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

2017-01-12 02:28周华文
未来英才 2016年15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性

周华文

摘要: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来主动获取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性;互动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要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归纳、推断等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有效。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的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机会,特别是为有着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1、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的成果,才能拥有的时间长,才会把握得牢固。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即使探究的成果十分幼稚,甚至未获成功。只要经历独立研究,对探究的态度和方法、乐趣和艰辛有所感悟、体验,就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

2、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数学总是给人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尤为重要。在我们的生活或故事中都蕴含着很多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结合数学知识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讲了一个淘气分饼的故事,淘气把3个大小同样的饼分给蓝猫、菲菲和霸王龙,蓝猫说:“我功劳最大,我要吃一大块儿”。菲菲说:“我要吃两块儿。”霸王龙抢着说:“我要吃4块儿。”淘气便动手切饼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并向他们提问:“我把三个大小同样的饼,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分别给了你们1块儿、2块儿、4块儿,你们知道谁吃得多吗?”我也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同学们。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霸王龙吃得最多。还有的说:蓝猫的那个饼,平分的份数少一些,他吃得最多……这个故事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知的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导入了新课。

二、合作交流

1、建立合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在教学班里,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小组成员中通过协商推举出小组长。小组长作为探究小组的召集人主持分工、协调、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还要把各组员的分工情况做好记录,教师作为探究小组的特别成员参与小组的组织、协调、探究、交流,是探究小组的指导员、咨询员,主要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搭设广阔的舞台,架起成功的桥梁。

2、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部的每一个成员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信息、发现的问题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共享。小组成员之间为了完成共同的探究任务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因为不同协作者对任务的理解和观点可能会不一样,当各种观点相差较大时,小组成员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商讨、争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交流补充,集思广益,不断改进探究方案,以达到新的目标。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形成了“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的师生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尽量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成功与同伴是分不开的,大家荣辱同当。只有这样,小组成员才能尽快达成共识、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3、全班展示交流。各探究小组在完成阶段性探究成果后,首先推荐一个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同学作中心发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的同时进行口头汇报,征求别人的意见。在展示交流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充实自己的探究成果。接着全班同学进行充分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这样,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每个小组的探究成果都能逐渐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也就更加完善了。教师还要鼓励各个探究小组将自己的探究成果通过各种手段、不同途径扩大学生间的交流,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就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拓宽同学之间的视野,增强师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同学们探究积极性,让大家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综合实践,自主参与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课堂,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自主参与,自主获取知识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声,更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期望。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问题、自主研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实践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教师只做指导、启发、点拨、示范引路和组织工作,让学生的探究确实发现新问题,进入新境界。

四、结语

要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就必须让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既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真理,又感受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还从中学到不少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意识和探究能力。

总之,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都市家教.

[2] 沈爱萍.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教学学术.

[3] 王金星,房雪冰.在课改过程中教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小学教材教学.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性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自主探究学习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发展性教育督导与学校办学自主性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