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地区大麻-黄/红麻接茬栽培技术

2017-01-13 06:20郭晓彦张丽霞李梅吕玉虎潘兹亮乔利陈雪青史鹏飞
中国麻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黄麻定苗大麻

郭晓彦,张丽霞,李梅,吕玉虎,潘兹亮,乔利,陈雪青,史鹏飞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豫南地区大麻-黄/红麻接茬栽培技术

郭晓彦,张丽霞,李梅,吕玉虎,潘兹亮*,乔利,陈雪青,史鹏飞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信阳地区是红麻主产区之一,也种植有大麻、黄麻。红麻产业在豫南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麻农一年只种一茬造成了土地闲置、效益不佳。笔者通过3年大田试验,设计3个不同接茬时间(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安排大麻和黄/红麻接茬种植,其净收益、产投比与单茬常规种植均有增加,其中6月20日接茬净收益和产投比最高。因此,在耕地日益紧张的今天,通过茬口的合理安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麻农的收入,经济、社会效益比较突出,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详细总结了豫南地区大麻-黄/红麻接茬栽培技术,以期为麻农接茬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大麻;红麻;黄麻;接茬;栽培技术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已成为时尚的主题。麻的天然特性,顺应了时代潮流,已经成为时尚消费的最佳选择。全球对天然纤维的需求量每年正以8%的速度增长,麻类纤维织物的需求量更是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1]。豫南地区麻作的种植主要是夏播麦茬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或春播大麻(Cannabis sativa L.)和红麻,红麻9月底10月初收获后到次年红麻5月左右种植之间,有长达大概6个月的土地闲置期,而大麻冬春播种,6~7月收获后也有长达5个月以上的土地闲置期,这种种植模式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2]。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麻类产品、副产品的产量则是关键。通过一年两茬接茬种植麻类作物,既提高了产量、增加了麻农的经济收益,又满足了人们对麻类纤维织物增加的需求量。

笔者连续3年对大麻-黄/红麻接茬试验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如下:前茬大麻3月7日播种,设计6月10日、6月20日和6月30日3个收获期。后茬作物在前茬收获后立即整地播种,播期分别为6月11日、6月21日和7月1日,l0月10日统一收获。结果显示:大麻-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种植模式,麻纤总产量比单独种植大麻或黄麻分别最低增产90.8%和34.2%。大麻-红麻种植模式,麻纤总产量比单独种植大麻或红麻分别最少增产92.7%和28.8%;同时,大麻和黄麻/红麻接茬种植,其净收益和产投比均较单独播种时增加,而且6月20日左右接茬净收益和产投比最高[2]。

现将豫南麻区大麻与红麻、黄麻的接茬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前茬大麻:固始大麻,固始当地品种。

后茬红麻:“杂红952”,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培育红麻新品种。

后茬黄麻:“福黄麻1号”,引自福建农林大学。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及时整地

种麻的土壤,要实行深耕,加深活土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以利于麻类根系发育,促进植株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在秋、冬季农闲时将田犁好,利用霜冻促进土壤风化,改变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环境,在播种前趁天晴时将麻地再犁耙一遍备播。通过这种整地,整出的地质量高、土块小、墒情好,有利于麻苗出的快而整齐,为两茬麻高产打下基础。大麻收获后,应立即整地施肥为黄/红麻及时播种做好准备。

2.2 科学播种

2.2.1 精选种子

生产实践证明,精选种子是培育早苗、齐苗、壮苗的一项有效措施。播种用的种子要经过风选和筛选,除去瘪籽、嫩籽以及杂质,挑选饱满、大小均匀、色泽新鲜且发芽率高(90%以上)的种子播种,从而提高出苗率和达到苗全苗齐苗壮的要求。

2.2.2 适期播种

大麻种子能在低温(1~3℃)条件下发芽,其幼苗又有忍耐短暂低温的能力,豫南麻区一般在年前11~12月播种或年后土壤解冻立即播种,7月上旬收获。若接茬种植黄/红麻,大麻应在3月7日左右播种,在6月20日左右收获大麻。大麻收获后立即整地种植黄/红麻[3]。

2.2.3 播种方式

麻类作物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点播三种。麻农在播种时,一般采用撒播的方式,麻株长出以后表现为大小不一,密疏不均,其群体优势和个体优势都很难发挥,从而直接导致麻纤维产量下降。科学的播种方式是机械条播,播种时一般按33 cm的行距开沟播种。机械条播下籽均匀、播深一致、出苗整齐,便于田间管理。

2.2.4 播种量及播种深度

豫南麻区,大麻的适宜播种量为45 kg/hm2左右,大麻种子顶土力弱,宜于浅播,播深以3 cm为宜。红麻播量适宜为15~22.5 kg/hm2,黄麻播量适宜为7.5~11.25 kg/hm2,黄/红麻播深3~4 cm均可。

2.2.5 种植密度

大麻种植密度以24万株/hm2为宜,红麻18~21万株/hm2,黄麻21~24万株/hm2。合理的群体密度能在大面积上实现苗全苗壮,减少笨麻率,促进群体生长整齐一致。既保证了单位面积上有足够的株数,又能保证个体正常生产发育,使个体和群体协调起来,从而获得高产[4]。

2.3 合理施肥

麻类作物对土壤肥力反应比较敏感,无论选用哪种土壤或前茬栽培麻类作物,都应重视足量施用肥料,方能达到高产稳产效果。

2.3.1 增施基肥

红麻在整个生长期需肥量大,基肥可以持续不断地供给麻株生长所需的养分,给根群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基肥应一次施足,一般要占总施肥量70%~80%以上。两茬麻类作物,配合整地均施用N∶P2O5∶K2O=15∶15∶15的三元复合肥750 kg/hm2作基肥,中间追肥2~3次。

2.3.2 早施追肥

追肥一般宜早。大麻以苗高25~30 cm、将进入快速生长期时,结合灌头水追肥为最适宜。这时追肥要比株高1 m时追肥增产5%~15%。追施化肥量一般每公顷用尿素112.5~150 kg。在麻生长期间看长势进行追肥,在追肥过程中,要防止氮肥用量过多造成枝叶生长旺盛,而皮、骨发育不良,引起倒伏。要重视增施钾肥,以加速纤维发育,增强抗倒、抗风能力。黄红麻在5~6片真叶期和17片真叶期时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75~112.5 kg/hm2和37.5~75 kg/hm2。追肥时应避免撒施不匀,引起田间麻株相互竞长,造成生长不齐,笨麻增多,出麻率降低等。

2.4 田间管理

2.4.1 确保全苗

从出苗到快速生长期开始是麻作的苗期阶段。在此期间麻田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确保全苗。全苗是高产的基础,它能够促进根系发育,培养整齐健壮的幼苗群体,为进入快速生长打好基础[4]。麻播种后如因干旱引起土壤水分不足,种子落干而不能萌发成苗,则需补种。如因播后大雨引起土壤板结,使种子出苗后不能出土,可用钉齿耙碎表土,助苗出土。苗期还应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缺,补缺最好是就地取材,移密补稀。最好双株补栽,特别是要取壮苗、高苗补栽,以免栽后被周围麻苗所欺而形成弱苗。如缺苗较多补栽苗来源有困难,麻苗又相对小时,应及时催芽补种。

2.4.1 间苗与定苗

合理控制群体,可以有效调整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提高光能利用率,因此间苗、定苗是保证密植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间苗应遵循“去小留大,去密留稀”的原则,以叶不搭叶为标准。定苗时应“去两头留中间”即去掉过大、过小苗(根据种植密度定苗,如每公顷密度24万株,1垄2行,则每行1米留12株,其他密度照此类推)。大麻一般间苗1次、定苗1次,黄/红麻则是间苗2~3次、定苗1次,要求做到早间、留匀,适时定苗,达到培育壮苗的要求。大麻间苗宜在出苗后10~15 d内进行,按预定密度的要求,苗高14~20 cm时进行定苗。黄/红麻在出苗后立即间苗1次,间弱去强留中间,留匀苗距,使之生长整齐一致,然后在2~4片真叶期和3~5片真叶期再进行2次,5~6片真叶期定苗。

2.4.2 中耕与培土

中耕是苗期的重要管理措施,具有松土除草、散湿增温、促下控上、使幼苗主根深扎和较早较快地生长侧根的作用。麻田要早中耕、细中耕,一般中耕两次,除结合间、定苗进行中耕外,在麻田封行前再进行一次中耕。红麻是双子叶植物,播种后可用丁草胺2.25 L/hm2对水600 kg喷雾进行杂草封杀;快速生长期如遇草害可用盖草能150 ml/hm2对水600 kg喷雾防除;中后期如在高温季节,麻株已长高,可结合追肥,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187.5 kg/hm2在麻株间均匀撒施,可达到除草的效果。

培土的时期在快速生长期。培土可使幼苗根系深扎,控制旺苗长势,促进弱苗赶上壮苗,以提高麻田群体的整齐度,这样麻株群体在以后能均衡生长、减少弱株,以防后期倒伏。如在8月底遇强对流天气造成倒伏,则应紧急人工扶麻。具体做法是,把邻近两行的红麻扎成三角形或“人”字形的红麻束,使其相互支撑,能大大增强抗风能力。

后期拔除笨麻也非常重要。笨麻是指那些株高只达正常株高2/3以下的矮小麻株。笨麻麻皮薄,经济价值低,而且易招致病虫,又与正常麻株争夺水分、养分、妨碍通风透光。因此,红麻生育后期应拔除笨麻,以改善麻地通风透光条件,利于正常麻株生长,提高品质和产量。

2.4.3 科学管水,以水调肥

麻类作物苗期生长量小,需水较少,以排渍为主,旺长期生长量大,缺水会影响生长发育,应及时灌水,避免苗期缺水发芽不好和旺长期失水凋萎。旺长期及时补充水分,还可以达到以水调肥,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质分解与释放养分。灌溉方便的地块要保持土壤湿润,使土壤见黑不见白,见湿不见水,丘陵旱地尽可能保持干湿交替,并与除草中耕结合,在伏旱前除草松土能达到减少蒸发和保墒的效果。黄/红麻生长后期,气温较高,强对流天气较多,注意灌溉和排涝。

2.5 病虫害防治

豫南麻作,病虫害较少。病虫害特定年份发生。主要病虫害介绍如下:

2.5.1 大麻叶甲

俗称麻跳蚤或地蹦子、地狗子,为一种青铜绿色的甲虫。该虫体长1.8~2.6 mm,翅鞘先端浓赤褐色,腿节非常发达,善于跳跃。我国各地麻区均有发生。麻叶甲以成虫在土中1~1.5 cm处或麻叶、残草、植物残株及土壤裂缝处越冬。成虫啃食大麻叶片成许多小孔,影响麻株生长,也啃食花序和未成熟种子,以苗期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除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外,还可用八股根及山槐根叶0.5 kg,加水2.5 kg煮一小时的药液喷杀;实行轮作,清除田间杂草,可减轻危害。

2.5.2 大麻小象鼻虫

此虫专食大麻。成虫为害麻虫、麻鞘和腋芽,使麻株停止生长,从腋芽发杈,形成双头。幼虫蛀食麻茎,受伤处呈肿瘤状,遇大风易折断,影响纤维产量和品质,成虫为灰褐色的小型甲虫,体长2.3~2. 8 mm,体宽1.4~1.9 mm,呈卵圆形,口吻甚长,雄虫腹端稍圆形,初产时无色透明,长0.5 mm,宽0.3~0.35 mm,近孵化进变为暗紫色,长0.7 mm,宽0.4~0.43 mm。幼虫乳白色,体弯象新月形。老熟幼虫为黄白色,体长3.3~3.8 mm。蛹乳白色,长2.35~2.8 mm,藏匿于圆形的土茧内。

防治方法:应掌握在成虫刚出土还未产卵之前进行药剂防治。

2.5.3 大麻褐斑病(或称大麻斑点病)

多数在老叶上发生,最初叶表面出现,暗褐色斑点,以后斑点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中央部分变成淡褐色,周围苍黄色,背面密生灰色的霉。此病多在7月发生,为害严重时形成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氮磷钾三要素肥料配合使用,增强麻株抗病力;发病时喷波尔多液2~3次。

2.5.4 大麻菌核病

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生最快。一般于苗高30 cm时在麻苗离地10 cm处发生灰黑色不规则形病斑,渐次扩大并密生黑灰色的霉,幼苗即在此折断死亡。当麻株长到1 m以上发生此病时,叶片出现不规则形黄白色病斑,其上有许多黑色的鼠屎状的菌核。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烧草;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2~3次。

2.5.5 红麻炭疽病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单胞无色,孢子萌发、病菌生长温限5~35℃,适温为25℃,最适相对湿度近100%。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幼芽染病胚轴呈黄褐色腐烂,有的出土不久病部软化缢缩或猝倒而死。子叶染病初生紫红色小点,后变为近圆形至不规则形黄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四周紫红色。真叶染病症状与子叶相似,但可沿叶脉扩展,使叶片局部扭曲。茎部染病产生黄褐色近椭圆形。

6~8月份是信阳地区红麻炭疽的发病高峰期,若有发生可用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400倍溶液喷雾防治,每公顷用药液900 kg,每隔一周喷一次,连喷2~3次。加强麻田管理。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湿气滞留,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当增施钾肥,注意提高抗病力。

2.5.6 红麻根结线虫病

红麻根结线虫病俗称“根瘤线虫病”、“根线虫病“、“鸡爪病”、“麻薯”等,受害红麻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达50%以上。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极部初生很多细小根瘤,后可长到绿豆至大豆或蚕豆粒大小。虫瘿初为黄白色,后变褐或全根腐烂。严重时每株根系上生数十个根瘤,有的相互融合引起全根或侧根肿胀扭曲变形,细根毛很少,地上部叶色变黄或株枯。

防治方法:中耕除草、及时灌水抗旱及合理施肥,如施用氯化钾及锰、硼、铜、锌、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可增强植株抗病性。必要时选10%力满库颗粒剂,5 kg/666.7 m2,效果很好[6]。

2.5.7 黄麻炭疽病

为害幼苗和成株,是圆果种黄麻重要病害。苗期染病,茎基产生黑褐色病变,缢缩,终致萎蔫折倒枯死。成株叶部染病叶痕部生黑褐色或黑色不规则凹陷干裂斑,长达数厘米,病部表面现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叶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沿脉扩展变黑。成株茎部染病,产生不规则形稍隆起的黑褐色病变,一般不深入到纤维层,也不产生分生孢子盘。蒴果染病,变为黑色,严重时扩展到全果或侵入到种子,使种子不能正常发育[7]。

防治方法:加强麻田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做到施肥合理。生产上施用钾、钙可减轻发病,氮肥、磷肥过多易发病。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药剂防治:于苗期或成株期初发病时喷洒75%百菌清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8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2.5.8 黄麻立枯病

是黄麻上一种重要病害,在黄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侵害茎秆,以致黄麻整株枯死。对黄麻的产量和质量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黄麻立枯病为土传性病害,药剂拌种是预防其发病的最佳方法。在播种前用400 g/L萎锈·福美双种子悬浮剂进行拌种,用量为每100 kg种子用制剂400~500 g,制剂可以不稀释直接使用;如果稀释,可按1∶1~4进行稀释,用水量越少越好。或选用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方法为每100 kg种子用制剂600~800 g,将制剂稀释到1~2 L,与种子混匀,在立枯病发生初期或发病前,用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每隔7~10 d喷一次,连续用药2~3次,或对植株进行泼浇,每株用药液50 ml左右[8]。

2.6 适时收获

收获早晚对麻类作物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关系。收获越晚,产量越高,但纤维粗硬,品质变劣;收获过早,则纤维不成熟,虽色白、柔软,但强力降低。豫南麻区接茬试验中大麻6月20日收获然后接后茬黄/红麻最好,前后两茬综合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但从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综合来看,推荐大麻和红麻接茬。本着轻简化栽培的原则,大麻收获后,红麻接茬种植更具经济效益。

[1]熊和平.我国麻类产业现状与对策[Z].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上的讲话,2009-02-05.

[2]张丽霞,郭晓彦,吕玉虎等.大麻-黄麻/红麻1年2茬种植技术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48-53.

[3]吕玉虎,潘兹亮,彭保宏,等.播期对信阳红麻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麻业科学,2008,30(4):214-216.

[4]吕玉虎,沈仲志,陈应霞,等.信阳地区红麻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麻业,2004,26(6):275-276.

[5]祁建民,刘国忠.黄麻红麻品种与高效配套技术[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7:24.

[6]乔利,潘兹亮,吕玉虎,等.信阳地区红麻田根结线虫的鉴定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15,9:37-39.

[7]潘兹亮,乔利,王守宝,等.豫南地区黄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J].中国麻业科学,2012,34(1):15-18.

[8]潘兹亮,乔利,吕玉虎,等.信阳地区黄麻立枯病的发生情况与综合防治[J].中国麻业科学,2011,33(6):294-297.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Hem p-Jute/Kenaf for Two Batches a Year i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

GUO Xiaoyan,ZHANG Lixia,LIMei,LYU Yuhu,PAN Ziliang,QIAO Li,CHEN Xueqing,SHIPengfei
(Xiny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Academy,Xinyang 464000,Henan,China)

Xinyang is one ofmain producing regions of kenaf in China,and it also has hemp and jute planting.Kenaf industry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In the past,peasants used to plant bast fiber crops only one batche a year which caused idle land and low benefits.Through three years of field trial,the author designed three different crop stubble time(June 10,June 20,June 30)for the planting pattern of hemp-jute/kenaf,and both of the net income and the output to input ratio increased comparingwith those of single planting.Themaximum valueswere obtained around June20. With the arable land getting less and less at the present,we can improve the land utilization through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batche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the peasants,which has prominen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Thus,this planting pattern was suggested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large scal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hemp-jute/kenaf for two batches a year in detail,and itwoul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bast fiber crops planting.

hemp;kenaf;jute;two batches a year;cultivation technology

S563

:A

1671-3532(2017)01-0025-05

2016-07-07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19-S09)

郭晓彦(1983-),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红麻引种栽培和土壤肥料研究。E-mail:guoxiaoyan1399@163.com

*通讯作者:潘兹亮(1964-),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麻类引种育种和栽培。E-mail:pzl7518@126.com

猜你喜欢
黄麻定苗大麻
大麻二酚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黄麻抓阄(短篇小说)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科技在线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大麻是个啥?
黄麻薪火代代相传 强军路上奋勇高攀
黄麻往事
大麻促进骨折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