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01-11 10:35王存波丁伟娜杨学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3期
关键词:角型晶状体眼压

王存波 丁伟娜 杨学秋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王存波 丁伟娜 杨学秋

目的 研究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得到改善。

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闭角型占的比例较大,据不完全统计约70%左右。相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又增加,主要争议存在是分开治疗还是单独治疗。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发展较为快速,所以对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技术也步入一个更高的技术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特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符合相关诊断标准[1-2]。纳入标准:患者无手术治疗禁忌证;患者无其他伴随性眼部疾病;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机制无严重障碍。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意识障碍,无法正常沟通;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伴有恶性肿瘤。将89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5.61±2.31)岁;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对照组患者47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61±2.57)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全面的检查,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眼球周围进行麻醉,做结膜瓣,将上方角膜缘当做基底做巩膜瓣,然后对小梁和角巩膜组织依次切除[3-4],同时剪除宽基底附近虹膜,确认无误后进行缝合[5-6]。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麻醉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做透明角膜隧道或者上方巩膜隧道[7-8],并做连续性环形撕囊,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9-10],然后缩瞳,使用药物卡米可林注射[11],并在前房位置使用粘弹剂注射,最后采用房角分离手术,不缝合切口[1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改善情况以及视力水平的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眼压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mm Hg)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视力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达到(0.79±0.56)°,优于对照组患者视力水平(0.41±0.2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临床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高发人群为老年人,主要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能力下降,白内障发生后引发晶状体虹膜隔位置发生改变,引发青光眼[13-14]。青光眼是造成患者失明的主要眼病,临床青光眼的发生造成患者的视力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临床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患者失明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由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虹膜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造成晶状体增厚、前房角闭塞,临床传统治疗方法是通过分别手术而进行治疗,这也是临床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主要分歧,传统手术需要对青光眼、白内障分别手术治疗,增加了手术的创伤,且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佳、滤过泡瘢痕等并发症较多;加之患者多为老年人,机体能力差,免疫力低,术后抗感染是预后的关键。而随着近几年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对患者异常结构的晶状体进行有效的清除,使前房中央及周边深度可以有效的加深,将相对于虹膜根部位置靠前的瞳孔缘后移,改善患者瞳孔阻滞状态;同时在植入人工晶状体时可牵拉囊袋和悬韧带,使前房空间增加,可以对房水有引流作用,并且降低眼压;钝性分离房角后,虹膜的粘连可以进行摘除,重建房水循环,更好地改善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据相关研究报道指出[15],手术可促进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等炎性介质在房水中释放,小梁网细胞外基质可以进行降解,利于房水排出,从而控制患者降低眼压。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改善前方深度,房角增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

[1] 岳江,岳辉,周清,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 临床眼科杂志,2013,21(5):416-418.

[2] 朱靖,赵伟,邵珺,等. 单纯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远期疗效比较[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3,31(10):964-967.

[3] 张付生.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38-39.

[4] 张俊峰,李林,李俊.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合并白内障[J]. 临床眼科杂志,2012,20(4):322-324.

[5] 张晓辉,冯朝晖,孙乃学. 超声检测晶状体参数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2):1265-1268.

[6] 李瑛瑛,张友岩,王金桃.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4(6):330-333.

[7] 李哲清,李利艳.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22(6):430-432.

[8] 蒋艳华,杨帆. 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不同类型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121-1123.

[9] 徐岬,康建芳.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3):247-249.

[10] 潘英芬.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02-2104.

[11] 王彦荣,李蓉,谢晶,等.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J].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96-1997.

[12] 张春元,唐志刚,奚婷,等.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5):6901-6904.

[13] 何涛,杨秀梅,梁晓磊.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9):1590-1592.

[14] 王海波,杨艳华,徐少凯,等.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晶状体膨胀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11):1471-1473.

[15] 赵俊颖,陆国生.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8):603-605.

Analysis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Crystal Implantation Joint Corner Separation in Treatment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

WANG Cunbo DING Weina YANG Xueqiu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Changyi City People's Hospital,Changyi Shandong 261300,China

Objective Study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the effect of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joint corner separation. Methods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8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 as the study obje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eatment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adopts trabeculectomy,observation group with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lens implantation united corner separation,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difference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reatment,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yesigh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visual acuity lev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Primary closed-angle glaucoma with cataract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artificial lens implantation united corner separation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the patient's vision improved.

Angle closure glaucoma,Cataract,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Angle separation

R771

A

1674-9316(2016)23-008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3.046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眼科,山东 昌邑 261300

猜你喜欢
角型晶状体眼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