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对奶牛产奶品质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7-01-04 12:23丹林占熺李梦思林
饲料工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菌草灵芝菌丝

■郑 丹林占熺李梦思林 辉*

(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草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和奶制品有了更多的需求,但是畜牧业是一个低效且长期的产业,为了提高动物的生产水平,同时也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各式各样的抗生素、添加剂在动物饲养中被广泛地运用导致畜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量增加,从而影响人类的食品安全[1]。菌草是适用于栽培食、药用菌的草本植物,主要包括巨菌草、象草和五节芒等50几个品种,其中巨菌草在社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巨菌草,原产于非洲,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从国外引进选育[2]。巨菌草在我国南方种植,为多年生,年产量可达300 t/hm2以上;在宁夏和新疆种植为一年生,生长期5~6个月,鲜草产量可达180~300 t/hm2,产量是青贮玉米的3倍左右。另外,巨菌草的粗蛋白含量在8%以上,是一种高产优质的饲草[3]。大量研究表明,活性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生物免疫促进剂,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抗病毒性疾病的能力[2-3];灵芝多糖可以明显使小鼠腹腔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提高,其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数比对照组均有增加[4]。目前,虽然多种菌糟作为饲料在猪、反刍动物、家禽上的使用已有较多报道,但对新鲜菌草和灵芝菌丝发酵培养菌质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基本没有涉及。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主要以巨菌草、五节芒等常见菌草[5]作为培养基,菌草本身就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粗饲料[6],与真菌菌丝发酵培养后,粗纤维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7]。灵芝菌丝富含灵芝多糖和三萜[8-9],用菌质替代等量的青贮饲养奶牛,观察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对奶牛产奶品质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应用活性多糖替代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作为新型绿色饲料资源的开发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从而使养殖业朝着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配方为:巨菌草60%、五节芒17%、麸皮20%、石膏3%。将所用的菌草采收、粉碎后,按照试验配方配料,采用规格为17 mm×38 m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分装,高压121℃灭菌6 h,冷却后于超净工作台上接种灵芝菌丝(赤芝,菌号P008,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保藏)。接种后在培养室中培养60 d左右,菌丝长满培养基即可。将无污染的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作为供试材料,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提供,菌质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菌质营养成分含量(%)

1.2 试验设计

选择10头产奶量相近,胎次1~2胎,泌乳中期,体重无显著性差异,遗传组成基本相似的荷斯坦奶牛,见表2。按统计学原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每天每头添加3.0 kg的鲜菌草灵芝发酵菌质替代青贮。试验组除饲喂日粮不同外,其余条件都与对照组保持一致。

表2 试验牛基本情况

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1.3.1 试验日粮

试验牛日粮组成见表3,精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4。

表3 试验牛日粮组成[kg/(d·头)]

1.3.2 饲养管理

试验前,先进行7 d的预试验,预试期内逐渐改变奶牛的日粮结构,在最后1 d达到试验所要求的日粮结构,给瘤胃微生物一个适应期。每日挤奶3次,分别为7:00~9:00、14:00~16:00、20:30~22:30。试验期内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牛舍内外的干燥和清洁卫生。兽医每日对牛群进行观察,若发现牛群中异常状况,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表4 奶牛精料组成及其营养水平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乳成分

在正试期开始(0 d)、试验结束(30 d),分别采集试验牛早、中、晚3次的乳样各50 ml,按产奶量比例混合均匀,一般按早、中、晚产奶量比例为4∶3∶3收集乳样,每50 ml乳样中加入重铬酸钾防腐剂1粒,在长富乳业牧业部测定实验室用全自动乳成分仪测定乳成分。检测指标为: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非脂乳固体、体细胞数。

1.4.2 血液生化指标

分别于正饲期开始0 d、30 d时尾静脉采集血样,制备血清。将试验牛在晨饲以后1 h,尾部静脉采血10 ml,分装于2个试管中,4 000 r/min离心15 min,用移液枪将分离的血清转移到子弹头离心管中,冷冻保存于-20℃备用。采用比色法,对血清中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处理后,用DPS 7.05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质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菌质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对照组奶牛试验后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体细胞数以及非脂乳固体比试验前分别提高了0.3%、0.7%、-3.4%、-16.1%、-2.5%;试验组奶牛试验后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体细胞数以及非脂乳固体比试验前分别提高了1.9%、3.7%、1.9%、-15.4%、1.7%。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乳脂率比CK提高了2.24%,乳蛋白率比CK提高了0.99%,乳糖率比CK提高了0.42%,体细胞数比CK降低了4.46%,非脂乳固体比CK提高了0.36%;对试验后奶牛乳常规成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5 菌质对乳常规成分的影响(%)

表5 (续) 菌质对乳常规成分的影响(%)

2.2 菌质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菌质对奶牛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6。由表6可知,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试验后与试验前血清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试验30 d时,试验组中Ca含量比CK含量高0.23 mmol/l,差异显著(P<0.05),说明鲜菌草与灵芝发酵菌质对奶牛血清钙(Ca)代谢影响效果显著;其他指标差异性不显著(P>0.05)。

3 讨论与结论

3.1 菌质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正试期30 d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乳脂率比CK提高了2.24%,乳蛋白率比CK提高了0.99%,乳糖率比CK提高了0.42%,体细胞数比CK降低了4.46%,非脂乳固体比CK提高了0.36%,说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0 kg菌质替代等量的青贮对提高牛奶中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以及非脂乳固体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能够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可能原因有: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后,菌草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被大量降解,而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却提高了,并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代谢产物,如氨基酸等,提高了奶牛的采食积极性和消化率;同时,灵芝菌丝体含有大量的菌丝多糖和三萜,可以提高奶牛免疫力,进而提高了其产奶品质。

表6 菌质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6 (续1) 菌质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6 (续2) 菌质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 菌质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液生化指标可以评价奶牛的基本营养状况,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血清中的矿物质元素以及蛋白质、酶类等都有相应的范围值,当这些指标高于或低于正常值范围时,奶牛机体易患各种代谢疾病,其中钙、磷等矿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紊乱等营养代谢病已成为奶牛业的主要危害疾病。对奶牛机体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便于科学评判奶牛机体的健康状况及营养状况,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利益。

本试验结果表明,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基本无影响。虽然试验组中Ca含量比CK含量高0.23 mmol/l,差异显著(P<0.05),但是试验前后Ca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本试验奶牛的肝脏、肾脏、骨骼肌等组织细胞均无损伤。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0 kg菌质替代等量的青贮,牛奶中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分别提高了2.24%、0.99%、0.42%,体细胞数降低了4.46%,与CK的差异不显著(P>0.05);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基本无影响。因此,在奶牛基础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3.0 kg的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替代等量的青贮,可以达到提高牛奶品质的效果。

猜你喜欢
菌草灵芝菌丝
春天来了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林占熺:让“中国菌草”造福世界
种植与处理菌草的机械现状探析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新型抗菌肽菌丝霉素纯化工艺研究
灵芝霜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