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教育思想对当代军校教育的启示

2017-01-01 20:08张丽娜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严复军校思想

张丽娜,郭 凯

(1.军事交通学院 政治部,天津 300161; 2.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 300161)



● 教育训练 Education & Training

严复教育思想对当代军校教育的启示

张丽娜1,郭 凯2

(1.军事交通学院 政治部,天津 300161; 2.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 300161)

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严复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从严复教育思想的架构、教育思想的实践两方面入手,提出严复教育思想对当代军校教育的启示,并给出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创新科学教育方法、加强教员队伍建设的实践建议。

军校教育;教育思想;严复

严复是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维新思潮与运动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在他的思想中,既有求富、求强的民主主义关怀,又有理学的实践品格;既有传统思想的烙印,又深受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严复既是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又以进化论呼吁社会转型,尤其关注军事领域变革,提倡通过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加强海军建设。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1]

1 严复教育思想的架构

严复所处的时代八股盛行,国外留学归来之后,他深感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为此,他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国外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他强调要在教学中运用西方科学的治学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反对死记硬背,通过学习开发学生智力,做到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严复结合斯宾塞、洛克、卢梭等人的教学理论,提出了教育目的论、三育论和教育救国论的思想。

1.1 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任何教育都是围绕培养什么人展开的。在严复看来,中国传统的教育目的论是“中国自古至今,所谓教育者,一语尽之曰:学古入官已耳”[2]282,在传统教育中,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知识分子常常把教育作为当官发财的手段。严复引用西方的人才观,认为“陶冶人才者,凡以国家之用而已,凡以为人主之所取任而已”[2]1260。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培养充当统治阶级工具的官吏,而是让每个人明白对社会、集体和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按照社会分工要求,从事“农商工贾之业”,按照自己的劳动付出获得收入。严复主张通过教育使人具有辨别真伪的理性认识和获取真理的能力,为做文明人做准备。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养成“自求知”“自求能”的素质,成为“有用可乐之身”,教育才获得了成功。严复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人成人、立人、达人;使人成为真正的国民、公民,能够实现自立、自治;同时,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第二天性,祛除人性中的黑暗与烦恼的过程。而对“人”的具体要求,基于当时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肩负着“保种进化”的时代使命,有着鲜明的时代政治色彩。

1.2 三育论

三育论是指德、智、体全面教育论,是严复教育思想中的主导教育观。严复在《原强》中指出:“益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狭义之强。”[2]18要根据中国人的现实情况,“统一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2]27这3项改革措施,既是严复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他为当时中国病症所开的药方,这3项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鼓民力是指加强体育锻炼,讲求卫生,提倡优生优育,禁止对身体有害的风俗习惯,如抽鸦片、妇女缠足等;开民智是指废除封建传统的训话注疏、词章小道、宋学汉学、科举八股等,取而代之以西学,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民德是指提高民族道德修养水平,引进平等、自由、爱国等西方伦理范畴和社会公德。严复的三育论和其教育目的论一样,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此时严复的思想如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将希望寄托在教育,希望先知先觉者加强教育,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形态,最终改变社会,这种思想具有时代局限性。改变社会意识要通过致力于生产力发展,改变生产方式,进而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以社会意识的方式来改变社会,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1.3 教育救国论

严复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张通过普及教育唤起民智以解决社会问题。教育发达了、人们觉悟了、意见正确了,社会就进步了。在《救亡决论》中,严复以封建教育为批判对象,提出废除科举制度,办新式学堂,教育以西学为主。否定封建教育主体的严复提出教育救国的重要改革内容。封建教育培养的是封建顽固派接班人,“秀才无不能做之题,宰相无不知之事”,空有夸夸其谈之舌,手无缚鸡之力。当时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富家子弟,穷人根本得不到教育的机会。在《与外交报主人书》中,严复反思洋务教育,构建了教育建设蓝图。在惨遭列强瓜分的旧中国,改造现成的洋务教育事业被严复认为是有效的手段,通过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更新国人思想观念,中国将摆脱危机走向新生。严复认为,洋务运动前期要做种种布置和准备,必须以国民的高素质为基础,否则无论新政有多大理想和目标,最终必将走向失败。严复强调以教育为主,反对使用暴力革命拯救中国,“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之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2]1550呼吁以缓和渐变的教育作为救国的主要途径。

作为清末时期极富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严复深刻地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一切教育都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他效仿西方国家,重视教育、大兴办校,除了在北洋水师学堂任教20多年外,还助力北京通艺学堂、天津俄文馆等办学。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可以被视为严复的首创。

2 严复教育思想的实践

严复主张科学教育,即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倡导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普及科学知识,驱除愚昧无知。具体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2.1 倡导科学的教育内容

在严复看来,一个人应具备古汉语、外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本知识。近代中国国民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自然科学知识教育,这也是政治上变法图强的基础。严复对自然科学给予了极高的定位,认为自然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基础,“一理之明,一法之立,必验之物物事事而皆然,而后定之为不易”[3]45。因此,严复认为,必须对传统中国教育内容进行改革,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实践过程中,他主张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以自然科学为主开展教育,同时注重外语学习,以西方国家的文字进行教学。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严复参照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与福州船政学堂的做法,组织翻译机构人员翻译西方海军外文原版教材,直接用外文教材进行教学。他认为,直接应用外文版教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西方科技的本质和精髓。

与此同时,严复还根据当时的形势变化而及时调整学习科目。1886年3月4日,严复上书李鸿章,建议在水师学堂增开鱼雷课程,指出“鱼雷一端,……军器水师官所不可不知”。留学英国期间,严复观察到教官命令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练习挖战壕,相较于西方学生挖得快且不费力,中国学生不仅慢而且看上去非常劳累。这使严复深刻意识到,强健的体魄是国家得以富强、民族得以强大的基础,为此,严复主张在新学堂中增加游泳、击剑、体操等体育项目,指出“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科学的教育内容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政治变革;同时,也使得北洋水师学堂在近代体育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2 倡导科学的教育方法

严复认为,科学的教育方法要坚持个人实践经验教育和实业教育。“吾国所谓学,自晚周秦汉以来,大经不离言词文字而已”[3]237。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使教育成为知识分子争取功名利禄的工具,更是危害了国家和社会。严复强调,要在学习言词文字中,吸收前人创造的知识,增长才干,但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既物实测”,从实际出发,观察、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要读“无字之书”,读“大地之书”,在自然中学习,重视实践、独立思考、发扬创造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在实业教育方面,学生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师通过实证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西方科技知识,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实验中理解科学原理。严复特别重视学员的动手能力,经常组织学员“练习手足,藉壮筋力”“训练枪炮”“学操帆缆诸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全新的教育方法推动教学发展,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

2.3 倡导科学的教育管理

严复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大胆创新,在教育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严复在参照母校福州船政学堂办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制定了《续定天津水师学堂章程》,对日常作息、所学课程、考核标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严把学生入口关,提高学生入学门槛,完善学生奖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入学,提升学员质量。此外,严复还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联系招聘练船洋教习,负责筹备有关练船事宜。1906年,严复在担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一职时,通过详细的考评,淘汰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总体上提高了教员质量。1905年,严复负责筹办复旦公学,与马相伯一起制定了《复旦公学章程》,规定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宗旨、学科、学制、课程、考试、毕业、升级、奖惩等具体内容。1906年11月,严复出任复旦公学校长,与马相伯一起主持招生考试,同时对教学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整顿,裁减多余人员,加强校务管理,一时间使得复旦公学享有很高声誉,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1912年5月,严复担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他积极为学校筹措资金,制定学校章程,聘请全国知名学者担任教师,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在他的努力下,北京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得到了一定提高。严复在教学管理的改革实践中,从招生、招聘人才到学校章程的制定,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3 严复教育思想对当代军校教育的启示

军队建设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当前,军校教育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完成军校培养目标,完成“能打仗、打胜仗”的责任使命,对于军校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打好军校功能转型的第一仗。严复教育思想虽然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仍然对当前我国的军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1 改革传统教学内容,突出培养重点

院校教育的重要参考依据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上严复认为:“一国之政教学术,其如具官之物体欤?有其元首脊腹,而后有其六府四支;有其质干根荄,而后有其支叶华实……晚近世言变法者,大抵不揣其本,而欲支节为之,及其无功,辄自诧怪……然则今之教育,将尽去吾国之旧,以谋西人之新欤?曰:是又不然……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其为事之难如此。”[3]240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将其与我国具体教育实际结合。依据当前形势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培养,使教学内容适应时代发展和战争需要,来提高战斗力标准,培养能打胜仗的人才。结合当前军校教育,要辩证地看待打赢战争和完成其他军事任务之间的关系,把提高多样化军事能力的要求贯穿到教学之中,把相关教育内容分门别类地纳入各专业、各要素的教学之中,使学员具备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综合能力。

3.2 创新科学教育方法,增强培养效果

通过分析严复关于培养人才的方法不难发现,他始终把提升学员的实战本领放在首位。为满足实战化需要,北洋水师学堂从1893年开始,进行了学制改动,大大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时间比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掌握实战本领。因此,当前的军校教育要着眼实战化教学目标,加大案例教学、模拟演练、想定作业、任务锻炼、现地教学等校内外教学实践比重,走实践性教学的路子。习主席提出要面向实际、面向部队,围绕战场、着眼打赢育人才。就是要求注重培养学员的实战经验,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关注学员任职需要,根据部队所需人才制订培养目标和计划。军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使实践性教学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进一步加强实践性,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在院校教育中要坚持实战教学法,不仅要在理论上突出,更要针对学员的专业技能提升。实战教学起源于部队,主要用来模拟战争的真实情况,提升战斗技能,在教学中,要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加强实战化训练。

3.3 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军事人才的素质转型,要把军校教员的能力素质转型放在首位。严复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员质量,从招聘教员上就严格把关,聘请知名学者担任教员,洋文课程和西洋课程直接聘用洋文教习。同时,还应制订严格的考评机制,对教员的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评定,淘汰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员,加强教员队伍建设,从源头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军校教员缺乏部队基层实践经历,是当前阻碍军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决定了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因此,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时,要注重建立人才能力素质的模型,并用条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培养人才的依据和考核标准。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4.

[2] 王栻.严复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王栻.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编辑:凌春霞)

Enlightenment of Yan Fu’s Education Thoughts on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Military Academy

ZHANG Lina1, GUO Kai2

(1.Politics Division,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2.Automobile Command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time significance of Yan Fu’s education though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ramework and practice of Yan Fu’s education thought, and presents the enlightenment on contemporary military education. It also puts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reform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s, creating scientific education method, and strengthening faculty team construction.

education of military academy; education thought; Yan Fu

2016-03-02;

2016-05-19.

张丽娜(1988—),女,硕士,助教.

10.16807/j.cnki.12-1372/e.2017.03.016

D261.1

A

1674-2192(2017)03- 0066- 04

猜你喜欢
严复军校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严复的遗嘱
思想与“剑”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冀军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