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2017-01-12 09:05张云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水样饮用水控制策略

张云波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通化 135100)

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张云波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通化 135100)

目的 分析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根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124份水样进行检查,其中前6个月中检测62份,后6个月根据检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策略,然后检测62份样本。分析对比两次检验结果即饮用水检测合格率。结果 第1次的检验过程结果显示62份受检水样中有43例合格,合格率为71.67%;通过微生物培养质量控制策略,防止在标本采集、运输以及检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结果显示62份受检水样中有54例为合格,合格率为87.1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微生物检验实施质量控制然后对饮用水受检样本进行检查能够提高检测准确率,能够为居民安全用水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策略;临床应用

微生物是临床中引发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且病原菌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对人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为了做好预防、控制和消除饮用水污染事件,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根据相关标准中的条例,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应用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策略之后对桶装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影响,以期能够减少检验全过程中的失误,提高检验准确率,为居民的健康饮水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将检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择县城中62份进行检验,根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样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在前6个月中共检测

62份,后6个月根据检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策略,然后检测62份样本。具体为菌落总数在100CFU/mL以下、总大肠杆菌群(MPN/100mL)未检出、以及耐热性大肠杆菌群(MPN/100 mL)未检出判定该受检水样为合格,只要有其中一项不满足上述标准则判定该受检水样为不合格。

1.2 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室内质量控制:首先进行样本控制,样本质量高低直接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2]。①保证样本采集全流程满足相关规范,确保足够的样本采集量。同时做好保存工作,本文中主要是对饮用水进行检验,在存储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光线的作用,以免对水样的质量造成影响。还要做好运输的质量控制,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样本的运输知识,防止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污染、或由于运输时间过程影响检测结果;②仪器和试剂的质量控制:不同的检测水样具有不同的性质,其中含有的微生物种类也存在差异,因此检验之前要做好检验设备和试剂的选择工作,保证全部的仪器和试剂为正规生产、三证齐全[3]。对于过期试剂以及难以正常工作的仪器要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在工作中发生脱节,影响到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稳定开展;③培养基质的质量控制:微生物培养是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结合培养基相关知识,根据培养对象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并做好培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以及酸碱度等指标控制,确保生存环境良好。培养基制作完成之后应当实施灭菌处理,消除其他非病原菌,以保证结果的精确性。

人员控制:检验人员是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其水平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质量高低,因此疾控中心应当针对检验人员的具体工作开展专业培训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在进行微生物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执行操作,为市民安全用水提供高效保障。

室间质量控制:国家对于疾控中心实验室的检测水平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要求疾控中心实验室满足防潮、洁净以及消毒等要求。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生存繁殖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如果温度或湿度太低、杂菌的数量过多等都可能对培养基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做好环境控制工作非常必要。首先要确保实验室的各项标准能够达到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2~28 ℃,并设定好恒温,对环境中的照明、空气悬浮物、湿度以及通风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管理[4],使其达到标准。做好实验室的消毒工作才能够保障安全无菌环境,对于无菌处理中应用的紫外线灯管的性能进行测定,每个季度进行检测,掌握设备对于空气洁净的效果统计,对于使用年限过久、严重老化以及不能够满足消毒标准的设备要及时更新和替换。在使用实验室之前进行紫外线消毒,以达到无菌标准。通过化学标准与生化标准对灭菌器进行监测,检验是否能够稳定灭菌。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中所有的玻璃器皿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清洗和高温消毒,如果在检验期间发现标本中含有病毒和细菌应当立刻对盛装标本的玻璃器皿进行灭菌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资料实施处理,饮用水水样检测的结果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代表两次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两次微生物检验结果如下。第1次对62份饮用水水样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受检水样中有43例合格,合格率为71.67%;在此之后加强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质量控制策略,通过室内控制、人员控制和室间控制对检验中的人员、环境、器材多重因素进行干预,防止在标本采集、运输以及检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然后实施第2次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62份受检水样中有54例为合格,合格率为87.1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的细菌总数与耐热大肠杆菌检出结果差异较大,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前后两次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比[n(%)]

3 讨 论

水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元素[5],饮用水中如果出现大量的微生物很可能引发细菌感染,造成各种疾病,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水本身不具有自净或者是消毒的能力,生产、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很可能受到微生物感染。基于微生物检验过程来说,在对标本进行取样、运送、检测、设备和器皿使用中都可能有微生物侵入,进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开展隔离消毒工作,严格对检验的每一个环节把关,减少采样、运输和检验中微生物进入样本中。本疾控中心开展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策略,对样品检验全过程中可能影响到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最终得到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提示质量控制策略能够改善结果精确性,为人们用水安全提供有效的依据。

[1] 杨姣兰,曹宁涛,李诗瑶,等.全国省级疾控中心生活饮用水中氯化物等4种无机非金属指标检测能力评价[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31(9):804-805.

[2] 范尉尉,陈凤格,郭占景,等.石家庄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生活饮用水监测能力调查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7):3315-3317.

[3] 吴幸.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53-155.

[4] 蒋卫平,王志坚,郭莉莉,等.县市疾控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探讨[C].//第十六届全国卫生检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81-182.

[5] 郑婕,丁洪强,朱莉莉,等.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6(11):688-689.

R446.5

B

1671-8194(2016)34-0297-02

猜你喜欢
水样饮用水控制策略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风电平滑控制策略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减塑”水站
平行水样分配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样童年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1927—1937年南京城市饮用水问题及其治理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