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健不忘初心

2017-01-13 06:48左海滨
东方电影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巴比伦董子德兰

文/左海滨

董子健不忘初心

文/左海滨

出道以来董子健演过各种类型的少年:《青春派》中大胆告白的居然,《少年班》中谨慎谦和的吴未,《德兰》中说着方言的小王,《山河故人》中追求自由的道乐……每一个少年都有着迥然不同的形象、性格甚至生活环境,让人不禁诧异一个没有学过专业表演、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居然能够拥有如此丰富层次的演技。而这次,董子健再次演绎了一个与以往都不一样的少年角色—喝酒、翻墙、打架、追女孩样样在行的“问题青年”路小路。

“问题青年”路小路的故事

坐在路边的张小尹问向已然步入中年的路小路:“路小路啊,你说说你从前的故事吧。”于是没有酒,而是喝着路边奶茶店的奶茶,已然步入中年的路小路讲起了20世纪90年代的戴城,和那个20岁的自己。

戴城是离上海很近的一个小城。在那里,人们渐渐不满足于小城镇缓慢的发展步伐,这座城镇上开始林立起许多的化工产业。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的路小路进入了糖精厂,第一天上班就迟到,用来跟师傅汇报的成绩单看也没看直接就被师傅拿去擦了手。他跟着厂里最牛的师傅当过钳工、电工、搬运工,却还是只会拧螺丝、换灯泡,不过喝酒、翻墙、打架、追女人倒是很在行。这样一个十分有胆色的“问题青年”遇到了厂医白蓝,面对“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厂花,路小路陷入了疯狂的暗恋,他跟踪姑娘、撒图钉扎自行车轮胎、偷窥内衣……可是疯狂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不过是“无人可爱”,他所做一切也不过是面对重复单调到一眼就望得到边的生活进行的挣扎。那个时代,有很多的“路小路”。

董子健说,《少年巴比伦》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看似在讲关于路小路的青春、爱情、成长、友情,其实是在讲一个时代,是一个时代的落寞,观众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侧面。它带大家回忆那样一个被我们遗忘的时代,这个时代有青春、有失去、有遗憾,但最终它都是美好的。

大家好我是小董,董子健

记得今年6月的某个演讲上,穿着自己设计的白T恤的董子健站在台上,灯光亮起后片刻无话的他微微一笑,轻咳了一声说:“我很紧张。”

一出道就要背负“拼妈”的标签,很多人认为他不过是靠着便利的资源在影视圈里玩一遭。因为一个很意外的机会拍了《青春派》,董子健逐渐发现自己是热爱电影这个行业和这份工作的。为了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拥有自己的光芒,做自己的启明星;为了不成为一个可有可无、不是靠出位的话题被外界记住的演员;为了不在拥挤的拼脸环境中,想方设法地胜出,他努力地让自己去体会不一样的人生,接完全不同的、富有挑战性的角色,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自己还有很多路要走,很多苦要吃。

生活中的董子健一如他那句简单有力的“大家好我是小董,董子健,一名演员”的自我介绍一样,没什么耀眼的光环,喜欢一个人待着,干脆直接,简单坦荡。他喜欢摄影,因为“摄影会留住一些故事和一些情绪,会让你发现生活中不同的一面”。

问到有没有想要合作的导演或演员,他毫不犹豫地说:“李安导演啊,我去年金马奖的时候和导演聊了很多,真的特别喜欢他,我觉得真的都不用演戏了,我就给他当个助理,跟他一部戏,当个执行导演、副导演啊我都很开心,学习学习。”俨然是一个忠实粉丝的肺腑之词。面对不同的导演,董子健从来不会按照资历对他们做什么区分:“我在拍戏的时候不会有新导演的这种想法,就是要尊重导演的这个身份。会在角色上、表演上有一些交流,我有时候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但在现场还是会尊重导演的想法和决定。”

《少年巴比伦》之后,2017年“进击的小董”还将参与到两部新电影中,已经完成拍摄的《完全男生手册》是他第一次尝试喜剧;在韩寒导演的新片《乘风破浪》中,他与邓超和彭于晏有颇多的对手戏,值得大家期待。

当董小董遇到路小路

董子健最初对路小路这个角色并不是“一见钟情”。当时他还在拍《德兰》,第一次拿到剧本的时候不是特别喜欢,看了小说后却情有独钟,然后随着剧本一次次地改,他终于决定接手,替路小路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读过原著后董子健对路小路这个人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找到了很多相同点和共鸣:“我们都是一个享受浪漫、喜欢浪漫的人。”至于不同,董子健说路小路在感情上主动,但自己不是一个主动的人,就觉得顺其自然的感觉最好,水到渠成。

其实不仅是在感情上,董子健对待很多事情都是顺其自然。比如不会规划未来所饰演的角色,只想在看重剧本和故事的基础上尽可能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这种顺其自然当然不是放任自流,董子健所饰演的每个角色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同时他也会有不同的方式去演绎,包括艺术片怎么演、文艺片怎么演、商业片怎么演、半商业片怎么演,面对这些问题,这个不喜欢规划却喜欢思考的小董都会有自己的考量。

无论是《德兰》中的小王,还是《少年巴比伦》中的路小路,都与董子健自己的生活情况差别巨大。为了更贴近角色,小董说除了用心去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环境也很重要。拍《德兰》的时候他提前一个月去当地体验生活,和当地的人接触,让自己尽量融入他们当中;拍《少年巴比伦》的时候他喜欢去跟看门的大爷聊天,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关于工厂的故事,关于他们自己,以及他们身边落寞的或被这个时代所影响的一些人的故事。

谈到关于《少年巴比伦》的拍摄,小董说:“这是我拍得最累的一个片子,每天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每天十多个小时都在打架、跑步、爬煤堆、骑车、飙车,全是这种戏。每天都特别累,满脸泥和煤灰。有一场从车上摔下来的戏是我自己摔的,我真摔,起码摔了三四十条。接着拍澡堂的戏,身上好多伤口用保鲜膜缠着,感觉还是挺深刻的,哈哈。”

面对艰苦的拍摄,他却用一个“哈哈”来轻松做结。影视圈中“文替”现象层出不穷的今天,多少演员都只愿光鲜亮丽地受人追捧,却不愿再下苦工思索自己塑造的角色,承担起这份工作背后的辛劳。“演员”和“明星”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演员”只要顺应市场规律迎合粉丝经济,将自己的“吸金”能力放到最大即可。

入行已经几年的董子健注定会是这样一股清流,用内敛敏感的内心去揣摩每个角色,用洒脱自在的态度面对演员这个职业。他早已经能够带笑调侃那些中伤过他的话语,能够目光闪亮、言辞笃定地说:“未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发现、去探索、去开拓,只要做一天演员,我想我就不会放弃最初进入行业时的初心。我不去在乎外界的眼光,也不在乎更多负累,我还是像第一部戏一样,像演出《德兰》时一样,问自己,你想成为这个人么?你想拥有这段故事么?如果可以,就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勇敢地做自己,点亮自己,也点亮身边的人。”

猜你喜欢
巴比伦董子德兰
太饿的董子皓
巴比伦传奇
神之门(环球360)
殡仪主持人董子毅:天堂引路人
最棒的生日礼物(下)
最棒的生日礼物(上)
国王和迷宫
巴比伦人
找不回家的姥姥
爱具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