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工程》2016年总目次

2017-01-06 01:17
物理与工程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物理实验



《物理与工程》2016年总目次

文章题目 作者期号文章题目作者期号

■特约稿件

纪念何泽慧先生

张焕乔 唐洪庆(1)

解密引力波——时空震颤的涟漪

刘国卿(2)

光学千年(五)——国际光年概观光学千年发展

李师群(2)

讲出有个性的大学物理力学课

蒋 平(2)

狭义相对论洛伦兹变换的推导及其他

张元仲(3)

足球的魅力与科学

葛惟昆(4)

势能及相关概念

蒋 平(4)

静电屏蔽的内外对称性

陈难先(5)

解析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张广铭(6)

量纲分析以及应用

孙博华(6)

美国物理教育研究期刊PRPER介绍

Charles Henderson(6)

■教学研究

浅谈两种常用电势零点选择的兼容性

冀 敏 蒋 平(1)

电磁学与电动力学中的磁单极—Ⅴ

陈 丽 王 青(1)

均匀电场中的椭球形导体

赵 强 曲 哲(1)对北京市2015年高考理综第24题的思考

胡继超(1)广义坐标变换在普通物理学中的一些应用

李文略(1)

“天人合一”观念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解世雄(1)

“以太论”的发展及其物理教育价值

梁 瑶 袁海泉 桑芝芳(1)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物理教学的量化研究

——DGWI教学模式研究

罗 莹 李列明(2)

大学物理教材及教学应重视刚体定轴转动时角动量

与角速度的方向关系

周雨青(2)

浅析动量流与电流相关性质的类比

对一个电源模型的深入研究

雷 鸣(2)

傅里叶变换基本性质的物理诠释

唐荣安 洪学仁 徐红萍

高吉明 豆福全(2)

定滑轮中的力学原理

冀 敏 蒋 平(3)

应用磁荷观点一例

赵 强(3)

论平均值公理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彭勇宜 彭 政 符力平(3)

科赫雪花孔的衍射图案

邱为钢(3)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有极分子电介质极化研究

田宝国 曲亮生 王 栋(3)

基于电路化简教学结点电压法

赵 强 郭超修(3)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两课课程现状调查报告及

总结

王亚伟 乐永康 钱飒飒 周雨青(4)

快度在狭义相对论中的应用

刘 娜 李泽昊 刘楚源(4)

低年级大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观察研究

张锡娟 刘 文 季 洁(4)

无限弹簧振子链的脉冲波

邱为钢(4)

有质量弹簧振子的弹簧内力

陈奎孚 黄 峰 蒋 晓 赵建柱(5)

杨氏双缝干涉条纹的空间分布及理论模拟

何坤娜 黄 坚(5)

等效思想在静电学中的一个应用

赵 强(5)

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型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

张 睿 王祖源 徐小凤(5)

信息化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

吴 平 张师平 李 莉 陈 森(5)

能量法分析重力和点电荷双场联合作用下的微幅摆动

陈奎孚 陈 雷 蔡 春(6)

从单摆看空间的升降维现象

方 乐 葛铭纬 柳阳威(6)

圆柱刚体滚动的动力学分析

董焱章 李 鑫 曾红燕(6)

理想气体趋向热平衡态的动力学模拟

董 键 崔秀芝(6)

混合式教学: 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

王祖源 张 睿 徐小凤(6)

角动量平方算符的矢量分析计算

周运清 黄文涛 周恺元(6)

■物理实验

压缩传感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靳辰飞 张思琦 韩 权 赵 远(1)

扭摆法测量转动惯量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讨论

潘小青 刘超飞 朱 云(1)

均匀磁场中磁性液体的磁表面张力系数实验研究

李艳琴(1)

分光计快速调节方法探讨

许 飞 朱江转(1)

稳定薄膜的制备

胡致远 胥洞菡 吕景林(2)

大学物理实验研究型实验报告的设计与实践

汤国富 曹旭乐 罗 勇

黄奕昱 李发永 范 婷(2)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快速调节十字诀

张 岩 王素红(2)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方 恺 吕 军

马现超 马宁生 倪 晨(2)

两臂式静电场测试笔

张 岩 王素红 张胜海 (3)

文章题目 作者期号文章题目作者期号

声速测量实验方法的改进

李天一 何沃洲

卢子璇 陈 彦 李 华(3)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接线问题研究及r的测定

杨 欣 郭露芳(3)

迈克耳孙干涉仪中引入偏振片组的实验研究

谢 军 刘于颇 宋广川(3)

悬臂梁式超载报警器

奥 翔 张 璐 宋士贤(3)

透镜倾斜对焦距测量误差的影响

王云创 刘俊杰 李光仲 邢 娟(3)

三相电路有功功率测量方法探析

梁 征 王 云 贾 辉 叶太兵(4)

偏振片在智能车摄像头道路识别中的应用

唐 猛 肖 鑫

叶天明 康志远 王风丽(4)

基于MATLAB的点电荷系电场分布的用户图形

界面设计

栾 玲 刘 杰 冯立军(4)

迈克耳孙干涉原理的位移测量技术

郑庆华 赵 旺 童 悦 吕兆承(4)

演示小位移传感器的装置制作

赵 波 唐亚明

郭 俊 周儒杰 郝晓玲(4)

Python语言在牛顿环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赵昆涛(4)

测量缪子寿命和衰变能谱的简单装置及其蒙特

卡洛模拟

胡雨石 王天冶

梅叶峰 张 钊 宁传刚(5)

光电效应实验的影响因素及误差分析

王林香(5)

安培力演示仪的设计与制作

冷文秀 张 默

贺艳丽 钟寿仙 陈少华(5)

双凸透镜系统成像规律分析

高 华 刘君宇

李 萌 熊 蛟 许玲玲(5)

用演示实验点亮学生好奇的眼睛——读《物理

演示实验教程(第2版)》

朱红莲(5)

用于激光束分束的相位型衍射光栅的设计

董梅峰(6)

平行光束入射双棱镜的干涉研究

张晓旭 王素红 吴天安(6)

利用不对称三线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转动惯量

陈少华 刘艳敏 冷文秀 张国林(6)

■教学经验交流

任意形状的三角形电流的磁场分布

姜海丽 孙秋华 刘艳磊 马伯洋(1)

有限长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和漏磁现象的再探索

于欣峰 刘义东

刘普生 王建东 吴 喆(1)

用微元法巧解软绳下落过程的能量损失

吴海娜 刘 顺

公卫江 谢成浩 易光宇(1)

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衔接的探讨

——以静电场为例

李玉强 鹿桂花(1)

共轴平行圆盘的电容系数

高佳慧 邱为钢(1)

中国医科大学物理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杨华哲 赵里昂 洪 洋(1)

略论电偶极线

赵 强(2)

瓣形均匀带电面和均匀带电体在其球心处的电场

胡 冰 邓加军 李社强 王文杰(2)

Mathematica助推高职物理课堂提速升级

陈 柯(2)

军校合训学员大学物理教学加强实战化军事应用的

探讨

白宏刚 刘建平(3)

大学物理网络自测题库的建设和使用

吴兆丰 孙厚谦(3)

拉莫尔进动解释抗磁性和磁致旋光效应

何坤娜 刘玉颖 周 梅 金仲辉(4)

弦横振动方程推导中常用近似的教学改进

郑 勇(4)

特定条件下相对动点的动量矩定理的简洁形式及其

应用

任述光 吴明亮 谢方平(4)

射弹动力学方程的修正与超空泡形态

何生生 侯坤元

刘诗琪 吴明和 滕保华(4)

几种带电线体系的电偶极矩等效系数

陈 钢 李成金(5)

任意形状三角形电流空间磁场的再计算

邝向军(5)

关于足球弧线球运动轨迹的研究

郝成红 黄耀清

王 欢 陆升阳 段俊生(5)

镜像对称的载流导线磁场方向的分析

梁 雄 赖国忠(5)

不倒翁的动力学分析

黄开志 陈小亮 田祖安 丁剑平(5)

热爱物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第二届全国

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参赛

感想

孙燕云(6)

勤耕不辍、尽心教学,根本停不下来——第二届全国

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心得

聂 娅(6)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深入讨论——记实验绪论课

上的一次尝试

乐永康(6)

强调“场”的物理思想,改革大学物理电磁学教学

胡 南 周 密(6)

等温条件下可压缩理想气体的伯努利方程

俞锦涛 陶宗明(6)

大学物理教学中对大角度单摆的介绍

李 蕊 刘改琴(6)

■物理与工程

登陆火星飞船“推进系统”的遴选及其物理学性能

宋知沆 刘玉颖(1)

文章题目 作者期号文章题目作者期号

排水口旋涡的压强与速度分布

方爱平 田蓬勃 孙迪昊 牛斯隽

朱明辉 魏明华 喻有理 王小力(2)

冲击波的速度

熊鑫炎 邱为钢(2)

电动汽车加速方案的比较研究

李云畅 刘普生 王建东 刘义东(3)

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

——基于科学计量学视角

淮孟姣 潘云涛 袁军鹏(5)

Fe3O4-S i侧向光伏特性的研究

王先杰 宋炳乾 张 宇(5)

静电纺丝法简便合成的碳纳米纤维

——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边达民 韩 盛 张笑晨

赵 浩 陈佳义 周金元(5)

赝势对计算石墨烯声子谱线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郭富强 王艳丽 尹国盛(5)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与飞机安全着陆系统

张晨光 刘玉颖 朱世秋 宋 敏(6)

D-葡萄糖变旋特性的实验研究

赵永潜 张亚萍

许广建 刘钊良 何伟林(6)

简易斯特林热机的制作与能量转化效率探究

刘方旭 刘 伟 于茉浓 史庆藩(6)

■国内外物理教育纵览

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的物理教育

李 慧 曲亮生 吴世永(3)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分析

陈静漪 李桂雅(3)

■大中物理衔接

“减负”误区及我国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朱邦芬(4)

关于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思考

王稼军(4)

中国大学物理先修课的现状与展望

张留碗(4)

现行高中选修选考模式下的大、中学物理课程衔接

杨凯超 杨正义 朱广天(4)

中学物理教育应该强基础重通适——一位大学

教师的视角

陈奎孚(4)

理工科专业大一新生的物理学知识基础分析

杜明荣(4)

基于大中衔接的高中物理选修课程设计

刘 娜 胡继超 宓 奇(6)

分析与综合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徐 斌(6)

■大学生园地

电磁小火车运动原理分析

代 战 戴 瑞 隋玲玉(3)

糖盐双扩散对流系统的研究

张 曦 郑 凯(3)

电势的多级展开与对称性的关系

张晓秋艳 徐 岩 宋仁刚 王学水(3)

对水火箭发射速度和射程的理论研究

廖立杨 杨晓冬(3)

绕月卫星软着陆最优轨道控制策略分析

崔晓琛 吴天一 张晓伟 周曰波(5)

环保型教室座椅发电装置

陈映桥 张 鹏

左 翼 宋庆翔 张 瑛(5)

开缝椭圆柱板电容器的电容

陈鑫鑫 陈 钢(6)

基于Matlab的矩形载流线框磁场分布特征的

仿真分析

汪可馨(6)

基于Matlab的二维正交网格夫琅禾费衍射场

模拟分析

赵梓媛 孟庆国 孙文军(6)

■学术研讨论文选登

关于介电常数教学新方法的探索研究

吴 喆 彭 坤

梁 实 魏立云 曾葆青(4)

扩散和沉降耦合作用下霾气溶胶分布的研究

方爱平 田蓬勃 应 钺 蔡佳音

苟明岳 郭启隆 宋 倩 杨宇驰

喻有理 王小力(4)

并联耦合线圈的等效自感的行列式求法

周国全 沈黄晋(4)

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罗 莹 刘兆龙 韩思思(4)

■简讯

美国夏威夷州高等法院判止巨型望远镜的建设

——该法院的决定使TMT建造处于停滞状态

(1)

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2)

“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南大五校联合招待会”

在2016年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圆满举行

(2)

薛其坤研究团队在界面超导体系的超快动力学

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

中美高等学校数理基础学科创新教育实践研讨会

纪要

(3)

中微子振荡混合角θ13的国际最精确测量清华大学

团队贡献突出

(3)

美国《科学》杂志发文称追猎WIMP暗物质前景堪忧

(4)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华东地区工作委员会2016年年会纪要(摘登)

(4)

第二届“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结果揭晓

(5)

清华大学物理系举行清华物理90年之“物理教学

研讨会”

(5)

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纪要

(6)

值得推荐的物理学书

(6)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中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应用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中的大学物理知识浅析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