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文献概述

2017-01-13 10:01张兰予刘恩生王殿海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对症本品皮下

张兰予,刘恩生,王殿海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内分泌科,青岛市266071;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206部队保障部门诊部,青岛市266108)

·药物不良反应·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文献概述

张兰予1*,刘恩生2,王殿海2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内分泌科,青岛市266071;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206部队保障部门诊部,青岛市266108)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过敏反应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是一种双时相(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主要成分是30%的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和70%的精蛋白门冬胰岛素,此外还含有甘露醇苯酚、间苯酚、氯化钠等成分,是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新选择。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过敏反应,现概述如下:

殷玉剑报道,患男,82岁,因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20U皮下注射,6个月后患者出现注射后局部皮肤瘙痒,注射部位皮下可触及硬结,停药2天后局部皮肤瘙痒消失,皮下硬结缩小。7天后因血糖过高,二次使用本品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后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皮下硬结痊愈[1]。

吴宏等报道,例1,患女,42岁,因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0U,晚6U皮下注射,3天后发现口周出现直径为0.5cm大小的、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点状皮疹,伴瘙痒,停药后症状缓解。半个月后再次应用本品,3天后口周皮疹再次出现,予对症治疗后皮疹逐渐消退,但遗留有褐色色素沉着[2]。例2,患男,55岁,因糖尿病给予本品治疗,3天后发现注射部位有直径为1cm大小的皮下硬结,周边红色点状皮疹,伴有瘙痒,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2]。

王艾娟报道,患女,72岁,因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3个月后患者每次注射本品5分钟后,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硬结,同时双侧大腿内侧出现对称性片状荨麻疹,瘙痒明显,更换注射部位后仍反复出现,停药后改格列美脲口服,并予抗过敏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3]。

刘飞奇等报道,患男,63岁,因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注射后5-10分钟局部皮肤出现红色风团,瘙痒,皮下硬结,持续4-6小时后自行缓解,但再次注射又反复出现,停药后改用甘精胰岛素,血糖稳定,无不适反应[4]。

赵润玲等报道,患女,64岁,因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晚餐前皮下注射,8个月后出现红色皮疹,初始为双下肢,后逐渐扩展至躯干、颈部伴瘙痒,抓破后出血,融合成片结痂,停药后予对症治疗,2周后皮疹全部消退,改服诺和龙后,随访一年无复发[5]。

董贺福等报道,患女,51岁,因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18U晚14U皮下注射,1个月后患者用药后注射部位出现1cm左右大小硬结,伴周围皮肤颜色发红、肿胀、瘙痒,予抗过敏治疗,30分钟后上述症状改善[6]。

王兴民等报道,例1,患男,45岁,因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2U晚20U皮下注射,用药后约2个月,患者注射本品后数秒钟即出现整个腹部皮肤风团,伴瘙痒,伴头晕、恶心,大约2小时后症状自行缓解,晚餐前注射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改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后,未再出现上述症状。例2,患男,59岁,因2型糖尿病给予本品早16U晚14U治疗,第7天用药后即刻出现腹部皮肤风团,伴瘙痒和头晕,稍感胸闷、心悸,予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7]。

张刚等报道,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33-78岁)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出现过敏反应的病例,皮下注射本品出现过敏反应的病例,皮下注射本品出现过敏反应时间段为用药1周-3年,9例为局部过敏反应,注射针眼部位及周围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皮疹大小约0.3cm×0.3cm-2.0cm×2.0cm,伴瘙痒,停药后改用口服降糖药物,并予对症治疗后,皮疹逐渐消失[8]。

何燕报道,患男,59岁,因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半小时后出现局部红色点状皮疹,瘙痒,自行服用抗过敏药,半小时后症状缓解,1周后二次使用本品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局部散在红色团片状皮疹,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消失[9]。

孙敏讷等报道,患女,59岁,因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2-3小时后全身出现红色风团样皮疹,广泛分布于四肢及躯干部,高出皮面,伴瘙痒,即停药,予抗过敏治疗,1天后上述症状逐渐消退[10]。

胰岛素所致过敏反应,其发生机制主要为I型变态反应,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当机体再次接触抗原后,引起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炎性递质,引起I型变态反应[7]。此外,也与机体对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中的精蛋白过敏有关[2,6,10]。因此,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注意。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对症治疗,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早使用抗过敏治疗、脱敏治疗方法即胰岛素加地塞米松(0.5mg-0.75mg/d)混合皮下注射[5]。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1] 殷玉剑.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1):55.

[2] 吴宏,黄晓玲,冯佳庆等.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J].中国医药指南,2007,5(10):142.

[3] 王艾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1):5227.

[4] 刘飞奇,廖利珍。门冬胰岛素致过敏反应1例[J]。西部医学,2009,21(4):675.

[5] 赵润玲,孙明花,刘晓兰.注射诺和锐慢性过敏反应[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6(1):57.

[6] 董贺福,陈春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皮肤过敏反应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0,50(25):44.

[7] 王兴民,李立伟,谢尚阵.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全身过敏反应2例[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5):475.

[8] 张刚,相红霞,刘文斌.II型糖尿病应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出现过敏反应12例临床报告[J].青岛医药卫生,2011,43(5):356.

[9] 何燕.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过敏1例[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65):528.

[10] 孙敏讷,段宇,陈欢欢.诺和锐30过敏1例[J].江苏医药,2016,42(3):359.

10.15900/j.cnki.zylf1995.2017.02.019

2016-04-25)

张兰予(1979.11-),女,汉族,医学博士(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解放军401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通讯作者:张兰予,E-mail: zhanglanyucelia@126.com.

猜你喜欢
对症本品皮下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叮!这有一份“颈椎使用说明书”,请查收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仙鹤草:止血 止咳 补气力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