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结合中医中药在骶髂关节结核中的应用

2017-01-12 10:56杨军杨增敏佟兴业陈其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窦道骶髂

杨军,杨增敏,佟兴业,陈其义

手术治疗结合中医中药在骶髂关节结核中的应用

杨军,杨增敏,佟兴业,陈其义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合中医中药在骶髂关节结核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2例Kim分型Ⅲ型、Ⅳ型骶髂关节结核手术治疗,结合中医中药辩证施治,根据自拟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36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达治愈标准2例,3~6个月达治愈标准5例,6个月以上达治愈标准5例,其中2例术后3~5个月复发窦道形成,经窦道丹剂换药或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Kim分型Ⅲ型、Ⅳ型骶髂关节结核手术治疗结合中医中药辩证论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骶髂关节;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

骶髂关节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8%,且解剖结构特殊,漏诊、误诊率高,临床治疗上较困难。我科自2010年3月—2015年12月共收治Kim分型[1]Ⅲ型、Ⅳ型骶髂关节结核患者12例,选用手术治疗,结合“骨痨”中医中药辩证论治,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自2010年3月—2015年12月,我科共收治Kim分型Ⅲ型、Ⅳ型骶髂关节结核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2~78岁,平均38岁;病程1~14个月,平均7个月。病变部位:左侧6例,右侧5例,双侧1例。本组病例均表现腰骶部疼痛,其中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伴跛行3例,臀部或髂窝局部包块形成,脓肿破溃形成窦道7例,其中5例为外院手术治疗后窦道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结核中毒症状。骶髂关节后方叩击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4例。影像学检查:脓肿位于骶前或/和髂腰部3例,骶后3例,两部位(骶前或/和髂腰部、骶后)6例,其中一例双侧(一侧两部位,一侧仅有关节面侵蚀,故归为两部位组中)。血沉:20~50 mm/h 4例,≥50 mm/h 8例。皮肤结核菌素试验和结核T细胞检测均呈阳性。

1.2 手术治疗入院后均行腰椎、骶髂关节X线片、局部CT扫描、腰骶部MRI和双侧腰大肌髂窝B超检查,判定病变部位、脓肿范围和大小。分型是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根据Kim分型[1],Ⅲ型:骶髂关节破坏严重,骶骨或髂骨硬化或囊性变;Ⅳ型:伴其他椎体结核或脓肿形成,两型应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积极手术治疗。本组病例符合Ⅲ型5例,Ⅳ型7例。

术前均接受骨与关节结核标准化疗方案: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左氧氟沙星治疗2周以上,住院期间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以静脉方式用药。同时应用我院自制剂骨痨片及中药煎剂骨痨汤。骨痨片组成:蜈蚣、地鳖、天龙虫、制没药、制乳香,研成粉末加赋形剂成片;骨痨汤组成:瓜子金、虎杖、紫花地丁、银花藤、当归、赤芍、徐长卿、川牛膝,辩证论治以加减,水煎服,连用3~6月。术后继骨与关节结核标准化疗方案,强化3月后停用链霉素,继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9~15个月(即3SHRE/9~15HRE)。术前维持或调整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接近正常水平;血沉应控制在60 mm/h以下,或标准化疗后明显下降;骶髂关节适当制动,营养支持;术前一天番泻叶泡水代茶饮,或者清洁灌肠;常规备血。

根据骶髂关节骨质破坏部位、脓肿形成位置综合考虑采用后路、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行病灶清除或/和骶髂关节植骨融合术。⑴后侧入路手术(3例):取侧卧位,沿臀大肌和骶棘肌之间将臀大肌剥离至坐骨大切迹上部,向外牵开。此时大多臀大肌深层脓肿即破涌而出,再用平凿沿髂后上棘凿除一条骨质,髂后上棘骨块向外侧掀起,骶髂关节脓液、干酪组织及死骨等彻底清除。如骶髂关节面骨缺损大,应取髂后上棘外侧板带肌蒂骨块,要稍大于骨缺损区,夯实于骨缺损处,缝合骨膜上以固定骨块,防止移位,注意保护营养肌肉的血管分支。⑵前方入路手术(3例):仰卧位,患侧臀垫高使腰骶前挺、倾斜。沿患侧下腹自髂嵴前内斜向耻骨结节作斜切口,腹膜外分离以显露骶髂关节前方脓肿,切开脓肿壁放脓。沿破损扩大,部分切开骶髂前韧带,彻底刮除骶髂关节内脓液、干酪组织及死骨。显露病灶骨缺损较大可取髂骨植骨。注意保护股神经和股血管。⑶前、后方联合入路(6例):对合并骶前脓肿,先作骶前入路病灶清除,再作骶后入路病灶清除,同时作带肌蒂骨瓣植骨融合术。方法同前。可一期完成,或依患者全身情况2~3周后再经后方入路病灶清除+带肌蒂骨瓣植骨。以上术式中均反复冲洗病灶并用无菌纱布擦拭病灶表面,病灶内利福平明胶海绵包裹填塞,置负压引流管,于术后24~48 h拔除。送检标本病理均证实诊断。术后仍以3SHRE/(9~15)HRE方案化疗,中医中药辩证施治骨痨片、骨痨汤加减,营养支持治疗。术后2周切口拆线;多头带骨盆捆扎3~4周,卧床休息2个月。出院后每半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每3个月骶髂关节X线片及CT平扫。

术后复发窦道形成者,常规行窦道造影,了解窦道深浅、分支走向以及与原病灶的关系,依病程选用丹剂、窦愈灵(本院自制制剂,以大蒜液、麻油为主要成分)、生肌散换药。长期换药效果不佳,有死骨、脓肿或巨大死腔者可再次手术治疗。

1.3 疗效评价根据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骶髂关节结核治愈好转标准[2],自拟骶髂关节结核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治愈:饮食、睡眠良好,全身结核中毒症状消失,局部肿痛消失,瘘管愈合,血沉降至正常,X线摄片显示软组织影不宽,无死骨,脓肿消失、钙化,能参加轻体力劳动。好转: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及局部症状明显改善;痿管大部分愈合或闭合,血沉下降;X线摄片显示骨质破坏有改善。复发:治愈后局部红肿,伤口重新化脓破溃,有一般结核病全身症状;X线摄片显示有骨质破坏。无效:全身及局部症状无改变;X线摄片及血沉化验检查无好转。

2 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36个月,平均22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达治愈标准2例,3~6个月达治愈标准5例,6个月以上达治愈标准5例,其中2例术后3~5个月复发窦道形成,经窦道丹剂换药或再次手术后治愈。

3 讨论

骶髂关节结核脓肿形成后,因骶髂关节特殊的解剖结构而产生不同部位、不同方向的流注。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易漏诊、误诊[3],治疗不及时。而影像学对骶髂关节结核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4-5],MRI、核素扫描及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对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6],依赖CT的Kim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指导[7],Ⅲ、Ⅳ型骶髂关节结核手术治疗应以骨与关节结核在标准化疗方案为前提,营养支持,本院自制制剂骨痨片、骨痨汤辩证论治加减,充分术前准备。手术入路应遵循“就近”原则:骶髂关节面破坏或脓肿以骶前为主,则选用倒“八”字前入路;骶髂关节面破坏或脓肿以骶后为主,则选用后方入路,并结合带肌蒂骨瓣植骨融合;骶前、后骨破坏均较明显,伴有脓肿形成或窦道时,应行作前入路骶前脓肿病灶清除,再变换体位行后入路病灶清除+带肌蒂骨瓣植骨融合术。术后复发窦道形成者,运用中医外治法结合本院自制丹剂换药或再次手术。

单纯骶髂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残留死腔大,融合率低。Luo等[8]认为骶髂关节感染急性病例,主要目的是通过早期清创并保存关节的完整性,而慢性骶髂关节感染单纯清创是不安全的,只有清创植骨融合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孔晓海等[9]报告骶髂关节后方骨缺损较大时,在彻底病灶清除基础上,取带肌蒂骨瓣植骨可消灭了残留死腔,同时骨瓣血供好,提高关节融合率,降低了结核复发。如骶前结构骨缺损大者也可取髂骨植骨,但注意骶髂关节前方因不易固定而可能移位。病灶内利福平明胶海绵包裹填塞,提升了局部药物浓度[10];切口内留置负压引流管,充分引流残腔内渗液也十分重要,术后用多头带捆扎固定骨盆起到了即刻稳定作用,也提高了融合率。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及耐多药结核菌增多,骨关节结核的治疗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传统中医中药治疗治疗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骨结核归属中医学“流痰”、“骨痨”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不足、肾亏髓空加外感风、痨虫侵袭、寒痰湿凝聚所致。本病初起阶段,表现为寒痰凝聚,以后有阴虚火旺,以致肝肾亏虚、气血两亏等。张志文等[11]对照研究中报道中西结合治疗可显著降低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我院自制制剂骨痨片、骨痨汤、各种丹剂及窦愈灵对“流痰”、“骨痨”的不同病程有独特疗效。孔晓海等[12]认为骨痨片中的虫类药物蜈蚣、天龙、地鳖虫皆为峻猛之药,功善通经络、搜风剔痰,符合病久从瘀治之义,其作用机理与局部血供改善、化疗药物渗透性得到增强有关;骨痨汤中虎杖、瓜子金、紫花地丁等为清热解毒药物,对于局部炎症反应有较强抑制作用;窦愈灵中的大蒜素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

总之,骶髂关节结核因自身解剖结构复杂,邻近重要脏器多,病灶位于组织深部,手术暴露困难,结核耐药增多,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明显,使得骶髂关节结核治疗困难重重。在骨关节结核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前提下,根据病灶、脓肿部位针对性选择手术入路并行带肌蒂骨瓣植骨,有效提高了融合率,而中医中药治疗调节患者内环境,达到协同抗结核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减轻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中西医互为补充,彰显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Kim NH,Lee HM,Yoo JD,et al.Sacroiliac joint tuberculosis classifi⁃catoin and treatment[J].Clin Orthop Relat Res,1999,(358):215-222.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97-398.

[3]吉连梅,季小凡,赵东宝.骶髂关节结核误诊为脊柱关节炎1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11):1291-1293.

[4]李硕,冯光,王艳,等.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8):761-765.

[5]何万林,徐中佑,李相位.骶髂关节结核的CT和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2):133-136.

[6]陈晶,张军,吴小娥,等.早期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5):322-325.

[7]穆哈买提,车立新,孟晓源,等.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及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19-20.

[8]Luo X,Tang X,Ma Y,et al.The efficacy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in treating sacroiliac joint tuberculosis with a chronicsinus tract:a case series[J].J Orthop Surg Res,2015,10(1):120.

[9]孔晓海,陈其义,王睿,等.带肌蒂骨瓣植骨融合术治疗骶髂关节结核远期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8):1189-1190.

[10]Li S,Zhang H,Zhao D,et al.Treating sacroiliac joint tuberculosis with Rifampicin-loaded OsteoSet[J].Chin J Repar Reconstr Surg, 2015,29(4):406-411.

[11]张志文,徐笃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结核57例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6):39-40.

[12]孔晓海,佟兴业,陈其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脊柱结核述要[J].江苏中医药,2011,43(10):33-34.

R681.8

A

1007-6948(2017)05-0552-03

10.3969/j.issn.1007-6948.2017.05.025

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20140505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南京210014)

陈其义,E-mail:a196151iphone@126.com

(收稿:2017-03-26 修回:2017-07-20)

(责任编辑 韩慧)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窦道骶髂
骶髂关节错缝症推拿手法复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结核性窦道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置管方式的改良及护理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骶髂关节结核
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踝套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效果观察
舒缓疗护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慢性窦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