

西安市城市公交发展对策研究

同晓文
(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西安 710061)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中心城市,随着近几年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发展城市公交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根本手段。本文从西安实际出发,分析了西安公交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西安城市公交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对改善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西安;城市公交;对策

0 引言

城市公交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体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中心城市,这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城市道路的建设和交通管理已经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交通拥堵时有发生。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中之重。

1 西安城市公交发展概述

近年来,西安积极推进交通一体化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007年9月,市政府颁布了《西安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扶持政策和便民举措,政府财政投入明显增大,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公交线网布局和车型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市民乘车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止2016年底,共有公交企业 23家,营运车辆7 555辆,从业人员23 905余人。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基本适应了城市迅速扩张和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有力支撑了西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城市公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燃料价格不断上涨,公交企业人员工资、车辆购置和维修等费用逐年增加,加之受维持了十年多的低票价运行等价格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市公交行业与前几年相比,营运收入增长幅度赶不上成本上升幅度,价格与价值呈现严重背离,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甚至亏损。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受公交IC卡五折优惠政策影响,民营公交线路经营效益下滑严重。2007年西安市97条公交线路实行IC卡五折优惠政策,受到市民普遍欢迎。然而公交线路部分客流又出现避乘非刷卡公交车出行的趋向,刷卡公交车乘车拥挤,高峰时段、节假日期间几乎“挤爆”。而135条非刷卡公交线路客流则明显下降,收入减少,尤其是民营公交线路客流平均下降10%,每年减少营运收入9%。

二是经营成本增长过快,难以控制。主要是劳动用工费用及车辆购置、维修费用连续大幅上调,企业难以承受。自2007年以来,市公交总公司人员工资每年按照15%递增,目前驾驶员平均达2 710元/月;民营公交企业驾驶员工资从月均1 300元上升到2 100元,涨幅超过60%;车辆购置、维修等费用亦随着物价波动不断上升,企业逾发难以承受。

三是城市公交服务价格长期低价位运行,价值和价格严重背离。我市城市公交实行政府定价原则,1990年、1992年、1995年、2000年已先后经历了四次公交票价调整,然而截止目前已维持了十多年,历经两届政府,票价却一直再未做调整。企业受市场规律调控十多年来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公交企业既要执行政府定价,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维持自身生存。票价(收入)与经营成本(支出)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公交企业自身难以负担,简单再生产难以维持,已成为影响公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四是民营公交企业出现不稳定因素。目前,我市民营公交企业一线司乘人员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收入偏低的现象。与国有公交企业司乘人员每天工作8个小时相比,民营公交企业司乘人员每天工作达 12-13小时;工资水平,驾驶员平均为2 100元/月,乘务员则为1 100元/月,均低于同行业国有公交司乘人员的工资水平(国有公交驾驶员平均为 2 710元/月,乘务员为1 390元/月),更与全市社会年平均收入相差 5 000-8 000元,造成民营公交企业司乘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因驾驶员缺员(目前缺员近600人)已导致每天近 400辆公交车停驶,直接影响了群众的出行;由于司乘人员流动大,企业难以管理,对运营安全也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近期民营公交司乘人员受当前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要求企业增加工资待遇的呼声日渐增高,并私下串联,声称企业若不能满足增加工资的要求就将停运,严重影响了行业稳定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3 发展西安城市公交的对策

城市公交是公益性事业,应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政策扶持、优先发展、有序竞争、方便群众”的原则,不断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完善公交配套设施建设,推广普及节能环保型公交车;深化公交行业体制、经营机制改革,强化企业安全监管,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构建国有企业主导、集约规模经营、适度引入竞争的公交客运市场格局。

3.1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项目建设

根据西安市交通出行现状,深入研究公交经营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和行业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将城市公交作为当前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项目工作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西安“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逐步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畅通、高效、安全、环保、公平、和谐的城市交通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资源环境压力,努力实现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管理更规范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力争“十三五”期末,通过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项目,实现以下发展目标:一是市区70%以上人口居住和就业集聚在公交走廊两侧;二是公交出行占全方式出行的50%以上(含地铁),公交分担率达城市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的70%以上;三是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BRT或专用道系统)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与其他运输方式便捷换乘”的一体化城市客运体系;

3.2加快公交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费用监审核定和政策性亏损补贴机制

为有效解决公交行业中出现的承包经营、高额回报等经营模式造成企业承担的风险大甚至出现经营亏损,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服务质量及安全运营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建议通过3-5年的努力,鼓励和引导企业以线路为依托,以经营权到期为契机,以资产重组为手段,进一步加快企业经营组织机构调整力度,转换经营机制,逐步消除承包经营,以“包”代管,“定额投资、固定回报”等不合理的经营模式,实现企业公司化经营管理,真正建立企业与投资人、企业与司乘人员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费用监审核定和政策性亏损补贴机制。一是由市物价部门牵头,按照监审核定的成本由市财政给予足额补贴;二是由国有公交企业提出每年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计划,经成本监审机构核定后,所需资金纳入市财政补贴计划。

3.3理顺公交管理体制,加强公交规划

在借鉴其他同类城市公交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推进公交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先分散于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划归交通部门统一管理,依托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加强具体的行业管理,整治规范公交营运市场,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公交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充分考虑我市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需求及人口、产业分布等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科学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在对城区交通现状、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通筹考虑“五区一港两基地”及西咸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公交线路向城乡结合部、经济组团、新建小区和城市功能区延伸,重新调整确定公共交通结构、线网分布、场站布局等公共交通规划实施方案,逐步实现公共交通的城乡一体化。

3.4结合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公交线网

根据 《西安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五年行动计划 (2014-2018)》,以地铁线路为切入点,以建成投运的公交枢纽场站为节点,按照减少复线、抽密补疏、提高运效、保障出行的原则,通过撤线、缩线、改线、开线等方式,合理配置公交线路资源,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换乘接驳。一是开展地铁沿线地面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减少线路重复,合理布局公交线网结构。二是结合市政府出台的《西安市常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根据公交场站建设情况,做好公交线路开通调整工作,重点解决“五区一港两基地”及沣东新城等城市新区公交线路不足问题,增加大型社区、客流量集中地与地铁站的公交连接,方便市民出行。

3.5积极推进公交智能调度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快城市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世园会350辆及现总数900辆公交车实现智能调度基础上,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对其余3 697辆国有大型公交车安装智能调度、视频监控、GPS终端等设备,逐步形成全市公交行业监控及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和公交总公司调度中心及各分中心,全面实现对公交车、出租车的智能灵活调度和动态监管,增强应急指挥处置能力,为公众出行提供方便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为缓解公交场站建设难、停车难矛盾,确保公交行业“十二五”末实现 70%车辆进场停放的目标任务,应该继续加大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其规划布局应纳入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并根据城市客流发展需求、公交车辆增加等因素,逐步增加划拨用地建设公交保养场、枢纽站和停车调度设施。

3.6加大转型力度,维护民营公交行业稳定

我市公交一直延用2000年制定的票价,至今未做调整,近年来,由于燃料价格、劳动用工费用、车辆购置、维修费用等经营成本大幅增长,公交企业特别是民营公交企业的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部分企业无力经营,投资人得不到回报,民间资本参与热情逐步降低。为维护行业稳定,需要积极推动民营公交向微型公交转型工作,通过对民营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支持实施无人售票和刷卡,不断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同时通过线路延续经营和车辆更新工作,不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方便市民出行。

4 结语

发展城市公交是西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安建设一流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必要举措,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是符合西安实际的交通发展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长明.我国二手房地产交易价格风险的核算[J].统计与决策,2014(1).

[2]徐达文.海南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3]赵长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J].物流技术,2013(7).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7.124

D631.5

A

1673-0194(2016)17-0215-03

2016-07-26

猜你喜欢
城市公交公交线路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城市公交客车弯道行驶油耗优化方法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青岛至莱西全国首条纯电动城际公交线路开通 移动的环保“箱” 绿色出行有保障
杨传堂主持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联合配置短驳道路公交线路的方法
R218普利司通城市公交专用轮胎新品
最美公交线路上的“最美司机”
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工程建设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