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军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2017-01-12 07:27夏晨雨
考试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构建方法

夏晨雨

摘 要: 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信息化的教学条件。当前,军校信息化教育的实际与军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状况,我们要聚焦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构建军校教育信息化体系。

关键词: 军校教育 信息化体系 构建方法

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校作为为现代信息战争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基地,肩负着推进部队信息化进程、不断输送高质量新型军事人才的历史重任,构建军校教育信息化体系意义重大。

一、构建军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

在实现军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军校教学的基础工程,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实现军队院校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就军校本身建设,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好校园网络平台。军校的校园网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它是利用成熟、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应用环境;是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为军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覆盖全院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大型网络系统。校园网建成后,要在原有信息系统应用模块的基础上,以校园网为依托,构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院的教学、科研及设备和后勤保障等的统一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网教学应用系统中的多媒体综合教学管理系统、多媒体电子备课系统、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和远程教育系统等应用软件,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考试手段现代化,从而提高军校的总体教育质量。

(二)建立立体化教材库和多媒体课件库。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文字教材中,由于教材编写、审查、出版周期较长,因此往往滞后于知识的增长速度;且教材的品种和容量有限,不能满足学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因此,要大力发展数字化电子教材,抓好电子化教材、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件素材类资源建设,提高教学内容载体电子化程度,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向其他专业横向交叉渗透,开展跨学科教育。上级机关要求开发和建设的网络课程之外,军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在任务分工范围内,自主建设特色专业的网络课程。在多媒体建设方面,军校应组织富有经验的老教员、从事专业教学的优秀教员编写脚本,由专门的制作人员实施,进行多媒体教材制作,设计网络教学课件。在课件教学内容安排上,应以知识点为核心,以知识点和实战能力需求之间的有机联系为纽带,构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内容体系,课件中实例、习题等的安排,应多选择与当前能力需求和训练实际贴近的内容。教材库和多媒体库要注重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预见学员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向学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建立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网络平台功能的延伸,集教、学、管、娱乐于一体,开创新型数字化的学习、工作、训练和生活环境,即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指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信息化,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支持和辅助决策的综合信息系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充分体现“以教育和教学为本、以教员和学员应用为主”的思想,切实结合教学活动实现情况。在数字化校园生活中,通过大量数据和网络平台,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教学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管理办,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使我们快速掌握正确的信息,信息处理也变得相对容易。例如某课程考核结束后,教员通过网络将成绩提交,管理人员就可以分析成绩,检测学员学习水平,考试试卷的质量水平,教员教学质量,为未来修改制订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二、提升军校教员的信息素质

教员既是信息设施的使用者,又是信息资源的创造者,更是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者。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军校教员队伍信息知识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来看是普遍偏低,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急需通过教育和培训加以提高。如果教员信息知识能力素质培训工作跟不上,则必将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可以说,没有一支信息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员队伍,军校教育信息化将无法实现。

(一)加强信息知识的学习。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员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员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把学员培养成信息化人才。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近些年,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有力地推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和科技手段的创新。同时随着信息加工、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科学理论和成果的应用,军校教学方式中的科技含量逐渐增加,教员要真正胜任这一任务,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因此,教员要有强烈的学习紧迫感和能力的危机感,把提高信息知识能力素质作为自学的重要内容。

(二)改革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基于信息系统教学的科学组织和运用,教员要着力发挥信息网络的功能优势,以实战的要求和任职能力培养为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创新。如利用数据链、网络和通讯平台等设计作业和案例分析,依托网络信息仿真功能模块,按照学生任职和能力需要进行网上模拟演练,或者在统一的指挥体系网络下进行同级或多级间的异地学生交互学习、共同作业等。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广泛摄取知识与锻炼思维的机会,变单向传授为互动学习。教员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地位逐渐瓦解,教员由前台逐渐走向幕后,取而代之的是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信息化注重人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合作,学生可以在网上与教员探讨问题,提出质疑,教员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获得信息,得到启发,提高教学质量。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形成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创造信息化办公环境。要打破军校与军校、军校与地方、学员与教员、学员与领导机关的交流壁垒,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地享受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源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广泛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抓好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抓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建设,抓好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创造一个与信息化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环境和办公环境,推广到“无纸化”办公、方便的“不见面”联系和高效的“零时差”交流,创造一个有信息时代特色的高效教学管理和办公环境。

三、建立健全军校教育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体制支撑和动力源,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军校现代化教育工程的信息化,从而提高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质量,建设信息化部队。因此,军校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不仅是教育过程诸要素的信息化,而且应实现各要素之间静态与动态结合的信息化,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运行体制与机制。

(一)加强教学管理软件建设。教学管理软件建设,包括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网上教学施训管理自动化系统。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院首长、机关、系的各种批示通知等信息网上发布与浏览,机关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基层情况反映、情况通报等,主要侧重于公文流转。网上教学施训管理自动化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实施管理、学员学籍管理、教员管理、教学场所管理、实验室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装备器材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及文件资料管理等。

(二)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军校领导和管理部门要注重提高教员的信息化素质,给他们搭建成才的平台,提升他们在信息规划、硬件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检索、获取、加工、处理等方面技能,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能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组织、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

(三)加强法规标准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坚持以法治校,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把教学信息化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强化质量监控机制,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指标测标体系,充分发挥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的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安全保密建设,为信息和网络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军校具有较为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手段,是军队信息化知识的重要源头、信息技术创新的主要阵地。我们一定要从时代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高度,深刻认识实现军队军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军校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军队的人才培养服务,提高军校教育的效率。

猜你喜欢
构建方法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策略
简论中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新环境下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的优质分析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农村电子商务成本效益数学模式的建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