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形势下我国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

2017-01-01 05:29
国防 2017年7期
关键词:安全观战略目标外交

齐 亮

略论新形势下我国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

齐 亮

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是国家层面边海防安全战略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国家边海防建设的总牵引。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遵循国家周边外交基本方针,与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相一致。

国防建设 边海防安全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对战争全局有重大影响或对达成战略目的有重要意义的打击或防卫的对象,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战略上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新形势下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从战略层面规定着边海防建设重大问题的路径规划和指引,努力建成与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努力降低并有效管控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面临的威胁,维护国家边境沿海地区和海上安全与发展利益,支撑国家经略周边和建设海洋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新形势下,确立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以下考虑。

一、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要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

习主席指出,边海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并强调,党要领导全局协调各方,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不是孤立的,应围绕着边海防安全威胁与国家利益拓展的战略需求,服从服务于新形势下国家总体战略目标。

坚持以国家总体安全观为指导。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战略高度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安全的理念,对涉及国家安全的边海防领域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必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建设,是国家重托、时代使命和政治任务。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边海防建设。新形势下,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向“脖子”以下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加强边海防体制机制转换和顶层设计,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主席的要求为依据,统筹、协调边海防保卫、建设和管理资源,使边海防成为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坚定守护者,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和长治久安。

坚持以维护国家主权权益为根本。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关系国家发展稳定大局,也牵动国内民众感情,是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确立要关切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个问题上,习主席强调,“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寸也不能丢”“老祖宗留下的地盘不能搞小了”“决不会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会拿国家的核心利益做交易”。边海防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职责是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防范和遏止入侵、挑衅、蚕食、侵略等行为,其最高准则必然是国家主权权益至上,国家领土和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我们要始终恪守这一准则,怀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坚决同损害我国主权权益的行为做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另外,边海防安全战略要从服务支撑国家利益拓展的强劲需求,为军事力量“走出去”、维护海外利益提供战略依托。

坚持以陆海兼顾为统筹。习主席指出,要统筹陆海两个战略方向,使之相互配合、协同推进;要稳定西北以利于经略东南;要避免多点升温,防止腹背受敌。从历史的视野来审视,我国古代国防的主要方向和战略重心在陆而不在海,战略思维局限于重陆轻海;近代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海上、陆上两面受敌之势,清朝廷虽然确立了塞防海防并重的策略,但实际上力不从心、两面受制、顾此失彼。从时代的视野来审视,我国已进入从陆权国家向陆权海权兼备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走进海洋、经略海洋、维护海权、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国家大战略。习主席全面统筹国家各方向重心的战略思想,核心是把稳固西北作为“先手棋”来下,把经略海洋作为重心来筹划,着力营造对强敌两线反制的战略态势。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更是要着眼国家发展新方位,明确对陆对海一体、稳定与拓展平衡、既依托本土又坚定不移走向海洋的新时代新方略。

二、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要遵循国家周边外交基本方针

习主席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周边治则能共享太平,周边乱则难独善其身。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新形势下,从国家外交全局看,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要遵循国家周边外交基本方针。

坚持以“周边是首要”为目标定位。习主席指出,要坚持“周边是首要”的定位,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外交安全是边海防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应强调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的要求,着眼周边外交基本方针,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

坚持以“合作、互利、共赢”为战略基点。要切实加强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我国发展与广大周边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要有利于推进周边外交,增加我国和广大周边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以及切实加强务实合作;有利于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最终达到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互利、共赢”的目的。

坚持以“睦邻、安邻、富邻”为任务牵引。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任务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施边海防安全战略,切实落实好正确的义利观,做好对周边国家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维护我国的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

三、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要与新形势下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相一致

习主席指出,积极防御根本在防御,要义在积极。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调整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为边海防部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指明了方向,也为边海防战略目标的确立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持以遏控危机打赢战争为首要。习主席以宽广的战略视野和深邃的战略思维,对周边安全形势作了精辟分析,深刻指出:美国是影响我国安全的最大外部因素。多年来,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我国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更加凸显;周边一些国家倚美制华倾向明显,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扩大化、联动化和地区化趋势日益明显;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坚决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历史上,我国领土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百姓被欺凌,边海防羸弱、无力抵抗是最直接的原因。我们要着眼遏控危机、打赢战争,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搞规划、抓建设、谋发展。只有铸牢“打赢”的基石,边海防才能成为平时发挥“侦察预警”功能的前哨阵地,临战迅速前出的出发阵地,战时能够提供强力支持的后方基地。

坚持以强化军民融合发展为核心。把军民融合作为兴边之举、强边之策,积极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边海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一是统筹规划。抓住国家边境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军地统筹搞好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等建设规划,共享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物流体系等行业资源,努力建成边境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板块”、保障各个方向稳定的“安全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示范区”。二是统合力量。充分发挥各级边海防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构建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陆军边海防和海军、空军部队为骨干,以公安和武警边海防部队、民兵力量为补充,以边境沿海地区浅近纵深主力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为支援的边海防力量体系。三是统一政策。会同各省级政府制定完善军地需求提报、协调对接、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法规机制,细化且明确边海防各类事务的性质、责任、权利、义务等内容,并制定各级配套完善制度规定、奖惩办法,积极推进边海防由“多头管”为“统一管”、由“分散建”为“一体建”。

坚持以支撑战略利益拓展为重点。习主席指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也确立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重大战略,这些都是基于实现民族复兴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着眼未来主动布势、拓展战略利益的深谋远虑。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海外利益和设施越来越多,战略通道受制于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国家战略利益拓展的重要依托,边海防要为“走出去”提供安全保障责无旁贷。我们要加大对海外利益的关注,将维护主权安全和支撑利益拓展统一起来,全局谋划、重点建设,为更好地“走出去”创造条件。

[1]《总体国家安全观读本》编委会. 总体国家安全观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胡东霞)

E25

A

1002-4484(2017)07-0079-03

作者:齐亮,边防学院教研部边防理论教研室,讲师,中校

猜你喜欢
安全观战略目标外交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若干思考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