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及其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2017-01-04 18:51刘岩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显著性量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13-02

1.前言

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相比,他们在学习适应性发展上存在什么差异,这是许多外来工家长、学校教师、教育管理部门都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为家长、教师、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整体印象,并为他们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发展及相关因素的差异,为家长、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城市流动儿童这个群体的特征提拱依据。

2.研究工具与方法

2.1被试与实施

以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东区、中山市南朗镇、民众镇等4个镇区流动儿童为样本,随机抽取6所公立混合中小学,其中4所小学,2所中学,小学五、六年级,初二、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试年龄范围为10-14岁。共发放问卷1113份,回收有效问卷996份,整个调查的回收有效率为89.5%。其中男生506(50.8%)人,女生490(49.2%)人,性别人数分布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2=0.257,df=1,P=0.612)。城市流动儿童592(59.4%)人,城市居民子女404(40.6%)人,学生来源人数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35.486,df=1,P=0.000)。经检验,所有被试在性别×年级的分布上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2=2.283,df=2,P=0.319)。学生来源×性别的人数分布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2=12.368,df=1,P=0.000),学生来源×年级的人数分布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2=24.725,df=2,P=0.000)。

2.2学习适应性量表(AAT)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人1991年修订的学习适应性量表(简称AAT),该量表的折半相关系数为0.71-0.86,重测相关系数为0.75-0.88。崔崴嵬、孟庆茂等人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内容量表由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学校环境、独立性、毅力、家庭环境、身心健康等9个内容组成。

2.3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包含中国父母养育方式的11个因子,其中属于父亲的有6个:情感温暖、理解(FF1),惩罚、严厉(FF2),过分干涉(FF3),偏爱被试(FF4),拒绝、否认(FF5),过度保护(FF6);属于母亲的有5个:情感温暖、理解(MF1),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2),拒绝、否认(MF3),惩罚、严厉(MF4),偏爱被试(MF5)。

2.4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

选用张敏和雷开春编制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共21个项目,采用5点记分。经检验,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α=0.8717,重测信度r=0.767(P<0.01)。

2.5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由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2检验、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单因素协方差分析(ANCOVA)。

3.结果与分析

3.1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比较

两个群体父母受教育程度存在统计上的非常显著性差异。从人数分布来看,城市居民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比例(44.5%、38.3%)远远高于流动儿童父母(24.7%、15.4%)。这说明城市流动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

3.2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在学习适应性全量表、各分量表及各内容量表标准得分上的比较

以学习适应性全量表、各分量表及内容量表的标准分为因变量,以学生来源为分组变量,以年级和性别为协变量,进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ANCOVA)。城市流动儿童主要在学习环境的适应上低于城市居民子女,而在整体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发展并不存在明显差异,流动儿童可以较好地适应城市学习生活。

3.3城市流动儿童、城市居民子女初中学习适应性发展良好率的比较

根据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等级结果,将评定等级为4,5两个等级确定为适应良好。对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在学习适应性全量表、各分量表及各内容量表上适应良好比例的比较如表1所示。流动儿童在上述5个内容量表的适应性发展上特别突出、特别优秀的人数相对较少。

表1 流动儿童、城市居民子女初中学习适应良好率的x2分析结果

3.4  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在学习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比较

由于流动儿童、城市居民子女在取样上存在年级(2=24.725,df=2,P=0.000)和性别(2=12.368,df=1,P=0.000)差异,为了排除取样差异对结果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以性别、年级为协变量,以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为因变量,以学生来源(流动儿童、城市居民子女)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表1)。与城市居民子女相比,流动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要低,农民工父母对子女缺少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较少干涉子女的生活,对子女学习生活不闻不问的较多,母亲更严厉地惩罚儿童。

3.5  城市流动儿童、城市居民子女性别、年级对学生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比较

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学生来源的交互效应在学习适应性的全量表及四个分量表上均达不到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年级×学生来源的交互效应在“学习技术”分量表上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F=3.35,P<.05),在全量表及其它分量表上年级×学生来源的交互效应均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

表2  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学习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注: a 控制变量为性别,年级

表3流动儿童、城市居民子女性别、年级对学生适应性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注:性别、城乡、性别×来源的df均为1,年级、年级×来源的df 为2

4.讨论

4.1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差异

由于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适应、学校环境适应以及朋友关系适应上与城市居民子女有着一定的差异,使得流动儿童在学习环境的适应上落后于城市居民子女。这一点在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良好率的比较中也得到了验证,流动儿童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朋友关系等3个内容量表的良好适应率上均显著低于城市居民子女。

4.2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父母教养方式上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父母更加缺少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对子女较少过问,母亲对子女更加严厉,惩罚更多,这与施桂芳(2005)的研究结果相似。这一情况的出现与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关。

4.3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社会支持、学习自我效能的差异

对城市流动儿童来说,由于生活习惯、语言风俗与城市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城市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缺少老师的关心,知心的朋友也相对较少。同时,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甚至在一些父母看来,克服困难把孩子从农村带到城市念书对孩子是一种天大恩惠,因而对他们遇到的困难不能很好的理解,使得流动儿童遇到烦恼时不知向谁倾诉。这些可能是造成流动儿童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城市居民子女的一个重要原因。

4.4年级对学习技术影响在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中的差异

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子女在性别、年级对学习适应性影响的方差分析中,我们发现城市居民子女在学习技术适应上高低年级有着显著性差异,而在流动儿童的年级影响中却没有出现相似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流动儿童对环境变迁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因此,城市流动儿童在初中学习时主要是适应城市学校新的学习生活,而年级影响的差异在流动儿童中表现也就不明显了。其它可能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讨论。

5.结论

本研究发现:

⑴城市流动儿童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心身健康方面能够很好地适应城市的学习生活,他们主要在学习环境的适应上存在问题。

⑵与城市居民子女相比,流动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其父母的教养方式也相对较差,但其学习自我效能并没有差异。

⑶城市居民子女的学习技术适应性发展中存在年级差异,而流动儿童由于主要适应城市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年级差异表现不明显。

参考文献:

[1]李燕平.青少年研究的新趋势—恢复力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 2005,(5).

[2]Luthar S, Zelazo L.B.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hood Adversi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陈建文,黄希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 2004,27(1).

作者简介:

刘岩:33岁,山东济宁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职业与成人教育等。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显著性量表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浅谈商标的显著性对于商标应用的影响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城市居民社区自治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