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017-01-04 19:00徐莹刘逸庞云凤赵光伟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多元化实践教学

徐莹++刘逸++庞云凤++赵光伟

【摘要】实践性教学是增强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构建适应深化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油气储运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中的多元化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4-02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有利于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工程案例,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具有获取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动力。

一、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工程实习缺乏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实训;实验教学投入不足;高校开展的本科生创新活动与工程实际脱节。

2.课程体系具有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脱离培养目标;专业课学时安排不尽合理;毕业设计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专业内的课程内容大多是定论的知识,学生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课程设置也强调统一性,讲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的培养,不利于多规格、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3.教师工程经验和前沿技术知识不足

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专业课的理念认识不深,学习不够,而且习惯于墨守成规,缺少创新。其次,教师自身的个人素质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需要有一定的距离,个人素质需要提高。教师由于缺乏工程的实践经验所以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很难将它转化为课题来研究。

4.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角色

一直以来,无论运用何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总是离不开以教师作为主体的讲授,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往往拘泥于唯一的“正确方案”,按照教师或书本上所讲述的步骤给出解答,这就达到了我们所说的“掌握”的基本要求。学生并不会从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发现相关的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在讲授流体的“PVT”关系时,我们会定义好两个变量(温度T,压力P)让学生去求体积(V),学生都可以很好的根据热力学方程解出体积,但如果用学过的热力学知识来求出流体的摩尔体积,将其换算成流体的密度后,再根据流体的质量流量解出体积流量结合管路中的允许的流体流速去求管径。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靠学生自己去发现、定义并解决的。学生这种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我们多年的教学中却被忽略了。

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注重实践教学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储运技术必须要协调发展。课程模式避免长期固定,需适当拓宽教师的思维方式,进而为学生的创新及发散思维创设良好的环境。

2.改善课程体系

由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中的多数课程按本专业特点设置,内容涉及要注重系统性、完整性,强化与其他石油工程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课程规划避免出现分割过细、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考虑的局面,确保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注重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说,教材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言,如生态环境要具有时代性、新颖性,与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相适应。

3.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继续丰富和实际项目结合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改革。完善学生到设计院、工厂、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探讨提高学生独立操作仪器的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引导、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工程实践。加强对他们实际工作技能、实验能力、科研和工程设计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的培养。

4.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青年教师到设计院所、工厂、企业实习的机制。同时,引进设计院所、工厂、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校任教。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总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现有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学当中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培养的需要。而CDIO 的教学理念则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项新的可能性,从而不断推动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孟江,龙学渊,田园等.培养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工程能力的课程设计模式探索. 广东化工, 2014, 41(16): 227-228

[2]徐洪军,邵宝力,屈成亮.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思考.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2, 29(4): 73-76

[3]陈良,张海燕,张洁. 我国地方高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与策略探讨. 教育教学论坛.2015,24(6):103-104

猜你喜欢
多元化实践教学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