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2017-01-11 10:35官瑞婷郑淑霞黄东红陈晓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3期
关键词:阴性菌革兰耐药性

官瑞婷 郑淑霞 黄东红 陈晓阳

864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官瑞婷1郑淑霞1黄东红1陈晓阳2

目的 分析我院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血培养阳性的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仪器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结果 在8 736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864株,阳性率约为9.89%。其中,革兰阴性菌407株,占47.11%,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386株,占44.67%,前3位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属;真菌59株,占6.83%;病原菌主要来自ICU、血液免疫内科、呼吸内科、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5.3%和24.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仍保持1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9%、9.09%、11.36%;MRSA检出率为16.0%;3年来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菌。结论 宣传和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同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重要策略。

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各种侵袭性操作及介入性治疗手段的普遍开展,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手段。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性,为临床制定预防和治疗血流感染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3年1月起连续3年的8 736例住院、门急诊患者送检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得到864株病原菌,同一患者仅纳入首次分离株。

1.2 标本采集

临床科室按《血培养操作规范》无菌采血,注入专用血培养瓶中,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及时送检,置于血培养仪BACT/ALERT 3D中置37℃增菌1~7 d。

1.3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使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和药敏卡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经AES专家系统校正。产ESBLs菌株的筛选按照内置专家系统提示进行判断。

1.4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自福建省临床检验中心。

1.5 统计处理

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标本阳性率

8 736份血标本中,分离到864株病原菌,阳性率为9.89%。住院为854例(占98.8%),门急诊10例(占1.2%)。

2.2 病原菌分布构成

详见表1。

2.3 病原菌科室分布

864株病原菌分布于全院各个科室,主要来源于ICU的206株占23.8%、血液免疫内科142株占16.4%、呼吸内科98株占11.3%、儿科71株占8.2%。

2.4 革兰阳性菌(前3位)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详见表2。

表1 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5 革兰阴性菌(前3位)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详见表3。

2.6 多重耐药菌株

本研究中共检出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占16.00%(12/75);共检出221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菌株占45.3%(100/221);共检出54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ESBLs菌株占24.1%(13/54)。

2.7 真菌敏感率

59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均为100%敏感。

3 讨论

本研究从8 637例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共864株,阳性率为9.89%,以革兰阴性菌略占优势,同2011年中国CHINT和Mohnarin 2011年度报告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有所不同[2-3],可能原因一方面是不同地区,患者的基础状况和基础疾病不同,抗菌药物使用程度不同,且不同时期,菌种分布存在一定的变迁;另一方面本研究阳性病例98.8%来自住院患者,住院患者感染一般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位居首位,革兰阳性菌以CNS检出率最高,与国内的研究结果一致[2-4]。

表3 革兰阴性菌(前3位)与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本研究中革兰阴性菌分离率较高的科室为ICU、血液免疫科、呼吸内科,这可能与这些患者大多伴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经常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治疗和侵入性操作多,易引起条件致病菌感染。革兰阳性菌中CNS分离率最高,在ICU及小儿科常见,儿科的感染主要可能是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下,易被病原菌感染所致。有研究表明,ICU已成为血流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5]。

有文献报道,血流感染的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3%,其中MRSA的分离率为42.5%[2]。本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68%,略高于文献报道,但MRSA的检出率为16.00%,低于国内相关数据。回顾本院2010年、2011年及2012年血培养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35.2%、34.9%和23.0%,近几年数据下降。其最可能原因是,我院自2013年以来,严格执行原卫生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文件,对多重耐药菌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策略,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MRSA等环境污染和医院内人员携带情况、加强对物体表面和手的消毒;对明确MRSA菌感染者,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并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治疗MRSA感染者。

本研究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可能与我院严格限制万古霉素的使用和及时采取控制感染的措施有关。但近年来各地报道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6],不能忽视了合理规范用药。

已有文献报道,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株[2-3],也有文献报道,检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液分离株[7],其临床治疗难度大,已经成为临床最大的威胁之一。本研究中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1.36%~5.43%,原因可能与我院深入开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有关。在该活动中,我院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抗菌药物使用更规范,在卫生部抗生素检查中名列前茅,提高了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保持较好的敏感性。

本研究分离的真菌对抗真菌药物保持高敏感性,从1例艾滋病患者血中分离检出马尔尼菲青霉菌,提示实验室要重视一些少见菌的检测,尤其是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综上所述,血培养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具有地域性差异,临床医师要加强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沟通与交流,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同时为了降低污染率,应尽量采用双侧双瓶培养法。

[1] 杨启文,王辉,徐英春,等. 2009年中国13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监测[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5):422-430.

[2] 李光辉,朱德妹,汪复,等. 2011年中国CHINT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4):241-247.

[3] 魏泽庆,沈萍,陈云波,等. Mohnarin2011年度报告:血流感染细菌构成及耐药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497-5502.

[4] 强雪芹,张爽,辛力华,等. 2011-2012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6-38.

[5] Valles J,Ferrer R.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the ICU[J].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2009,23(3):557-569.

[6] 李东冬,陈荣,沈定霞,等. 致血流感染的肠球菌耐药现状及分子流行特征的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39(5):370-374.

[7] 孙伏喜,冯旰珠,姚静,等.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液分离株耐药机制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39(5):365-369.

Distribution and Resistance Analysis of 864 Cases Postive Specimens From Blood Culture Samples

GUAN Ruiting1ZHENG Shuxia1HUANG Donghong1CHEN Xiaoyang2
1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The Affiliated Secon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00,China,2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of the pathogens from blood culture,and to provide basici for the clinicians to rationally use antibiotic. Method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distribution and drug-resistance profile of the pathogens from blood culture collected from both inpatients and out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5.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ains and the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wereperformed by the VITEK-2 Compacts system. Results The positive incidence of these 8736 samples is 9.89%. There were 407 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illi(47.11%),386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bacilli(44.67%)and 59 strains of fungi(6.83%). The top three species of the gram-negative bacilli were escherichia coli,klebsiella pneumonia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he top three species of the gram-positive bacilli were the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i,staphylococcus aureusande,faecalis,the pathogens were mainly from ICU,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nd immunology,respiratory medicine and pediatrics,the detection rates of ESBLs and E.coli were 45.3% and 24.1%,pneumonia and enterobacteriaceae were 100.00% sensitive to carbapenems,resistance rat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amikacin,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tobramycin were 9.09%、9.09% and 11.36%,MRSA were16.0%. No strains of ancomycinresistantdetection or linezolid-resistantdetection strains were found in gram-positive bacilli. Conclusion To promote and standardiz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reduc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the bacteria.

Blood culture,Pathogen,Drug resistance

R446

A

1674-9316(2016)23-0141-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3.077

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编号:J[2015]01445) 基金项目:泉州市科技项目(编号:Z[2014]0164)

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福建 泉州 362000;2 呼吸内科

官瑞婷,E-mail:372066612@qq.com

猜你喜欢
阴性菌革兰耐药性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更 正
兔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群的检测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2013年医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