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因素探析

2017-01-11 19:00袁怡琨王芳
高教探索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

袁怡琨+王芳

摘要:在中国,究竟哪些因素对在校大学生是否参与志愿服务产生影响?我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除性别外,年级、政治面貌、学生干部情况、学科、学分要求均对志愿服务参与率产生影响;不同类型行为动机的影响力不同,“主动型”动机大于“被动型”动机,“利己型”动机与“利他型”动机影响力相当,“人力资本导向型”动机影响力最大;各外部支持与制约因素对参与率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和限制作用;高效优质的培训可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

关键词:志愿服务;行为动机;人口基本特征;外部支持与制约因素

一、引言

志愿服务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庞大,参与热情高涨,服务类型不断深入社会各层面。但同时,参与动机盲目、人员流失严重、持续服务意愿不足等问题,给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制度化发展带来制约。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呢?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南京仙林地区五所本科院校在籍本科生为调研对象,设计主要变量与基本假设,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以期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者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长效化、制度化提供一定的实证基础和参考意见。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

(一)Cnaan[1]等通过研究12个国家的学生志愿者情况,从年龄、性别、收入、宗教信仰角度探索了不同专业学科背景学生的志愿率参与情况。Conn[2]等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行为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发现持续与有力的政府支持、社会行为效果在长期应当是有效和受欢迎的,与专业技能和兴趣相关、做些有意义的事、文化与机构支持一共五个方面对学生从事志愿行为和社会行为产生关键作用。Frisch[3]等认为,志愿者行为动机只有两类:利己和利他。Ward[4]等从微观经济学视角将志愿行为动机划分为行动导向型、人力资本导向型和产出结果导向型三类,发现该分类对明确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和制定合理的招募策略有帮助。在研究印度大学生志愿行为动机时,Toorjo Ghose[5]等发现结构和个体层面的因素产生影响,利他主义的影响广泛存在但不频繁,家人、朋友和互联网是最显著的支持因素。Georgina Brewis[6]等提出,英国的大学对学生志愿行为的支持主要有经费资助、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培训、支付开销、教育等六部分。Rebecca Nesbit[7]等提出直至2020年志愿服务与国家服务都将是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政策。Waikayi[8]等研究发现,培训是保障志愿者存续的一个中心环节,影响其长久性动机,原因应在于培训提供了不断学习并掌握新技能的机会。

(二)国内学者郑永森[9]研究了政治面貌、生源地户籍性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陈平等[10]在对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长效服务的研究中发现了发展性参与动机、高质量的培训、是否受到尊重和时间等影响因素;李芹等[11]分析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是否独生子女、服务动机因素对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张网成[12]在研究我国志愿者管理现状中发现,“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志愿者对其服务过的机构评价是最低的”。

(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志愿服务状况深受文化传统、国情和发展时间的影响,差距很大,西方发达国家在志愿服务方面比我们领先很多。我国目前的志愿者主体是大学生,针对这一群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理论与研究成果,通过实证分析来探索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不多见。这对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与可持续发展意义较大。

三、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变量

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提出人口基本特征、行为动机、外部支持与制约、培训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人口基本特征选择了性别、年级、政治面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学科类别、学分要求六个指标;行为动机采用社会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两种分类模式,将利己型、利他型和被动型的分类和行动导向型、人力资本导向型、志愿活动产出结果导向型和被动型的分类同步分析;在外部支持与制约因素方面设定了包括政府在资金和制度方面的保障等在内的七项外部支持因素和对服务对象帮助不大、感受不到自我实现等在内的八项制约因素;培训方面对大学期间是否参加过志愿培训、培训内容、效果评价等进行了测量。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内五所本科院校中,有属于“985”、“211”工程的全国重点院校2所,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和重点建设大学2所,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1所,学校类型比较全面,较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样本选择单一性带来的偏差,数据来源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得以保障。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在校本科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940份,回收有效问卷820份,有效回收率87%。

(二)基本假设

假设一:人口基本特征对志愿服务参与度产生影响。具体包括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学科类别、所在学校或专业对志愿活动的学分要求六个指标。

假设二:不同类型的行为动机对志愿服务参与度产生影响。

假设三:外部支持与制约因素对志愿服务参与度产生影响。

假设四:培训对志愿服务参与度产生影响。

(三)分析结果

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820份有效问卷中,基本情况见表1。

表1中显示,此次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女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的占62.9%;大二参与的比率最高,大四参与的比率最低;团员参与的比重最高(82.3%);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相对较积极(46%);文科生参与度比理工科要高(47.9%)。其中,大学期间参与过志愿服务的571人,占69.6%,未参与过志愿服务的249人,占30.4%,与预期较吻合。

为了证实样本特征是否能代表总体,本文对以上四个基本假设做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不同的人口基本特征指标对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影响不同。

表1第1、2行显示,卡方统计量为0.179,相伴概率为0.673,大于一般的显著性水平,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性别对是否参加过志愿活动没有差异。此外,年级、政治面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学科类别、学分要求五个指标的相伴概率均小于一般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其对大学生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均产生影响。综合分析结果:在六个被测量的人口基本特征指标中,除性别外,其他指标均对是否参加过志愿活动具有影响,假设一基本成立。

2.不同类型的行为动机对志愿服务参与度产生不同影响。调查中我们同时采纳了社会学和微观经济学层面上的两种分类方式,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两种分类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融合。

问卷中设定了11个行为动机变量,采用SPSS对变量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详见图1。图1中显示出的动机分类结果与假设相吻合,总体上可分为“主动型”动机(A至H)和“被动型”动机(I至K)两类。其中“主动型”动机可再细分为 “利他型”动机(A至C)和“利己型”动机(D至H)两类,或“志愿活动产出结果导向型”动机(A至C)、“人力资本导向型”动机(D、E)和“行动导向型”动机(F至H)三类。系统聚类的结果显示,“利他型”动机正好与“志愿活动产出结果导向型”动机在选项上一致。

不同类型动机的选择比例与赞同程度不相同,结果见表2。表2中“占比”为不同行为动机的实际选择比例,“选择度”则代表个体对该选项的赞同程度。“选择度”的计算方法是首先给“非常同意”、“同意”、“比较同意”、“有点同意”、“不知道”、“不同意”六个选项分别赋值4、3、2、1、0、-1,然后与“占比”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各选项的选择度,每个动机变量下六个选项选择度之和为该动机的“总选择度”。总选择度的高低反映出该动机对参与志愿活动影响力的大小,总选择度数值越接近4,影响力越大,反之越小。分析表2可以发现以下结果。

(1)“主动型”动机的影响力远大于“被动型”动机。

“主动型”动机(A至H项)总选择度均值为2.86,“被动型”动机(I至K项)为1.16,表明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以主动、自觉行为为主导。但同时,I项中前两项的选择比例达26.77%,说明仍有超过1/4的同学认为“学分要求或老师要求”是促使其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原因。另外,J项中选择“不知道”的比例达22.97%,远高于其他,反映出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认知度不足,不少学生家长、老师等尚未意识到其重要意义与价值。

(2)“利他型”动机与“利己型”动机影响力相当。

“利他型”动机总选择度均值为2.96,“利己型”动机为2.80,二者差距不明显,说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大多同时受“利他型”和“利己型”动机驱使。在8个主动型动机变量中,总选择度最高的是C项,其前两项选择度之和高达2.98,反映出大学生对“服务社会”动机的高度认可。

(3)“人力资本导向型”动机影响力最大。

“人力资本导向型”动机的总选择度均值高达3.11,位列第一。“志愿活动产出结果导向型”动机为2.96,位列第二。在11个动机变量的总选择度排名中D项和E项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说明大学生极大地希望通过志愿活动实现个人能力提升、阅历增加、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等人力资本的增加。

综上,不同类型的行为动机对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影响力不同,假设二成立。

(1)支持因素。在预设的六个外部支持因素(详见表3)中,我们要求受访者选择并排序。

第一,外部奖励对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影响力不显著。分别有69.2%和64.9%的人认为E项、F项对参与度没有影响。第二,C项对参与度的影响力不确定。有近一半(49.5%)的人认为没有影响,36%的人认为影响力排在第二或第三位,这反映出相同的问题:大学生家庭层面和朋友圈子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关注。第三,A、B、D三项对参与度产生较大影响。46.4%的人认为A对志愿服务参与度的支持作用是最大的,有50.7%和40.5%的人分别将B和D排在了前两位。

结论:外部支持因素总体上对志愿服务参与度产生积极影响。相比之下,“政府资金和政策保障”(46.4%)、“服务对象感谢和社会认可”(22.3%)、“舆论支持”(21.8%)这三个支持因素的影响较大, “家庭朋友理解与赞赏”的影响力不确定,而“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这两个支持因素则影响甚微。

(2)制约因素。对预设的7个外部制约因素选择情况的分析结果见表4。第一,相对而言,E项的影响力最大。有58.3%的人将之作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排在前三),比例远高于其他选项。第二,“无影响”的选择度较高。7个选项中有5个“无影响”的选择比例超过50%,1个接近50%(48.1%),其中D项更有高达89.2%的受访者选择了“无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来自: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都是短期行为,而制约因素更多着眼于长期,故受访者易于产生“漠视”,选择“无影响”。第三,“对服务对象帮助不大”和“大众缺乏对志愿服务的了解和支持”是较突出的制约因素。

第四,我们在问卷中特别设定了“目前志愿服务在组织和制度方面的不足有哪些” 一题,受访者选择情况见表5。

结果显示:其一,选择集中的为A、B两项,有45.6%的人将A作为首选项,有70.1%的人将B视为主要不足(排名前两位)。这如实地反映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机构管理和培训环节相对落后的现状。其二,各选项均有一定比例的未选择率(23.7%-56.3%),说明存在相当数量的参与者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和制度效率还是满意的。结合个访结论我们发现,凡是有政府和专业力量介入的公共志愿服务项目,如南京青奥会志愿服务,其管理效率、培训、经费、制度保障、激励等各方面工作都比较到位,志愿者评价很高。事实上,国内的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的真正发展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之后。这样的调研结果印证了课题组的预设,即中国的志愿服务在应对大型赛事和突发性公共事件上的发展是较为成熟的,但在诸如社区服务、法律援助、安全卫生援助、弱势群体援助等方面比较落后。

可见,制约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参与度产生负面影响,但总体上,制约作用小于预期。相比之下,“活动形式化、短期化,缺乏可持续性”是最显著的制约因素;“对服务对象帮助不大”、“大众缺乏对志愿服务的了解和支持”和“感受不到自我实现,缺少幸福感”等制约作用较显著。在对志愿服务“组织与制度”的关注中,“组织机构管理效率低”和 “缺乏专业、高效的志愿者培训环节”是最突出的不足。假设三成立。

4.培训对志愿服务参与度产生影响

受访者中,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仅占37.5%,具体信息见表6。

在最终回答“你对自己大学期间所从事的志愿服务满意吗”时,31%的人选择了“满意”,其中主要的选择人群与前述的23.7%(表6)的人群相吻合。很大程度上,志愿者主体对所从事志愿服务的满意度,会成为其是否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信号,满意度越高,持续参与意愿越强。

五、结论与启示

(一)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主要受“主动型”动机影响

“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等“利他型”动机和“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为就业做准备”、“ 增加阅历结识朋友”等“利己型”动机都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学分要求、从众等“被动型”动机的影响力不占主导。但将学分要求与满足大学生的“主动型”动机相结合,却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道理。这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有成功先例,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从上世纪末开始推广的“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是将提供社会服务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将为社区等提供社会服务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服务学习”形式上要求学生通过提供社会服务以完成定量学分,但这个学分要求更多的是一种认证、激励和引导,而非强制和督促。因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服务类型,参加服务之前会接受正规、专业和系统化的培训,通过服务能较好地达到增强认知、锻炼能力、加深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等目的,学生的被动要求与主动发展之间实现了有效结合。所以单纯的学分要求,或纳入课程体系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核心在于行为的结果能否带来学生的“主动型”动机满足,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利他”与“利己”动机应当结合

“利他型”动机与“利己型”动机的影响力相当,反映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大多是同时受两类动机影响的,这符合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无论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收获自身经历与内心幸福感,还是在锻炼自我的前提下得到他人的感谢与赞赏,这都是一种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赢的最优状态。因此我们在进行志愿服务宣传与引导时,应当把“利他”与“利己”要素相结合,任何偏废都不可取。单纯地宣扬“利他”、提倡奉献会让志愿服务高高在上,难以真正推广;而一味地鼓吹“利己型”动机更会从根本上断送志愿服务的根基。无论是美国的“服务行动”(Service Action)计划、“校园契约” 联盟(Campus Compact),还是加拿大的“社区至上”(CFICE)计划,虽然都为校园里的学生提供了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但其根本的目标都在于建立校园与社区(社会)的伙伴关系,让学生在为社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出对社会负责任的、政治参与意识明确的新一代公民甚至是政治领袖。

(三)志愿服务应更多与专业技能实践、就业能力提升等相结合

“人力资本导向型”动机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最大,“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为就业作准备”和“增加阅历结识朋友”成为高度集中的选项,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类动机。Conn等研究发现,在英国,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中有大约50%在进校前是从事过志愿服务的。[13]大学生自己把原因归结为时间的缺乏,他们觉得进入大学后由于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导致了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志愿服务。但研究者同时关注了其他地区,发现大约从2010年起,英国大学生大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比例不到30%,而同期美国大学生的参与比例则高达60%以上。作者借鉴了美国的“校园契约”联盟(Campus Compact)和加拿大的“社区至上”(CFICE)计划,提出的建议之一即为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和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因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四年的大学时间中,他们要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还要培养综合素质,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他们需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很重要”,如果志愿服务不能同其他的需求相结合,那么对大学生而言,它就极可能成为被舍弃的那一部分。

而且在我们的调查中,受访者认为参加志愿服务对自己能力与素质提升最大的方面分别是:“团队合作”(284人,占比49.1%)、“沟通与人际交往”(346人,占比59.8%)和“实践能力”(224人,占比38.7%)。而Conn等在研究中也发现,“85%的学生认为增加了他们的沟通技能;79%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能力,7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对他人的理解能力;30岁以下的本科生毕业生中有78%的人在面试时提及过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14]。因此将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与实践、就业技能训练、基本素质培养、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是大学生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尤其是持续参与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 “政府资金和政策保障”、“服务对象感谢和社会认可”、“舆论支持”三大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参与率存在显著的支持作用

政府始终是志愿服务存在与发展的支持力量。放眼全球,志愿服务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经费、自上而下的机构设置与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活动与计划的实施、法律法规保护和舆论导向方面,其中前三者又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经费。在英国,经费问题也曾在一段时间制约志愿服务的发展。目前在国内高校,志愿服务机构的经费有限,且不固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志愿服务的推广和发展。

社会的舆论导向和广泛的社会认可与支持对志愿服务的参与具有深远影响。中国的志愿服务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最显著的体现就是参与率较低。目前在中国志愿者主体是青年,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这与美、英、加等国和香港地区都不同。带来的问题就是志愿服务的活动空间大多局限在学校和部分社区机构等,在全社会的推广与认同远远不足。志愿服务不仅是高校的,更是社会的,青年志愿者是中国志愿服务的一道风景,却不应是主要甚至唯一的存在。所以,在青年之外的社会空间中,个体、机构需要尽快形成对志愿服务的认识、认可,进而逐步参与,媒体需要给予正面宣传和引导形成积极的舆论支持。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中国志愿服务也才能真正推广和壮大。

(五)“活动形式化、短期化,缺乏可持续性”是最显著的制约因素

中国的志愿服务整体上缺乏顶层设计,没有政府组织的全国性的行动计划,现有的一些特色或品牌活动都是局部的、分割的。这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以美国为例,“老年志愿服务计划”、“美国志愿队计划”、“学习和服务美国计划”、“公民服务队计划”、“为美国骄傲计划”等等,都是政府作为“出资人”和“主办人”开展的全国性行动计划[15],这些计划深入到美国社会各角落,也吸引了各类型的人员参与。

(六)高效优质的培训可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

调研显示,在高校对培训满意度较高的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较强,但目前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环节普遍比较薄弱。如何加强对志愿精神的认同与传播,提高专业化程度,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素质化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培养出骨干与核心成员都是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ebbie Haski-Leventhal,Ram A.Cnaan,et al.Students' Vocational Choices and Voluntary Action: A 12-Nation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2008(19):1-21.

[2][13][14]Zoe Conn,Sara Fernandez,Adam OBoyle.et.al.Students,Volunteering and Social Action in the UK: History and policies[M].Student Hub Publisher,2004:8-9,51,13.

[3]Michael B.Frisch and Meg Gerrard.Natural Helping Systems: A Survey of Red Cross Volunteer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1(9):567-579.

[4]Anne Marie Ward,Donal G.Mckillop.An Examination of Volunteer Motivation In Credit Unions: Informing Volunteer Resource Management[J].Annals of Public and Cooperative Economics,2011(82):253-275.

[5]Toorjo Ghose,Meenaz Kassam.Motivations to Voluntee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India[J].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ird-Sector Research,2012(25):28-45.

[6]Georgina Brewis,Clare Holdsworth.University Support for Student Volunteering in Engl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ontemporary Value[J].J Acad Ethics,2011(9):165-176.

[7]Rebecca Nesbit,JeffreyL.Brudney.At Your Service? Volunteering and National Service into 2020[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0(s):107-113.

[8]Loise Waikayi,Colm Fearon,et al.Volunteer management: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Within the British Red Cross[J].Management Decision,2012(50):362.

[9]郑永森.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三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人民论坛,2013(17):168-169.

[10]陈平,许冠忠,朱俊英,等.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长效服务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2008北京奥运会帆船赛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9(6):127-130.

[11]李芹,于琳.青年志愿服务: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1(2):1-5.

[12]张网成.我国志愿者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6):26-32.

[15]黄晓鹏.美国志愿服务观察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12-116.

(责任编辑 钟嘉仪)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
大学生金融知识进社区志愿活动实践思考
推进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构建志愿服务新常态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常态化机制实证研究
对当代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